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初,当兰芳国首次确认澳洲大陆的存在后,这个由华人建立的海外政权便敏锐地意识到海洋贸易的重要性。然而,当时的兰芳国造船业十分落后,只能建造五百吨以下的小型海船,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贸易需求。
坤甸港外,几艘小型木船正在缓慢建造。这些船只船体笨重,航速缓慢,只能在近海航行。兰芳国的领袖们深知,若要在南洋贸易中占据优势,必须建立强大的造船业。但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1805年5月,坤甸港外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妈祖军的牛野站在船坞边,凝视着那些正在建造的小型帆船,眉头紧锁。作为妈祖军的领袖,他深知海上力量对兰芳国的重要性。他转身找到兰芳国的两位重要人物——林怀周和阙总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我要投资兰芳船厂,第一笔投资一万两白银。"
林怀周和阙总长对视一眼,随即点头同意。他们明白,牛野的投资将是兰芳造船业腾飞的关键。
牛野迅速行动起来。他首先派人带话回广州府,命令当地第一和第二造船厂大量采买优质木料——铁力木、柚木、樟木等坚硬耐用的木材。同时,他派出经验丰富的造船匠、铁匠和漆工,乘坐快船前往坤甸支援。这些工匠不仅带来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还带来了南洋稀缺的造船图纸。
此外,牛野还派人深入婆罗洲、苏门答腊、爪哇等地,收购当地优质木材。他更是在东南亚各殖民城市高薪招聘有经验的造船匠,无论是来自中国沿海的匠人,还是熟悉南洋海况的本地船工,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被招揽至坤甸。
短短半年时间,兰芳造船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1805年年底,坤甸港外的船坞已焕然一新。两艘1500吨级的飞剪船正在船台上搭建龙骨——它们船体修长,船首尖锐,专为高速航行设计,未来将用于澳洲、中国与南洋之间的贸易。同时,五艘500吨级的三体船也在建造中,这种船型稳定性极佳,适合远洋运输和殖民地补给。
更令人振奋的是,由于大型铁厂就在旁边,兰芳造船厂不再局限于传统工艺,而是大量采用金属零件——铁钉、铜制铆钉、钢制轴承等。这些金属部件不仅提高了船只的耐用性,还大大加快了建造速度。造船厂及配套产业的总人数已突破三千人,包括木工、铁匠、漆工等各类工匠。
1805年,兰芳造船业的崛起,只是一个开始。
7月广州第一造船厂的再次下水两条千吨级飞剪船,加入妈祖军的战斗运输序列。到此时,广州第一造船厂扩建了厂区和招收工匠,这一次妈祖军直接投资两白银同时开工四条千吨级飞剪船。
12月,果阿交付两条千吨飞剪船,也获得两白银,果阿也扩建船台同时开工建造四条1千500吨飞剪船。
此时,整个妈祖军的千吨飞剪武装战船的数量已经达到七条,分别是“乘风号”,“破浪号”,“云帆号”,“沧海号”和“日月号”,“星辰号”,“东望号”,“西海号”,“铁矿港号”。
而五百吨级的三体船,也接收了十条,开始在兰芳和澳洲之间建立起定期航线。
而所有的老船,包括广福源号,胜利号,同生共死号,五条缴获的大清500吨快船开始在铁矿港,东望城,西海城之间建立起人员和货运航线。
东望城的超大型煤矿,加上铁矿港附近的超级铁矿,让铁矿港开始建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钢铁联合体。
从7月中牛野和陈老豆带来人员开始,每30天左右,有一座高炉建成。也就是说,每30天,妈祖军就有1000吨每年的钢铁产能。
7月底,陈老豆带着大船队离开,他要乘着最后的西南风快速返回兰芳,从那里带着船队装载兰芳国特产,组建来往于各个大型城市的贸易线路,全面开始新一年的贸易。
牛野留在澳洲,他负责组建澳洲工业体系。
在牛野这个现代人的脑子里,没有十万吨年产量的钢厂,十万吨有什么意义?
于是这货就一句话,“不要停,造完一座,就接着造另一座”。
高炉一座接一座建立,配套的五金厂,建筑材料厂和水泥厂也开始动工,种子工匠都来自妈祖军已有的产业,而来到这里移民总是可以极快的找到工资待遇非常好的工作,这些消息带回兰芳和广东福建,又引来了大量穷苦百姓。
牛野的不准销售原始铁料的规矩,铁料如此充足,让整个妈祖军的铁矿港和坤甸港的两个铁厂,疯狂的扩张钢铁的二次加工行业。
到1805年底,钢轨和钢铁小车开始大量出货,这些可以用于矿山和码头运输的设备开始慢慢出现在整个亚洲的各个大型沿海城市,然后被人买走,进入矿业和运输业的各个环节。
可在这个时代,对外销售的价格昂贵,市场需要时间了解它们带来的效率革命,而铁矿港的钢轨和小车的产量又节节攀升,库存已经开始大量堆积。
铁矿开采量也开始完全跟不上冶炼的速度,高炉又开始停工。
身处在铁矿港的牛野,此时才理解,1800年的时代和他所处的时代是不同的。
牛野站在荒凉的铁矿开采区,看着马拉大车,排着长队一点点向着一百二十公里外的铁矿港移动,他才想起来,自己的钢轨和配套小车应该现在铁矿和煤矿区用起来。
没有蒸汽火车,那就用马匹来拉动车厢,同样的重量,钢轨会省力很多,至少速度能提升很多。
提升速度,其实就是提升运量。
于是,三百人的铁道建设团队组建。从1805年年底开始,两个城市各安排了150人的小团队,从铁矿港和东望城两个大型营地,向着两个城市的铁矿和煤矿产区,每一天以百米的长度在一点点延伸向前延伸。
这个速度太慢了,这要修到什么时候去?
1806年1月,牛野就带着七八个各个五金厂的工头,在铁路线旁边就地商讨如何建造设备加速铁路建设。
一种可以自己扛着铁轨的长车厢出现了,大量马匹拉动,人们用两个可移动的大型龙门吊,就能调动铁轨架设到枕木上。
而这个长车厢后面就跟着托运钢轨和枕木的各个车厢,跟着钢轨架设车,一节铁轨,一节铁轨的向前移动。
二月开始,每天的建设速度提高到300米,大约四天就能搭建出一公里的铁路。
牛野此时越来越了解现在的生产力,他发现自己有很多想法其实并不符合这个时代,如果一味蛮干反而会伤了元气。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从萤 恶霸小姑日常缺德 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 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 其实你可知 灵墟创世录 重生为康熙的小青梅躺平一生 RE,归途从追忆开始 夫人今日可展颜 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 傻柱重生只为傻娥 物种不同也能成为朋友 灵异短篇故事集 假千金回山村后 流水线厂花她撩人不自知 葬天碑主 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 末世降临:我是男主继妹 我的海员男友 断亲后,我靠自己买房娶村花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