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穗上麦
第一章楚地雨愁
楚地的梅雨季来得黏腻,连下了半月的雨,田埂里积着半尺深的水,踩上去能陷到脚踝。张阿伯蹲在自家粟田边,手里攥着一穗沉甸甸的粟米,眉头却拧成了疙瘩。
这粟种是楚地传了三代的老品种,耐涝性极好,哪怕田里泡着水,穗子照样饱满。可前几日北方来的商队说,上谷郡今年又遭了春旱,地里的麦种勉强抽芽,却蔫头耷脑地撑不过盛夏。“要是咱楚地的粟种能在北方长就好了。”商队首领叹着气,“上谷的麦种耐旱,可到了你们这,怕是一场雨就烂了根。”
这话像颗石子,在张阿伯心里砸开了涟漪。他种了四十年地,最清楚粮食的金贵。楚地多水,粟米是当家粮;北方干旱,麦子才是命脉。可天不遂人愿,南方的种过不了北,北方的种活不了南。去年邻村试种过从北方换来的麦种,一场梅雨过后,苗全烂在了地里,颗粒无收。
“阿伯,发啥愣呢?该收粟米了。”邻居家的后生扛着镰刀路过,见他蹲在田埂上不动,笑着喊了一声。
张阿伯回过神,把手里的粟穗举起来:“你看这穗子,沉得很。可到了北方,遇上旱天,它就活不成。上谷的麦种要是能在咱这长,坡地也能种,咱的粮食能多收三成。”
后生挠挠头:“那有啥法子?南北天差地别,种子也认地哩。”
张阿伯没说话,心里却有了个念头。他想起去年郡里来的农官说过,咸阳在推“跨郡协作”,染料能北运,药材能西输,那种子就不能互换着试试?他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泥,快步往郡府走去。
郡府的农吏听了他的想法,眼睛一亮:“张阿伯,你这主意好!上谷郡的农官赵渠,上个月还来信问过南方耐涝作物的事。我这就给上谷写信,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换种试种。”
信送出去的第十天,上谷郡的回信到了。赵渠在信里说,上谷的麦种是本地培育的“旱云麦”,耐旱性极强,就是怕涝。他早就想找南方的耐涝种子试试,若是楚地愿意换种,上谷愿意拿出最好的麦种,还会派农工来楚地指导种植。
张阿伯拿着信,手都在抖。他跑到田里,对着金黄的粟田喊:“老伙计,这下有盼头了!”
第二章北麦南粟
楚地的粟种装了二十个陶瓮,由商队护送着往北去。张阿伯特意挑了最饱满的穗子,晒干脱粒,每一粒都透着油亮的金黄。“这是咱楚地的底气,可不能让人笑话。”他一边装瓮,一边叮嘱商队首领,“到了上谷,告诉赵农官,这粟种要种在向阳的地里,要是天旱,得浇足头水。”
送走粟种的第二天,上谷的麦种就到了。二十袋麦种堆在郡府的院子里,麦粒比楚地的粟米略大,透着浅褐色的光泽。赵渠派来的农工叫王石,是个皮肤黝黑的北方汉子,刚到楚地就拉着张阿伯去看地。
“张阿伯,咱这‘旱云麦’耐旱,可最怕积水。您看这田,地势太低,不能种。”王石指着张阿伯家的粟田,摇了摇头,“得找坡地,排水好的地方。”
张阿伯领着他往村西的坡地走,那里以前种过豆子,产量不高。“这地够高,就是土薄了点。”
王石蹲下来,抓了一把土搓了搓:“土薄不怕,多上点农家肥就行。种麦的时候,行距要宽些,通风好,不容易烂根。”
两人蹲在坡地边,敲定了种植方案。村里的农户听说要试种北方麦种,有的好奇,有的担心。“万一又像去年那样,白忙活一场咋办?”有人嘀咕。
张阿伯拍着胸脯:“我先种两亩,要是成了,大家再跟着种。要是不成,损失我来担。”
他的话让农户们安了心。第二天一早,张阿伯就带着儿子张望,在坡地里翻土。王石教他们起垄,垄高半尺,垄沟宽一尺,这样下雨的时候,水能顺着沟流走,不会淹到麦根。
麦种播下去的那天,楚地又下了一场小雨。张阿伯站在坡地边,看着细雨打湿的土地,心里七上八下。王石倒是淡定:“这点雨正好,能让种子快点发芽。”
七天后,麦种真的发芽了。嫩绿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齐刷刷地排成一行行。张阿伯每天都要去地里看三趟,拔草、松土,比照顾孙子还上心。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楚地的梅雨还没停,连续下了三天大雨。张阿伯冒雨跑到坡地,只见垄沟里积满了水,有些麦苗的根已经泡得发白。
“糟了!”他心里一沉,赶紧叫上张望和王石,拿着锄头挖沟排水。三个人冒雨挖了半天,才把垄沟里的水排干净。可还是有不少麦苗蔫了下去,叶子发黄,一碰就断。
王石蹲在地里,看着蔫掉的麦苗,脸色凝重:“这雨太大了,‘旱云麦’还是扛不住。看来光靠起垄不行,得想别的法子。”
张阿伯看着地里的麦苗,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蹲下来,抚摸着还活着的麦苗,喃喃道:“难道北方的麦种,真的在楚地活不成?”
第三章上谷旱忧
就在楚地的麦种遭遇梅雨考验时,上谷郡的粟种也遇上了难题。
上谷的春天少雨,地里的土干裂得像乌龟壳。赵渠站在试种粟种的田里,看着刚冒芽的粟苗,眉头紧锁。楚地的粟种发芽倒是快,可芽尖太嫩,经不起干旱。才几天没浇水,有些粟苗的叶子就卷了起来,像打了蔫的草。
“赵农官,这粟种怕是不行。”身边的农工叹着气,“咱上谷的地旱,它适应不了。”
赵渠摇了摇头:“楚地的农信里说,这粟种耐涝,可没说不耐旱。或许是我们种的法子不对。”他想起张阿伯在信里说的,粟种要种在向阳的地里,天旱要浇足头水。可上谷的水源有限,不可能像楚地那样随时浇水。
他让人把试种的粟田分成两块,一块每天浇水,另一块隔三天浇水,看看能不能找出适合上谷的种植方式。可没过几天,每天浇水的那块田,粟苗虽然长得旺,可根却扎得浅;隔三天浇水的那块,粟苗长得慢,叶子还是卷着。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赵渠心里着急。上谷的百姓靠麦子吃饭,可要是遇上大旱,麦子也会减产。要是能种活楚地的粟种,百姓的粮食就多了一层保障。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天道无私情 快把这王位拿走 兽世生存与爱 午夜围炉茶话会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