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张阿伯赶紧跑过去,只见李栎正带着民夫用土填塌口,脸上满是焦急。“李官长,你这埂怎么修的?”张阿伯蹲下身,摸了摸埂上的土,“这土刚刨起来就夯,没晒透,一浇水就塌——你得先把土晾三天,掺点碎稻草,这样才结实!”
李栎擦了擦汗,有些尴尬:“图谱上没说要掺稻草……”
“图谱上还没说鱼会淹死呢!”张阿伯指着水里的死鱼,“你看,埂塌了,水都流到直埂田里了,鱼没地方躲,全闷死了——这才三天,鱼就少了一半,再这么下去,直埂田里的稻子连虫都治不了!”
李栎没话说了。他这两天盯着修埂,没注意鱼的事,现在看着水面上的死鱼,心里有点发慌。正想找秦斩汇报,就看见秦斩提着个竹篓走了过来,竹篓里装着些小鱼苗。
“将军,您怎么来了?”李栎连忙迎上去。
秦斩指了指直埂田:“我听说这里塌了埂,过来看看。”他蹲下身,把竹篓里的鱼苗倒进弯埂田里,小鱼苗一进水里,立刻散开,钻到稻根下不见了。“张阿伯说的对,修埂得掺碎稻草,还要晾土——图谱是死的,地是活的,不能全按图谱来。”
他转头对李栎说:“你让人去村里收点碎稻草,把塌的埂重新修了,再往直埂田里补点鱼苗。另外,每天记录鱼的数量和稻苗的高度,晚上给我报一次。”
李栎点点头,这次没再反驳。他看着秦斩蹲在田里,跟张阿伯一起检查稻苗,心里忽然有点明白——为什么郡里的百姓都愿意听将军的话,不是因为他是将军,是因为他肯蹲下来,看清楚田里的鱼和稻。
可麻烦还没结束。过了半个月,长沙郡下了场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雨停后,李栎赶紧跑到试验田,一看就傻了眼——直埂田的水积了半尺深,稻苗被泡得发黄,有些已经开始倒伏;而弯埂田的水顺着水道流走了,稻苗依旧绿油油的,埂边的浅坑里,小鱼还在游来游去。
张阿伯站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根竹竿,指着直埂田:“李官长,你看!这直埂太陡,水排不出去,稻苗泡久了就会烂根;我们这弯埂是斜的,水顺着埂根流,既能存水,又能排水——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能错吗?”
李栎看着发黄的稻苗,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他掏出记录册,上面写着:直埂田,鱼苗存活数32尾(原50尾),稻苗高度2尺1寸(比弯埂田矮3寸);弯埂田,鱼苗存活数48尾,稻苗高度2尺4寸。
这些数据,他得如实报给秦斩,也得如实报给咸阳。可咸阳要是知道直埂田出了这么多问题,会不会责怪他?
正想着,秦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农官,数据记好了吗?”
李栎转过身,把记录册递过去,声音有些低:“将军,直埂田的稻苗……怕是要减产了。”
秦斩翻看着记录册,眉头没皱,反而笑了:“减产不怕,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减产。你看,直埂田的问题出在排水和埂的结实度上,咱们改了这些,下次就能做好——要是一直瞒着,到了秋收,损失就更大了。”
他拍了拍李栎的肩膀:“把这些数据整理好,我明天要去郡城见监御史,正好拿给他们看看。”
李栎愣了:“将军,您要把这些报给监御史?这可是……”
“是问题,就得让上面知道。”秦斩收起记录册,“大秦要的是能种出粮食的规矩,不是能饿死百姓的规矩。”
二、画里的稻田
秦斩去郡城的那天,学堂的先生陈生带着孩子们来试验田写生。陈生是楚地的老儒,秦灭楚后,他没走,留在村里办了个学堂,教孩子们认秦字,也教他们画楚地的山水。
小豆子蹲在田埂边,手里的炭笔在纸上飞快地画着。他画了弯埂田的稻苗,绿油油的,比直埂田的高一大截;画了埂边的水道,里面有小鱼在游;还画了张阿伯,正扛着锄头在田里走,脸上带着笑。
“小豆子,你怎么不画直埂田呀?”陈生走过来,看着他的画。
小豆子抬起头,眨了眨眼:“直埂田的稻苗黄了,不好看。弯埂田的稻苗绿,还有鱼,好看。”
陈生笑了,摸了摸他的头:“那你觉得,直埂好还是弯埂好?”
小豆子想了想,指着画里的弯埂:“弯埂像我娘织的布,软软的;直埂像爹劈的柴,硬邦邦的。布能裹着我,柴会扎手。”
陈生没说话,只是看着远处的稻田。他想起秦灭楚那年,秦军的铁骑踏过湘水,楚地的百姓都怕,怕秦人的规矩会像铁骑一样,踏碎他们的生活。可现在,他看着秦斩将军蹲在田里跟老农说话,看着试验田里的弯埂依旧蜿蜒,忽然觉得,或许有些东西,是踏不碎的。
正想着,张阿伯扛着一捆稻草走了过来,要去补直埂田的埂。小豆子跑过去,仰着头问:“张爷爷,直埂田的稻苗能变好吗?”
张阿伯放下稻草,摸了摸小豆子的头:“能!秦将军说了,会把直埂改一改,掺上稻草,再挖个排水的沟,来年就能种好稻子,养好多鱼。”
“那以后,我们的田还是弯的吗?”小豆子又问。
“会是弯的,也会是直的。”张阿伯指着试验田,“就像秦将军说的,好的规矩,得像这稻子一样,能长在土里,也能顺着水走。”
小豆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拿起炭笔,在画纸上添了几笔——他画了一条直埂,旁边挖了个小沟,沟里有小鱼游向弯埂,弯埂边的稻穗上,站着一只小鸟。
那天下午,秦斩从郡城回来了。他一到村里,就被村民们围了起来,张阿伯最急,拉着他问:“将军,监御史怎么说?是不是要咱们全改直埂?”
秦斩笑了,从怀里掏出一卷竹简:“监御史看了咱们的记录,没说要全改直埂,还说要把咱们的试验田当‘郡级典范’,报给咸阳少府呢!”
“真的?”张阿伯眼睛亮了。
“真的。”秦斩展开竹简,上面写着:“长沙郡试验田,兼顾秦制统计之效与楚地农耕之智,可推广于江南诸郡,因地制宜,勿拘一格。”
李栎站在旁边,看着竹简上的字,心里忽然松了口气。他想起秦斩在郡城跟监御史说的话:“标准化不是削足适履,是量体裁衣。楚地多水,稻鱼共生是百姓的活路,要是把活路堵了,再高的统计效率,也换不来百姓的温饱。”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快把这王位拿走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兽世生存与爱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天道无私情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午夜围炉茶话会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