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回到明朝当太后全文阅读 > 345九州方圆上(第1页)

345九州方圆上(第1页)

朝廷上下暂时达成了共识,自然也就有心情处理其他的事了。

事实上,今年朝廷的事情很多,虽然每年都很多。

现在北方大体平定,但是还有不少残余势力负隅顽抗,汪舜华下旨各关隘严防死守,并派斥候打听消息,一旦发现敌军,即刻发兵剿灭——这话是白说,去年明朝军威大振,除了被杀的,活着的要么投降,要么西遁,要么北逃,一时半会儿不会主动来找死;但茫茫草原,明朝大军要到处找人杀,也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汪舜华和君臣商量,光杀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这些地方经营治理起来。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扬雄就说“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

汪舜华终于感受到汉唐帝王的痛苦——这么大的地方,要想守住,太难。

交通运输不便,国家对边疆实际控制有限,分封反而成了最优选项。

但是汪舜华不敢。

分封也是要冒险的,地方尾大不掉,割据一方,就可能威胁中央;何况分封分的肯定是老朱家的王爷们。

前些年将朱家王爷们得罪狠了,万一放到西伯利亚不好好放羊,反而放飞,来个割据一方甚至直接南下,谁也受不了。

朝廷杀反贼天经地义,但是姓朱的杀姓朱的,很多人就要好好掂量了,毕竟有前例。

首先是设定区划。明朝疆域范围是处于变化中的。此前,明朝的疆域大致以长城为分界线,而这次是直接把整个北方地区纳入版图,包括后代的内蒙古、蒙古以及西伯利亚广大地区,相当于三倍中原本土的面积,只是地广人稀,要不要、怎么要实在为难。

很多人尤其江南官员都认为,当年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就是为了抵抗鞑子,现在任务已经完成,北京这地方天气寒冷,水资源匮乏,而且距离经济中心江南太远,实在不适合做盛世的都城,还不如迁回南京。

“这是放屁,现在只是剿灭了达延汗夫妻,鞑靼的余部还不少,甚至已经投降的心里怎么想也不好说。皇帝一旦回南京,很难说这些人不会蠢蠢欲动,甚至卷土重来。没看到当年宣宗皇帝放弃东北和安南的后果吗?战争胜利不往外推,居然往内缩,天下有这样的道理?你是小媳妇见不得人,还是老乌龟迈不开步子?对得起为国捐躯的将士吗?”——这是程信的原话,后面一拨儿人红了脸。

那就退而求其次。北方穷山恶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反而要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镇守,实在得不偿失,不要也罢;或者就仿照元朝的例子,设立一个岭北行省拉倒——这是主流的声音。

——也不靠谱,元朝设立岭北行省,那是因为那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势力根深蒂固,但是对岭北的开发可是高度重视,尤其和林地区百年来生殖殷富埒内地贫极江南,富夸塞北。

下面吵成一团,直到汪舜华拍板:“地大物博,岭北地区疆土辽阔,资源丰富,这是上天赐给我朝的地方,怎么能够放弃呢?——现在人口繁衍如此迅速,总要留点土地,给与后世子孙。”

她抚摸着地图,这辽阔的土地,曾经只有在梦里才敢染指,如今居然梦想成真,实在是感谢皇天后土,感谢列祖列宗,感谢主席总理以及各路神仙,感谢网络各路豪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记得当年看八卦,西伯利亚居然是老毛子的800多个死刑犯打下来的,当时郁闷的不行:兔子怎么运气就这么背呢,百米冲刺前面领跑,偏偏发力的时候睡迷糊了倒地了还被人踹了一万八千脚。

曾经错过,但在她这里,必须守住,不计代价,不留遗憾。

太后定了决心,下面就是一千万个不满意,也阻挡不了。

汪舜华很明白“人亡政息”的道理,要想让后代君臣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必须把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有办法吗?

