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秦之杀神系统 > 第1192集 稻田的新稻种(第1页)

第1192集 稻田的新稻种(第1页)

楚禾记:长沙郡新稻录

长沙郡的四月,晨露还凝在田埂的草叶上,就被一阵喧闹搅散了。南坡下那片刚翻整好的稻田边,挤满了挎着竹篮、扛着锄头的百姓,农官李稷站在临时搭起的木台上,手里捧着个陶碗,碗里盛着的稻种在朝阳下泛着油亮的金黄,颗颗饱满得像要胀开似的。

“都静一静!”李稷清了清嗓子,声音裹着晨雾传出去,“这是秦将军特意从咸阳调来的新稻种,名叫‘楚穗丰’,你们瞧瞧——”他抓起一把稻种递到台前,“比咱们以前种的‘早籼’颗粒大一圈,壳薄,出米率高,最要紧的是,抗虫抗旱,亩产少说能多收四成!”

人群里立刻起了骚动,有人伸着脖子看,有人小声议论。张阿伯挤在前头,花白的胡子上沾着露水,他颤巍巍地伸出手,李稷会意,倒了十几粒在他掌心。老农用指腹反复摩挲着稻种,粗糙的纹路蹭过稻壳的光泽,眉头却没松开——十年前他吃过“新种”的亏,那时郡里调来一批据说“高产”的稻种,结果种下去要么不发芽,要么抽穗时全是空壳,最后收的粮食还不够种子钱,家里老伴就是那年饿坏了身子,没熬到秋收。

“李官爷,”张阿伯的声音带着点颤,“这稻种……真能长?别是跟十年前似的,坑了咱们庄稼人。”

这话一出,人群里的议论声更大了。站在后排的王婶攥紧了竹篮,她男人去年在修河堤时伤了腿,家里就靠两亩薄田过活,要是稻种再出问题,今年冬天怕是要断粮。年轻的农户李四急得直跺脚:“阿伯您别乌鸦嘴啊!秦将军办事靠谱,上次修的灌溉渠多管用,这稻种肯定差不了!”

正说着,马蹄声从田埂那头传来,秦斩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裤腿卷到膝盖,沾了些泥点,看着不像个将军,倒像个常年下地的农户。他身后跟着两个亲兵,扛着一捆标注着“播种量”的木牌,还有个竹筐,里面装着用来示范的农具。

“张阿伯的顾虑我懂。”秦斩走到台前,接过李稷手里的陶碗,蹲下身和张阿伯平视,“十年前那批稻种,是没经过试种就仓促推广,这次的‘楚穗丰’,在咸阳城外的试验田种了两年,去年亩产就比普通稻种多了四成五,抗稻飞虱的效果尤其好——您看这稻种的外壳,比普通稻种厚一点,虫咬不透。”

他说着,从亲兵手里拿过一块木板,上面画着田垄的格子:“而且播种也有讲究,以前咱们种稻,一亩地撒三斗种子,密得跟头发丝似的,苗长得弱,还争养分。这新稻种,一亩地只撒两斗,行距要留一尺五,株距一尺,这样通风好,稻穗才能长得饱满。”

张阿伯盯着木板上的格子,没说话,手指却轻轻捻了捻掌心的稻种——这稻种确实沉实,握在手里有分量,不像以前那些轻飘飘的空壳。这时,田埂那头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阿禾挎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用布包好的草药,素问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个陶壶,壶里是解暑的薄荷水。

“秦将军!李官爷!”阿禾跑到近前,看见陶碗里的稻种,眼睛亮了,“这就是能高产的新稻种吗?长得真好看!要是真能多收粮食,王婶家就不用愁冬天的口粮了,学堂的孩子们也能天天喝上米汤了!”

素问笑着把陶壶递给李稷:“天越来越热,大家下地要注意防暑,这薄荷水你们分着喝。”她看向秦斩,“昨天医署收了个农户,是因为弯腰插秧太久,腰伤犯了,新稻种的播种方式,是不是能减少些劳作强度?”

