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宝玉醒来,看到大家都起来了,他也赶紧爬起来,揉了揉眼睛,心想昨晚并没有做梦,难道真的是仙凡有别,无法相通?
他慢慢走下床,又想起昨晚五儿说的“宝钗和袭人都像仙女一样”,觉得这话也不假,便呆呆地看着宝钗。
宝钗见宝玉发呆,虽然知道他是因为黛玉的事,但也搞不清他到底有没有做梦,只是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便问道:“二爷昨晚真的遇到神仙了吗?”
宝玉听了,以为宝钗知道了昨晚的事,便勉强笑着否认:“这是哪里的话!”
五儿听了这话,心里更虚了,但又不好说什么,只能观察着宝钗的反应。
只见宝钗又笑着问五儿:“你听到二爷睡梦中跟人说话了吗?”宝玉听了这话,坐立不安,找了个借口走开了。
五儿脸一下子红了,只好含糊其辞地说:“前半夜他确实说了几句,但我没听清楚。说什么‘担了虚名’,又什么‘没打正经主意’,我也不懂,就劝二爷睡了。后来我也睡着了,不知道二爷后面有没有再说什么。”
宝钗低头想了想,“这话明显是说黛玉了。但一直让他在外面,恐怕他会胡思乱想,惹出什么风流韵事来。而且他旧病复发,本来就是对姐妹们情深意重,得想办法把他的心思转移过来,才能避免出事。”想到这里,她不禁脸红心跳,也讪讪的进屋梳洗去了。
话说贾母这两天心情十分愉悦,吃得比平时略多了些。到了晚上,身体便有些不舒服,第二天就感觉胸口发闷、饱胀。
鸳鸯等人打算把这事告诉贾政,贾母却阻止她们,说道:“我这两天嘴馋,稍微多吃了一点,饿上一顿自然就会好了。你们可千万别声张出去!”于是,鸳鸯等人就没有把这事告诉别人。
这天晚上,宝玉回到自己房中,只见宝钗刚从贾母和王夫人那里请过晚安回来。宝玉想到早晨发生的事情,不禁感到一阵羞愧和尴尬。
宝钗看到宝玉这副模样,也猜到他心里不好受,心想:“他是个痴情的人,要治好他这心病,恐怕还得用痴情来化解。”
想了一会儿,宝钗便问宝玉:“你今晚还是在外间睡吗?”
宝玉自觉没趣,便回答说:“里间外间睡都一样。”
宝钗本想再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
袭人说道:“这算怎么回事!我不信在外间能睡得那么安稳。”
五儿听到这话,连忙接着说:“二爷在外间睡,别的倒也没什么,就是爱说梦话,让人摸不着头脑,又不敢反驳他。”
袭人便说:“那我今晚就挪到床上睡,看看他到底说不说梦话。你们只管把二爷的铺盖铺在里间就行了。”
宝钗听了,没有作声。宝玉自己心里惭愧,哪里还有争辩的余地,便依着搬进了里间。
一方面,宝玉因为心中有愧,想借此机会安慰宝钗;另一方面,宝钗也担心宝玉会因为忧思过度而生病,不如稍微给他点好脸色,让他觉得亲近些,也算是一种转移心思的办法。于是,当晚袭人果然搬了出去。
宝玉因为心中愧疚后悔,宝钗又想要拉近和宝玉的关系,从过门到现在,两人这才像鱼儿得水一样,恩爱缠绵起来,真可谓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了。此是后话。
话说第二天,宝玉和宝钗一同起床。宝玉洗漱完毕后,先到贾母那里去请安。
贾母因为十分疼爱宝玉,又见宝钗孝顺懂事,忽然想起了一件东西,便吩咐鸳鸯打开箱子,从中取出了一块祖上传下来的汉代玉玦。这块玉玦虽然比不上宝玉随身佩戴的那块通灵宝玉,但挂在身上也显得十分珍贵稀奇。
鸳鸯将玉玦找出来递给贾母,说道:“这件东西,我好像从来没见过。老太太这么多年还记得这么清楚,说是在哪个箱子的什么匣子里装着,我按照老太太说的,一下子就找到了。老太太怎么突然想起这个,拿出来是要做什么?”
