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汪舜华的世界历史学的马马虎虎,不知道现在没有什么俄罗斯,只有莫斯科大公国。
然后就要说具体的举措。
一是要改善人口结构。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南方人口稠密,是天然的大粮仓,但是军队的战斗力,呵呵;北方天寒地冻,人烟稀少,一应生活物资匮乏,马背上民族的战斗力,呵呵。如果要求游牧民族内附,他们肯定求之不得,但是让汉人要去拓边,估计没人乐意,搞不好引狼入室,谁都受不了。既然如此,还不如把他们先固定下来。
必须汲取五胡乱华和安史之乱的教训,恩威并施。此次俘虏的大批鞑靼贵族,并没有循例全部释放,而是对其中屡次进犯、杀戮边民、劫掠妇女的将领开出名单,处以极刑,传首九边,以儆效尤。
汪舜华语气很是温柔:“现在各卫所空编不少,年轻力壮的留在草原上放养可惜了,还是选入卫所,保家卫国。”
这些年青丁壮被带到内地编入军户,北方自然失去了生力军——当然人数众多也要注意,不能太集中,最好调到南方,否则容易滋事。
“草原上条件艰苦,妇孺留在那边不过是苦熬,要尽量把她们接到内地来;愿意留在北方的,也不要勉强,咱们的将士没有安家的,她们若是愿意,尽可以促成。”
群臣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称颂“太后贤德”。
其次是发展经济。不能说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为经济问题,起码很多问题能在这里找到出处。北方之所以频频扰边,根源还是天寒地冻,没有粮食产出,甚至连食盐、布帛等基本生活物资都无法满足;如果中原王朝强盛,就称臣纳贡;如果中原王朝衰弱,就明火执仗强抢。现在允许这几个省和内地互通有无。朝廷发布准许交易的清单,内地大致以粮食、食盐和布匹为主,关外则以牛羊马匹及其制品为主。
北方多是放牧,那就集中开办纺织工厂——不会纺织没关系,选青壮男女到内地学习,一定把中原先进的纺织经验带回草原!顺便把草原上的牛羊马匹带回中原。担心牛羊在途中患病死亡不要紧,马匹要活的,牛羊拿肉干来就成,这个总会弄吧?香料也可以在交易市场买到,国库里还有好多,都是永乐时候带回来的,汪太后不拿它发工资,除了赏赐,就没多少用了;毕竟年头太久,价格太低,就放在那里,现在倒好,去库存!
此外,牛奶羊奶都是好东西,但以这年头的运力,就不要痴心妄想了;好在办法还是有的——做成奶粉!这年头也不担心三聚氰胺之类的,绝对绿色纯天然,方法也是现成的——当年成吉思汗西征,大将慧元发明了奶粉和肉松的制作方法,对鲜奶进行巧妙干燥处理制成的便于携带的粉末状奶粉。食用时放入随身携带的皮囊中,加入水溶解成粥状,迅速补充体力。
——罐头肯定不会做,但肉松还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至于皮革、羊毛之类的,中原地区也有大量需求,否则只靠北方做加工,远远不行。毛纺和棉纺双管齐下,解决中原地区的保暖问题。——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
此外,这么多行走的脂肪,实在是做肥皂的好材料。
肥皂不是个新名词,但现在有了新的指向。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时候用皂荚来洗衣服,后来到长江流域就没有皂荚树;但发现另一种树,其果实跟皂荚的性能一样,可以洗衣服,但比皂荚更为肥厚丰腴,于是取名叫肥皂子,也叫肥皂果。
宋代将皂荚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明朝宫中也用这东西。
但是如今的肥皂,已经向着后代的化工肥皂发展。它的发明,和玻璃制造的发展密切相关。
玻璃售价高,利润大,皇家开头还能垄断,紧接着户部和各省也要求设厂,理由也是现成的——太后您老人家说的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当然不能指望这两家公司!后面还有与民争利之类的,被汪舜华扫了一眼,不敢说了——玻璃这行当,是太后一力从无到有开发出来的,不是现薅羊毛。
话说出口了,还得认。因为国家买了专利,做法还得给!