“确实。”秦斩点头,指着木板上的行距,“以前插秧要弯腰一棵一棵插,密得很费劲儿,这新稻种行距宽,能用点播的方式,先在田垄上挖小坑,每个坑里放三粒种子,盖上土就行,比插秧省一半力气,妇女和老人也能做。”

他说着,拿起一把小锄头,在旁边的空田里挖了个小坑,放了三粒稻种,盖土时特意留了个小土堆:“这样下雨时,雨水不会把种子冲跑,也能保温。”亲兵们跟着在田里划出几行示范垄,插好标有“行距一尺五”的木牌,又给每个农户发了一张写着播种方法的麻纸——虽然大多农户不识字,但上面画着图,一看就懂。

“我先试一亩地。”张阿伯突然站起身,把掌心的稻种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篮里,“要是真像将军说的这样,我就去跟村里的老伙计们说,让他们都种!”

这话像颗定心丸,人群里的顾虑少了大半。王婶走上前,接过李稷递来的两斗稻种,紧紧抱在怀里:“秦将军,我家那两亩地,您要是不忙,能不能帮我看看怎么划行距?我男人腿不好,我怕自己弄不准。”

“没问题。”秦斩爽快应下,“今天我和李官爷就在这儿,谁家有不懂的,随时问,我们帮着划行距、定株距,保证大家都能种好。”

接下来的三天,长沙郡的稻田里热闹非凡。秦斩和李稷带着亲兵,挨家挨户地帮农户划田垄、定播种量,阿禾每天都跟着来,一会儿帮着递木牌,一会儿帮着捡掉落的稻种,素问则在田埂边搭了个临时的小棚子,给大家送水、处理小伤口——有个农户不小心被锄头划破了手,素问用草药汁消毒,裹上布条,叮嘱他别碰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四性子急,第一天就把两亩地的种子都播完了,还偷偷多撒了半斗,觉得种子多长得密,收成就多。第二天秦斩去检查,一看田里的苗,眉头就皱了:“李四,你这播种量多了,一亩地撒了两斗半,你看这苗,挤在一起都快蔫了,得间苗,把密的地方拔掉些,不然最后都长不出稻穗。”

李四急了:“将军,拔了多可惜啊!多一棵苗就多一粒粮食呢!”

“你看那边张阿伯的田。”秦斩指着不远处的田垄,张阿伯的田里,稻苗长得疏朗,叶片绿油油的,透着精神,“他严格按两斗种的,苗长得壮,你这田里的苗,看着密,其实根扎得不深,等天旱的时候,肯定扛不住。”

阿禾在旁边帮腔:“李四哥,秦将军说的对,上次我在学堂听先生说,‘过犹不及’,就是多了反而不好,你看张阿伯的苗多精神!”

李四看着张阿伯田里的苗,又看看自己田里蔫头耷脑的苗,终于松了口:“那……那我现在就拔?”

“别急,等傍晚天凉了再拔。”秦斩拍了拍他的肩膀,“拔的时候注意,每窝留两株壮苗,弱的拔掉,拔下来的苗别扔,能当饲料喂牲口。”

那天傍晚,李四在秦斩和阿禾的帮忙下,把多余的苗拔掉了。看着田里变得疏朗的苗,他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直到三天后,他发现自己田里的苗也开始变得精神,叶片也挺起来了,才彻底放了心。

播种后的半个月,长沙郡下了一场小雨,雨不大,却正好滋润了刚发芽的稻苗。雨停的第二天清晨,张阿伯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去了田里,刚走到田埂边,就愣住了——原本土黄色的田里,冒出了一层嫩绿的芽,像铺了层绿绒毯,每棵芽都挺着两片小叶,透着劲儿。

“娘哎!长出来了!真长出来了!”张阿伯激动得声音都变了,伸手轻轻碰了碰稻苗,生怕碰坏了。邻居家的老王听见声音,也跑了过来,看见田里的绿芽,也忍不住感慨:“这新稻种就是不一样,比普通稻种发芽早三天,还长得这么壮!”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长沙郡。王婶家的田里,稻苗也长得整齐,她扶着丈夫坐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苗,眼里含着泪:“当家的,今年咱们有救了,冬天不用饿肚子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天道无私情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午夜围炉茶话会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快把这王位拿走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兽世生存与爱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