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锦衣卫在线观看 > 009(第2页)

009(第2页)

赵莽弯腰掰开那只枯槁的手,掌心躺着张折叠的拓片。展开的瞬间,他瞳孔骤缩——拓片上的玛雅符号与金面具额头的刻痕几乎一致,只是第三组与第十七组的符号被人用墨笔涂改过,圆点被改成横线,贝壳符号的位置也往前挪了两组。

“是西班牙人的笔迹。”他指尖划过拓片边缘的火漆印,那是西班牙王室的徽记。去年在墨西哥城的宗教裁判所外,他见过同样的印记盖在被焚烧的异教典籍上。羊皮纸笔记里的字迹狂乱,拉丁文句子间夹杂着西班牙语的粗话:“二十组数字对应二十座银矿,篡改第三与第十七处,让异教徒永远找不到真正的圣塔巴巴拉矿。”

阿武忽然指着神父的腰带:“这是什么?”腰带扣上嵌着枚银质罗盘,盘面刻度被刻意磨去,只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刻着玛雅数字。赵莽将拓片覆在罗盘上,篡改过的符号恰好与“南”“西”两个方位重合。

“他们怕玛雅人找回银矿。”赵莽想起那本《血月银箱》里的记载,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后,用篡改的数字地图诱杀了最后一批玛雅祭司,“神父的笔记是诱饵,拓片是陷阱。”

火折子突然爆出一串火星,照亮了塌方处的岩壁。赵莽发现石缝里卡着半截錾子,錾尖的血迹已经发黑,旁边的石壁上刻着串歪歪扭扭的玛雅数字——正是被篡改前的原始符号。他掏出金面具比对,第三组原本是四个圆点(4),拓片上却改成了两条横线(10);第十七组本是三条横线加两个圆点(17),被改成了贝壳(0)。

“差了六,又差了十七。”阿武数着手指,“这能错出多少路?”

“二十进制里,每组数字代表纬度或经度的分秒。”赵莽从怀里摸出个铜制星盘,那是他从沉船里捞的,盘沿刻着从0到180的刻度,“改一个符号,方位就偏出几十里。”他将面具按在星盘中央,翡翠蛇眼刚好对准北极星的刻度,“真正的银矿分布,该是原始数字叠加血月的轨迹。”

矿道深处传来马蹄声,阿武瞬间吹灭火折子。黑暗中,西班牙语的吆喝声越来越近,夹杂着印第安人的哭喊声。赵莽拽着阿武钻进侧面的矿洞,石壁上的渗水顺着指缝流进衣领,冰凉里带着股硫磺味——这是银矿的气味。

“他们在找圣塔巴巴拉矿。”赵莽贴着岩壁低语。去年在马尼拉,那个荷兰商人曾用三箱香料换他手里的情报,说西班牙王室派了三队人马搜寻玛雅银矿,领头的神父精通玛雅文,却故意在笔记里留了错漏,“他们要让白银只流向塞维利亚。”

阿武忽然摸到块松动的岩石,挪开后露出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里堆着十几个陶罐,最上面的陶罐里插着卷麻布,展开来看,竟是张手绘的银矿分布图。二十个红点沿着安第斯山脉排列,每个红点旁都标着玛雅数字,第三与第十七处的数字被朱砂圈了出来。

“第三处是帕丘卡矿,第十七处是波托西矿。”赵莽的指尖点过波托西的红点,那里的数字与面具原始符号完全吻合——三条横线加两个圆点,换算成十进制是17,对应南纬17度,“西班牙人把波托西的数字改成0,让人以为那里是片荒漠。”

马蹄声在岔口停住,神父的声音透过岩壁传来:“按拓片所示,往南走三里!上帝会指引我们找到白银!”赵莽忽然捂住阿武的嘴,他听见洞外有人用玛雅语低声咒骂,大概是被胁迫带路的印第安向导。

“他们在往相反的方向走。”阿武的声音发颤。陶罐里的麻布地图上,波托西矿的红点旁画着座羽蛇神庙,庙顶的符号与金面具额心的图案一模一样。赵莽想起神父笔记里的话:“面具是钥匙,数字是锁,掌控锁孔者,掌控白银的血管。”

洞外的火把光渐渐远去,赵莽摸出那枚被篡改的拓片,忽然发现背面用炭笔写着串阿拉伯数字:3-17。他将金面具翻过来,内侧的“以粟易银”刻痕下,竟藏着行极小的玛雅文,翻译过来是“改三与十七者,终失其银”。

“这是个圈套。”他恍然大悟。神父故意留下篡改的拓片,让寻宝者误入歧途,自己却带着真正的数字地图寻找矿脉。可他没算到会死于塌方,更没算到玛雅人早就在面具里埋下了反制的密码——那些被篡改的数字旁,原始符号的刻痕比别处深三分,只要用灯从特定角度照射,就能看出破绽。

