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秦之杀神系统 > 第1243集 孩童的启蒙(第3页)

第1243集 孩童的启蒙(第3页)

不光是张阿伯,李婶也有顾虑。她觉得丫丫是个姑娘家,以后要嫁人,会织布、会做饭就行了,读书没用。

这天下午,丫丫放学回家,就看见李婶在织坊里织锦,织机“咔嗒咔嗒”响,像在说悄悄话。丫丫走过去,从布包里拿出今天学的“桑”字,递给李婶:“娘,你看,这是‘桑’字,先生说,织锦的丝,就是从桑树上的蚕茧里来的。”

李婶头也没抬,手里的梭子来回穿梭:“娘知道桑是什么,不用你学字。你要是有空,不如来帮娘绕线,织锦的线快不够了。”

丫丫没动,把“桑”字放在织机上:“娘,我学会了‘桑’字,就能帮你算织锦用多少丝了。先生说,一匹锦要用多少桑茧,用‘桑’字记下来,就不会算错。”

李婶停下手里的活,看了看织机上的“桑”字,又看了看丫丫:“你一个姑娘家,算这些干啥?娘织了一辈子锦,用多少丝,娘心里有数。”

“可娘上次就算错了,”丫丫小声说,“上次给西域商队织锦,娘算错了桑茧的数量,最后还得去借,多麻烦啊。要是我会算,就能帮娘了。”

李婶愣了一下,想起上次的事——西域商队要十匹锦,她算错了桑茧的数量,少准备了两斤,最后只能去隔壁村借,还耽误了交货的时间,商队的人虽然没说什么,但她心里一直不舒服。

“娘,”丫丫拉了拉李婶的衣角,“先生还说,学会了字,就能看医书了。上次弟弟发烧,娘不知道该喂多少药,要是我能看懂医书,就能帮弟弟喂药了。”

李婶看着丫丫认真的样子,心里突然软了。她想起丫丫小时候,发烧烧得厉害,她抱着丫丫跑了好几里地去求医,要是当时能看懂医书,也不用那么着急。

“行吧,”李婶摸了摸丫丫的头,“以后你还是去读书,下午回来帮娘绕线就行。”

丫丫笑了,把“桑”字收进布包里,然后拿起旁边的线轴,帮李婶绕起线来。织机“咔嗒咔嗒”的声音,和丫丫轻声念“桑”字的声音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飘在织坊里。

四、书声里的改变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地的秋意越来越浓,粟田变成了金黄色,像铺在地上的毯子,风吹过,毯子就起了波浪,带着粟米的香气,飘进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半日班的教室里,书声也越来越响。孩子们已经能认几十个字了,不光能认“粟、麦、桑”,还能认“牛、猪、羊”“日、月、星”,甚至能写简单的句子,比如“我放牛”“丫丫喂猪”“小石头浇粟苗”。新先生还带着他们编了本《生活识字课本》,课本里的字都配着画,画是阿禾画的——她虽然没学过画画,但画的牛、猪、粟苗都很像,孩子们一看就懂。

变化,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张阿伯家的小石头,现在每天下午放牛回来,都会帮张阿伯写“日记”——其实就是在本子上记上“今日放牛三头,割草两筐,浇粟苗一亩”,用的是他学的字,虽然笔画还有点歪,但张阿伯能看懂。有一次,郡里的人来收粮,要登记各家的粟米产量,张阿伯让小石头把自家的产量写下来,郡里的人看了,笑着说:“张阿伯,您家石头真是好样的,字写得不错,还能帮您算账!”张阿伯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再也不说读书没用的话了。

李婶家的丫丫,也帮了李婶不少忙。她学会了算桑茧的数量,每次李婶要织锦,丫丫都会先算好需要多少桑茧,记在本子上,再也没出现过算错的情况。有一次,西域商队来订锦,李婶让丫丫把商队要的锦的数量、颜色、纹样记下来,丫丫用刚学的字,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商队的首领看了,连连称赞:“这孩子真聪明,字写得好,记得也清楚!以后咱们的订单,就让她记吧!”李婶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还有村里的其他孩子——王二家的狗蛋,学会了认“药”字,上次他奶奶咳嗽,他从医点拿来的药包上看到了“药”字,就知道那是治咳嗽的药,帮着奶奶把药煎好;赵三家的虎子,学会了认“钱”字,上次他爹去市集卖粟米,他帮着算钱,没算错一分……

村民们看在眼里,心里的疑虑渐渐消失了。以前,他们觉得读书是“闲差事”,现在,他们觉得读书是“正经事”——孩子能帮着写家书、算收成、记订单,还能看懂医书、账本,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比放牛、喂猪更长远。

这天上午,新先生带着孩子们去田埂上观察粟穗,阿禾也跟着去了。孩子们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本子,一边看粟穗,一边在本子上写“粟穗大,粟米多”。张阿伯、李婶还有其他村民,也跟着过来了,站在田埂边,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脸上都带着笑。

“先生,您看,这粟穗比去年的大!”小石头指着一株粟穗,对新先生说。

新先生走过去,拿起粟穗看了看:“是啊,今年的粟长得好,多亏了大家辛勤劳作,也多亏了孩子们——你们学会了算收成,以后就能帮着爹娘把收成记下来,让咱楚地的粟米,一年比一年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支书笑着说:“先生说得对!咱楚地的娃,以前只会干活,现在会读书、会写字,这都是半日班的功劳。以后,咱还要让更多的娃来读书,让咱楚地的书声,传遍每一个村落!”

村民们都点头,纷纷说:“对!让娃们读书,是正经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大家抬头望去,只见几匹马从路上奔来,马上的人穿着咸阳学官的官服,手里拿着一卷文书。

“是咸阳来的学官!”秦斩从村里赶来,笑着对大家说,“学官听说咱楚地办了半日班,还编了《生活识字课本》,特意来考察!”

学官们下了马,走到孩子们身边,拿起他们手里的本子看了看,又翻了翻《生活识字课本》,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好!好!这课本编得好,都是村民日常见的东西,孩子们容易学;这半日班办得也好,既不耽误孩子干活,又能让孩子读书,真正把‘书同文’落到了实处!”

其中一个学官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递给秦斩:“这是咸阳学署的令,咱楚地的《生活识字课本》,拟在全国乡村推广;这半日班的模式,也让其他郡县学习!”

秦斩接过文书,展开给大家看,文书上的字用朱笔写的,格外醒目:“楚地‘半日启蒙班’,惠及孩童,助力‘书同文’,着令全国郡县参照推行;《生活识字课本》,通俗易懂,着令各郡学官印发,供乡村学子使用。”

村民们看了,都欢呼起来。小石头抱着本子,跑到张阿伯身边:“爹,你看!咱的课本要在全国推广了!我以后要学更多的字,写更多的字!”

张阿伯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眼里满是骄傲:“好!好!爹支持你!”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照在田埂上,照在教室里,照在孩子们的本子上。教室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又响了起来:“粟、麦、桑,民之食;书、字、文,民之智……”读书声伴着窗外的蝉鸣,格外清亮,像楚地的粟米,在秋风里轻轻摇晃,带着希望,飘向远方。

秦斩站在教室门口,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笑容。他知道,楚地的书声,不会只停在这里——它会飘到咸阳,飘到燕郡,飘到赵郡,飘到大秦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认自己的字,读自己的书,长成有用的材,就像阿禾带孩子们种的那些小树苗,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下,慢慢长高,慢慢长大,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喜欢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请大家收藏:()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快把这王位拿走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天道无私情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午夜围炉茶话会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兽世生存与爱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