贾母说道:“你哪里知道,这块玉还是我祖爷爷传给我爷爷的。爷爷疼我,在我出嫁的时候把我叫过去,亲手把这块玉递给我,还说:‘这玉是汉代时人们佩戴的物件,非常贵重,你拿着它就像见到我一样。’我那时年纪还小,拿到手也没觉得有多特别,就随手放在箱子里了。到了这里,我见咱们家的好东西也多,这块玉也算不上什么,所以从来没戴过,一放就放了六十多年。今天见宝玉这么孝顺,他又丢了一块玉,所以我就想着把这块玉拿出来给他,也算是祖上传给我的一种传承吧。”
这时,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见了他,顿时喜笑颜开,招呼他说:“你过来,我这儿有件好东西给你瞧瞧。”
宝玉依言走到床前,贾母便将那块汉代古玉递到他手中。宝玉接过玉来细细端详,只见这块玉约有三寸见方,形状宛如一颗甜瓜,色泽温润中透着淡淡的红晕,工艺极为精巧。宝玉忍不住连声赞叹。
贾母笑着问道:“你喜欢吗?这是我祖父传给我的,现在我就把它传给你吧。”
宝玉听了,笑着又给贾母行了个礼,表示感谢,随后便打算拿着玉去给他母亲看。贾母忙说:“你太太看了,就告诉你父亲,省得他又说我疼孙子胜过疼儿子。他们可都没见过这东西。”宝玉笑着应了一声,便离开了。宝钗等人又陪贾母聊了几句,也告辞离去。
从这之后,贾母连续两天都没怎么进食,胸口还是觉得闷闷的,时常感到头晕目眩,还伴有咳嗽。邢夫人、王夫人以及凤姐等人前来请安,她们看到贾母的精神状态还算可以,只是让人去通知贾政,让他立刻过来请个安。
贾政得到消息后,马上出来,随即派人去请大夫来给贾母把脉。没过多久,大夫就来了,仔细诊了脉后说:“这是上了年纪的人,饮食稍微停滞了一些,又感染了些风寒,稍微用点消导发散的药就会好起来。”说完,便开了药方。
贾政接过药方看了看,知道都是些常见的药品,便吩咐人把药煎好,然后给贾母服下。
接下来的日子里,贾政每天早晚都会进来给贾母请安。然而,一连三天过去了,贾母的病情并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
贾政心里十分焦急,于是又命令贾琏:“你去打听打听,找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赶紧请来给老太太看看病。咱们家平时常请的那几个大夫,我看医术不怎么样,所以才让你去。”
贾琏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记得那年宝兄弟生病的时候,咱们请了一个并非专业行医的人来看,结果病还看好了。如今不如再去找他试试。”贾政听后,感慨道:“这医道确实是很难的。有时候那些不太出名的大夫,反而有真本事。你就赶紧派人去找他来吧。”
贾琏赶忙答应了一声,便出去安排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禀报说:“这个刘大夫最近出城教书去了,大概过十来天才会进城一次。现在老太太的病等不及,我又请了另外一位大夫,应该很快就来了。”贾政听了,也只能无奈地等着,这里暂且不提。
话说贾母生病卧床期间,整个府里的女眷们没有一天不来探望请安。这天,大家又都聚在贾母房里,只见看守园内腰门的老婆子进来禀报说:“园子里栊翠庵的妙玉师父,听说老太太病了,特意前来请安。”
众人听后说道:“她平时不常过来,今天特地前来,你们快去请她进来。”
凤姐走到贾母床前,轻声告知此事。邢岫烟与妙玉是旧相识,便先走出房门去迎接她。
不一会儿,只见妙玉头梳妙常髻,身着一件月白色的素绸袄,外面罩着一件水田青缎镶边的长背心,腰间系着一条秋香色的丝绦,下身穿着一条淡墨色花纹的白绫裙,手里拿着拂尘和念珠,跟随着一个侍女,步态轻盈地走来。
岫烟见状,连忙上前问好,说道:“以前在园子里住的时候,还能常常来找你聊天。最近因为园子里人少了,一个人轻易出不来,而且咱们这里的腰门也常常关着,所以这些日子都没能见到你。今天真是难得碰面。”
妙玉回应道:“以前你们那里热闹非凡,你们虽然住在外园,我也不好常来亲近。现在听说这里的情况也不太好,又听说老太太病了,心里挂念着你,也想来看看宝姑娘。你们关不关门,对我来说无所谓,我想来就来,不想来,你们求我来我也不会来啊。”
岫烟笑着说道:“你还是老样子,脾气一点儿没变。”两人边说边走,不一会儿就到了贾母的房中。
大家见了妙玉,纷纷上前问好。妙玉走到贾母床边,恭敬地问候了几句套话。
贾母便开口道:“你可是个心善如菩萨的姑娘,你瞧瞧我这病,到底能不能好起来?”
妙玉安慰道:“老太太这么慈善的人,寿命还长着呢。这不过是暂时着了凉,吃上几副药,想来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年纪大了,凡事只要放宽心就好。”
贾母叹了口气,说道:“我倒不是为别的担心,我这人最爱寻个乐子,找点开心。如今这病,倒也没觉得有多难受,就是胸口闷得慌,有些饱胀感。刚才那大夫说是气恼引起的。你可是知道的,谁敢给我气受?这大夫的医术看来也不怎么样。我已经跟琏儿说了,还是第一个大夫说得对,说是感冒加上有点伤食,明天还是请他来。”说着,贾母吩咐鸳鸯,让厨房准备一桌干净的素菜,请妙玉在这里吃顿便饭。
妙玉连忙推辞道:“我已经吃过午饭了,而且我平时是不吃东西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娇夫郎养崽我开店(美食) 玫瑰苦艾酒[破镜重圆] 汛期将至 重生后首辅火葬场了 锦绣安宁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繁花令 江湖八珍楼(美食) 遇见月光 都市灵异之僵约传奇 论末世文女主与恋综的适配度 穿到虫族的炮灰们上位了 我家京郊有片楼 梧桐火 炮灰小人鱼被玩家强养后 千重雪 一心拯救美艳boss的我成为了噩梦之主[无限] 我捡到了一条迷你人鱼 利己主义者也想成为热血漫主角 我怎么会爱上公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