阿武忽然指着陶罐底:“这里有字!”罐底刻着行西班牙文,是用尖锐物匆忙刻下的:“他们改了数字,真正的银矿在血月直射的第十七个山谷。”赵莽抬头望向洞口,血月正悬在东南方的天际,月光穿过矿洞裂隙,在地面投下道细长的光痕,恰好与麻布地图上波托西矿的位置重合。

“西班牙人想要垄断白银,却忘了数字从不说谎。”赵莽将拓片塞进神父的骸骨手里,算是给这场贪婪的追逐一个了断。他小心地卷起麻布地图,那些红点旁的玛雅数字,用《九章算术》的粟米术换算后,恰好是各座银矿的产量——原来数字不仅标记方位,还藏着产量的秘密。

离开矿洞时,赵莽听见身后传来银器滚动的声响。回头望去,塌方处的乱石缝里,竟滚出数十枚银币,每枚币面上的西班牙王室徽记都被凿去,取而代之的是玛雅数字。阿武捡起一枚,发现背面刻着极小的汉字:“银归其主”。

晨光爬上墨西哥高原时,赵莽的马队已踏上前往波托西的路。他将金面具贴在马鞍前,面具额头的符号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第三组与第十七组的数字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神父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当白银的流向被谎言篡改,唯有诚实的数字能指引归途。”

远处的安第斯山脉在雾中若隐若现,那些沉睡的银矿正等着被正确的数字唤醒。而他知道,真正掌控白银流向的,从不是殖民者的谎言,而是那些跨越文明的数字法则——就像二十进制与十进制终能换算,贪婪永远算不过真理。

阿武勒住马问:“咱们要把银矿的秘密告诉谁?”赵莽望着远方的印第安村落,那里升起的炊烟里,混着玉米饼的香气,像极了故乡粟米的味道。“告诉需要它的人。”他轻夹马腹,“让白银回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数字总要回到正确的位置。”

风里传来远处教堂的钟声,赵莽低头看向面具内侧的刻痕,“以粟易银”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或许从一开始,这就不是掠夺与占有,而是场关于数字与真理的较量——谁尊重数字的本真,谁才能解开银矿的密码,正如那道亘古不变的公式:实如法而一,真相从来只有一个。

第二章20进制与粟米算法

六斗粟与一两银

赵莽将金面具平摊在银箱盖上时,晨光正透过矿道裂缝斜射进来。光束里的尘埃在二十组玛雅符号上浮动,他忽然捏住第三组符号——一个圆点顶着一条横线,下面缀着贝壳状的圆圈。

“1加5加0,是6。”他从行囊里翻出那本《九章算术》,指尖点在“粟米”篇的注脚上,“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粝米三十,粺米二十七……”阿武凑过来看,只见泛黄的纸页上写满了兑换比例,每个数字旁都画着小小的谷穗或米袋。

“六斗粟?”阿武忽然想起昨天在印第安村落看到的场景,妇人用陶罐量着玉米粒,跟货郎换来小块碎银。“他们说六罐玉米换一钱银,跟这数字对得上!”

赵莽的指尖在面具符号上滑动,二十组数字里藏着规律:前六组都是圆点与横线的组合,第七组突然出现两个贝壳符号。他翻开《九章算术》的“衰分”篇,那里记载着更复杂的兑换:“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

“这是按等级分配。”他忽然明白,“玛雅数字也分等级——单个符号是‘斗’,两个符号是‘石’,贝壳不是零,是进位的标记!”他抓起块木炭,在岩壁上写下换算:6斗粟x50(粟率)=300,300÷30(粝米率)=10斗米。而银箱内侧刻着的阿兹特克符号里,10斗米旁恰好标着“一两银”。

矿道外传来马蹄声,赵莽迅速将面具藏进怀里。三匹西班牙骏马出现在岔口,领头的骑士举着望远镜,铠甲反射的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他们在找矿脉分布图。”阿武握紧腰间的砍刀,去年在波托西矿,他见过西班牙人用皮鞭抽打着印第安人挖矿,“那些人以为数字是坐标。”

赵莽却注意到骑士马鞍旁的皮囊,里面露出半截账本,羊皮纸边缘的数字与神父拓片上的篡改符号如出一辙。“他们被误导了。”他低声道,“把6改成10,六斗粟就变成十斗,这样算出来的银矿位置自然不对。”

阿武忽然指着银箱底部,那里刻着密密麻麻的凹槽,像是被人用指甲反复划过。赵莽摸出火折子凑近,发现凹槽组成了幅微型地图,二十个小点沿着河流排列,每个点旁都刻着细小的玛雅数字。第六个点旁的数字,正是“·—○”。

“这是交易点。”他恍然大悟。沿着河流分布的不是银矿,是玛雅人的市集。六斗粟换一两银的比例,从上游的玉米产地到下游的银矿,一路都刻在岩石上。去年在马尼拉港,他见过福建商人用同样的算法:“六石米换一担银,多一钱都不卖。”