有,清朝治理蒙古的经验就不能说不成功。

拜清宫剧和清穿小说所赐,上辈子曾经认真研究过清朝治理边疆的经验,知道满清之所以能治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除了自己也是马上得来的天下——这是屁话,谁家的天下不是刀枪打下来的;更重要的是采取分而治之、严禁与汉人交往,甚至推行绝户等办法。

既然没有机枪,就只有用软刀子杀人了。

首先就是基本原则,就是当年太祖太宗治理西藏的办法:多封众建,分而治之。班排制度在辽东施行的很成功,此番出征,辽东将士立下了大功;考虑到以后估计没有大的战事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特性,反而要弱化军事属性,用盟旗制度。

因为朝廷这些年来频频用兵,百战疲劳,因此此番北伐,从辽东各部征调了不少军马,根据他们的功劳大小划定界线,分给牧地,安置属民,称为旗,作为世袭领地。每旗设旗长1人,由皇帝任命,负责旗内各项事务;副手旗务4人、小旗4员,也要由中央批准。旗内1丁1户,每150户设佐领,管理佐内事务。每佐还设骁骑校、领催等员,负责审查本佐内的户籍、钱粮、婚丧、诉讼、田土等事。

合数旗而成盟,每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负责会盟事宜,均从旗长中选择,由皇帝任命,颁发印信,若非有罪革职,任期终身,但不得世袭。

当然,接受了分封,也就要按期朝贡。

每年各盟各贡朝廷白色驼马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朝廷例赏金银缎匹若干;正使、副使及相关仆从赏赐有差。由光禄寺备办。

每隔三年,各盟到指定地点简稽军实,巡阅边防,清理刑名,编审丁册。

既然是分封,就不能擅离封地,也不许互相来往。给你们划了这么大一片地方,就好好的在这里放羊,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得随便迁移。如果有灾害怎么办?那也要等大明皇帝博格达大汗的命令和朝廷的救援,否则,你给我等着!

现在的情况,民族区域自治成了无可奈何的选择;要设置宣政省,宣誓主权,同时用渗沙子的办法,在靠近中原的地方设置府县,允许汉人前往经商定居。

因此,从去年年底开始,经过将近三个月的讨论,终于决定,南以外长城为界,北至沙漠,东起哈喇温山,改名为大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西麓,设归绥省(内蒙古+戈壁沙漠),首府云中,也就是后代所称的呼和浩特,下设五原、广牧(朔方)、定襄、皋兰五府12县。

以北的蒙古高原(外蒙古北部),设绥远省,首府和林,也就是元朝岭北行省的首府,大致位置在后代的乌兰巴托。

再以北就是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了,设北宁省,其实现在那边什么情况也不清楚,估计有不少残兵败将跑到那边,那就先给套个龙头,后面是战是和,后人去解决——考虑到这片地区实在地广人稀,暂时不适合居住,三司衙门都不用设立,只设一个都指挥使,一面扫清余孽,一面操练军马,尤其是骑兵。

而大兴安岭以东,山海关以北,即原来的奴儿干都司,以兀的河为界,以北就是北宁省;以南地区升格为辽宁省,首府特林,也就是奴儿干都司的治所,改名东靖,共六府十四县。这边水草肥美,人口也多,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开发,经济社会有所发展;苦叶岛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库页岛此前设立了囊哈儿、波罗河、兀烈河三个卫,主要还是用来流放囚犯,他们和当地土著交流,商贸有所发展,淘金业没有兴起来,养马业倒发展的不错——主要是明朝外贸太繁荣,金银直接就可以换回来,朝廷和民间都没兴趣到苦寒之地来挖金,何况不确定金子到底在哪儿。不过名字实在难听,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什么的,这回升格为开平府。

这么大一片地区,打下来不容易,治理起来更难。汪舜华心里其实很没有底,现在没有导弹这些尖端科技,要想镇服远方,哪那么容易。绥远,平定远方;遂愿,愿苍天保佑大明金瓯永固;随缘,一切随缘,能守得住最好。

尽人事,听天命吧。

路线定下来,然后才能说干部。气候变暖的时代都不敢指望北方有什么大的农业产出,小冰川时代就更是如此。汪舜华下令北方三省各屯一万骑兵,每三年轮换。一来尽量避免将佐坐大,形成割据甚至叛乱势力;二来隔着乌拉尔山脉就是俄罗斯,得防着毛子们过来;一边又想着要是毛子们实力强大,堵住了鞑子们西逃的路,倒也不坏。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我被影后教做人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搞友情不香吗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我在古代做皇帝  山海有归处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清白之年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原来是想谈恋爱  你又在乱来[电竞]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重生你不配[快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