很快,户部的玻璃公司开起来,顺天府以及各省的玻璃公司也开起来,碱矿集中的山西更是铆足了劲,紧接着河南发现碱矿,也准备大干一场;除了官方,各地的商人们也闻风而动。
玻璃的产量多了,自然上游和下游的相关产业甚至也就发展起来。
碱矿一批批被开采运输,当时矿上的厨子王三。不小心把油打翻在地,又是害怕又是心疼,赶紧用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再把这些混合了油脂的草木灰用手捧出去扔掉。
只是看着满手的油腻,王三寻思着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洗干净,可千万别被发现了才好。
一边想着一边洗手,结果奇迹出现了:只是轻轻地搓了几下,满手的油腻居然就洗掉了,甚至一直难以洗掉的老污垢也被洗掉了。
王三很奇怪,再次用这种灰油来试,结果衣服都洗的比以前干净了。
王三年轻,性格聪明,寻思着有意思,本想辞了差事,专心在家研究;转念想油价不便宜,哪里舍得;于是依旧办事,却留了心眼:每天攒一点油试验。
常往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后来这事就被发现了,头目发作了一场,撵了出去。王三闹了没趣,依旧回家种地,闲时给人帮佣,拿了不用的油回来试验。他发现,将碱煮了提纯,然后和油脂混合加热,冷却下来的东西,可以用来清洗。
这是个不小的发现,但遗憾的是,王三周围的邻居跟他一样并不宽裕,花钱去买东西回来洗涤,大家没这么奢侈。
好在山西这些年经济发展,来来往往的客商不少;有回王三跟富商郑康推销的时候,对方被他缠得不过,答应试试,结果试了以后发现效果很好,于是招徕王三来做肥皂。
郑康毕竟是商人,很有头脑:要用到油和碱,价钱不会便宜,但是穷人们买不起,富贵人士也用不着,好在还有个群体可以试试——女人!而且是有钱的富贵人家太太小姐!
郑康召集人试验,加了香料之类的,又做了模子再请木工做了漂亮的盒子,这一放进去,又好看又香,取名叫香皂。
先拿回去送给自家老婆,刚刚还恼怒他在外面厮混的老婆果然很高兴。
计划通,送情人、送朋友,反响都很好,就这样打入市场。
汪舜华也得到了,没想到这年头还能用上香皂,配上汝窑天青釉的方洗,从外形上看,和后代的香皂就很类似了。
这东西造价高,只能走高端路线;不过原上遍地都是牛羊,有的是油,去那里开工厂岂不是好,给一些人找活干,省得生事!
于是从山西运碱出关,再到云中府加工成肥皂,送回关内包装。肥皂生意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搞起来。
——下面很担心这样和北方来往太多,让他们加深对内地的了解,滋长他们的野心;汪舜华摆手:“征以战,服以德;换句话说,说话要和气,手里要有大棒,缺了任何一样,太平日子都不会太久。”
要明确交易方式。虽然都是自己人,但显然需要逐步融合。边镇暂时不全面开放,朝廷反而在接壤处广设关卡;但是开放杀虎口、独石口、古北口、崇礼口等六处作为通商关口。
其中崇礼口就是后代的张家口,历史上是嘉靖八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的小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称“张家口”;原是没有的,不过前些年加强边备,于是提前筑了这么个门。
蒙古人要想进入内地,必须从此通过,不仅如此,入关时还要进行人数登记,出关时还要清点,如果人数超出,尤其有年轻妇女同行的,则要进行拦截和遣返;反之汉人出关,也不得长期滞留。
然后是发展文化。大力兴办学校是不可能的,内地的文盲率都高得惊人,但可以支持和尚道士们前往发展生意阿不事业。现在才刚起步,不可能要求每个家庭只留下一个男子守灶;但可以大建特建寺庙道观,宣扬因果轮回,等全民信仰了,就可以顺水推船了,这就要给政策,一旗必须要有一观一庙;有寺庙的,根据僧众道士人数,可以减免赋税。
最后,还要继续保持军事威慑。北京外城的建设已经完成近四分之三,余下的要继续进行,宁可防而无用,不可用而无防;二是推行换防政策,避免边军坐大;三是持续推进火器的研发和配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重生你不配[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我在古代做皇帝 你又在乱来[电竞]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山海有归处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搞友情不香吗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我被影后教做人 清白之年 原来是想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