火折子突然照亮银箱里的暗格,里面藏着卷泛黄的账册。翻开第一页,竟是用毛笔写的汉文:“万历十年,与玛雅人互市,粟六斗易银一两,计得银三千两。”账册里夹着片玉米叶,叶面上用朱砂画着玛雅数字“·—○”,旁边注着“六”。

“是前朝商人留下的!”阿武的声音发颤。账册后面还粘着张税单,西班牙王室的印章盖在“银税三十取一”的字样上,而被涂改的数字旁,有人用墨笔批注:“改六为十,可多征四成税。”

赵莽忽然想起神父笔记里的话:“掌控数字者掌控白银。”篡改兑换比例,就能在交易中牟取暴利——六斗粟本应换一两银,改成十斗后,印第安人要多付近一倍的粮食。他摸出金面具,内侧“以粟易银”的刻痕在光线下显出深浅,显然是后来被人补刻过,原始的符号更像“公平交易”。

矿道深处传来滴水声,赵莽数着水滴的节奏,忽然明白二十组数字的含义:前六组是基础兑换率,中间七组是不同谷物的折算(玉米、豆类、可可),最后七组竟是银矿的产量——每座矿每月产银量,刚好等于当地农夫缴纳的粮食总量除以六。

“数字从不是方位,是账本。”他将账册与面具并排放好,两种文明的记录在火光里重叠。玛雅人用符号计算粮食,中国人用算筹丈量银价,西班牙人却想篡改数字来掠夺。阿武在银箱角落发现个小木盒,里面装着十几枚磨损的银币,每枚币缘都刻着个“六”字。

“这是咱们的船洋。”赵莽认出那是隆庆年间开放海禁后铸造的银币,专门用于对外贸易。他忽然想起市舶司的老吏说过的话:“海上行商,信字为先,六斗换一两,少一钱都坏了规矩。”

马蹄声在矿道外停住,西班牙骑士的吆喝声越来越近。赵莽迅速将账册藏进面具内侧的夹层,那些用银丝连缀的蛇鳞刚好能卡住纸页。他望着岩壁上的换算公式,忽然觉得数字真是奇妙——不管是圆点横线,还是汉字数码,算到最后,公道自在其中。

离开矿洞时,赵莽将那枚刻着“六”字的银币嵌进神父骸骨的指缝。阳光穿过十字架的阴影,在地上投下六个光斑,像极了面具上的“·—○”。他忽然想起《九章算术》的最后一页,有人用朱笔写着:“数者,术也,亦道也。术可改,道不可改。”

回程的马背上,赵莽总会摩挲面具上的符号。那些圆点与横线在掌心硌出印记,像极了算盘上的算珠。他知道自己带回去的不是金面具,是两种文明对公平的共识——六斗粟换一两银,不多不少,正如那道公式:实如法而一,天地间的道理,原是这般分明。

递进的密码

赵莽将两页纸在银箱盖上铺开时,火折子的光恰好能照亮关键处。左边是从玛雅手抄本上撕下的残页,赭红色的符号堆叠成三列,最右列的贝壳符号像串沉默的省略号;右边是《九章算术》的“粟米”残页,“所有率”“所求率”几个字被朱砂圈得醒目,旁边用小楷写着批注:“率者,数之纲纪也。”

“你看这排列。”他用匕首尖点着玛雅手抄本,“最下面一行是单个符号,中间行的符号旁画着小圆圈,最上面行的圆圈里有个点——这是进位!”他忽然想起老祭司用玉米粒演示的计数:“一颗玉米是一,二十颗堆成一堆是‘捆’,四十捆装成一袋是‘石’。”

阿武举着灯凑近,看见玛雅符号的堆叠规律:个位是圆点(1)与横线(5),20位的符号旁都缀着小圆圈,400位(20x20)则在圆圈里加个点。而《九章算术》的“粟米法”里,“所有率五十”“所求率三十”的表述,恰是将比例按等级递进——以五十为基础,三十为次级,形成固定的换算阶梯。

“就像用斗量米,先数斗,再数石。”赵莽从行囊里掏出个象牙算筹盒,摆开六根算筹,“玛雅人用符号堆出‘位’,咱们用文字说清‘率’,骨子里都是把大数拆成小数算。”他忽然发现,玛雅手抄本的空白处画着个奇特的装置——二十根木杆并排而立,每根杆上穿着五颗玉米粒,正是简易的二十进制算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四合院开局强行收了秦京茹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虚界觉醒  我正在古墓现场直播  我的航海  苟在宗门当大佬  用户34792676的新书  我今来见白玉京  重生成疯人院的小可怜后,杀疯了  侯府负我?战王偏宠,我血洗侯府  末世之龙帝纵横  末日游戏:负状态缠身,我被萌系少女救赎  诡笑天师:我在人间抓鬼搞钱  向哨:万人迷今天也在认真净化  穿回七零绝色炮灰带崽随军  港片综界:开局觉醒双系统  家姐无敌老六,我好像不用努力了  重回80,成功从拒绝入赘开始  武学宗师张三丰  技能全神话?抱歉,我掠夺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