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当然也要参加,主要是买马。但不是茶马司大使,而是兵部和户部派员。除了特别优良的马匹送到马场配种,西北地区的马匹移交陕西等都司;西南地区移交云南、四川等都司。
参加的人多了,自然会回归合理的水平。朝廷想要重复洪武年间的故事,几十斤茶叶买一匹马有点不现实,但一百斤茶叶买一匹马还是可以做到的;特别好的马要卖到三百斤。
次年,青藏地区一万匹马输向内地,超过唐朝的水平,比起宋朝还是远远不够的。
建极十年,汪舜华下旨,将丝绸、布匹、食盐、铁锅、粮食等物资纳入允许交易的商品清单。
一句话,想要过日子,过好日子,把马牵出来!
当然,礼部其实叫苦不迭:以前每次入贡人数不得超过也就一两百人,现在增长了好几倍,建极七年来了800,以后逐年递增,去年竟增至4000人。主要是天朝信奉厚往薄来,回赐物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大超过朝贡品,朝贡人员每往来一次,都可以获取利益,于是便出现了愈演愈烈、频繁入贡的现象。
汪舜华无所谓,万里迢迢来一趟不容易,听僧俗首领汇报了工作,命令吏部和礼部僧录司进行考核,按结果给赏;其他同行人员,按人头给赏。其他的,允许他们在沿途的西宁、西安、成都、扬州等地交易。
朝贡成为大规模的贸易。朝贡人员把藏区的牲畜、皮毛、药材、藏绒、藏香、佛像、舍利、卷轴画等土特产品和宗教工艺品带到内地;又把金银、彩缎、布匹、瓷器、景泰蓝、茶叶、粮食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带回藏族地区。
从那时起,马市交易额逐年递增,到去年,已经突破三万匹;户部收税收的高兴,朝廷经营的公司和参与的商人也赚得盆满钵满。
交易多了,各种问题也就多了。
高压锅这种东西,因为质量和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事故,而且杀伤力惊人。
本来技术就不成熟,加上民间粗制滥造的不少,因此这年头爆炸伤人的实在不少。
但是一直没有多少人当回事。因为这东西属于高档奢侈品,一般人买不起;买得起的权贵们不可能自己生火做饭,都是下面人在做,死也罢、伤也罢,每人放在心上,甚至觉得你肯定自己用得不对所以才出事。
望果节,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前后持续数日,是藏区最重要盛大的节日之一。最初是一种祭祀神灵祈祷丰收的仪式,后逐渐增加诸如赛马、射箭、歌舞、藏戏等活动。人们跑马射箭、彻夜狂欢,尽情享受,之后便开始紧张的秋收。
去年,乌思藏阐化王贡噶雷巴和手下文武僧众过节。阐化王是藏区五王之一,自然有资格得到朝廷赐给的高压锅;结果很不幸的是当天发生了爆炸;有多人死伤。
贡噶雷巴没有受伤,但盛典上发生这样严重的事故,自然震怒:“万里迢迢去北京朝贡,汪太后居然拿这样一口破锅打发我!——还是说她根本就是算计着连我一块儿炸死?”
这样想的不止贡噶雷巴一人,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也劝他早做决定——阐化王是帕竹地方政权首领,也是西藏地方权势最高的封王。帕竹是噶举派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
从元末开始,帕竹政权得到了朝廷的倚重。在几代执政者的经营下,实力持续增强,统治了卫藏大部分地区。历史上共传11代,统治西藏264年。
只是实力增强了,难免心思也就多了。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在高原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以前朝廷不爱管藏区的事,每年不过拿马换茶,再去北京换点锦缎,日子就很好过了。
但是汪太后执政后,茶是不用愁了;但是她对藏区干预的也多了。以前说是大小土司都可以向北京直接启奏,但是天高皇帝远,互相兼并朝廷也睁只眼闭只眼。帕竹政权由弱到强,没少兼并周围势力;但如今不被允许了,朝廷要册封官员、调节矛盾。小土司们感激,但作为被干涉的一方,贡噶雷巴不舒服了;尤其见到了内地的繁华,难免怀念起祖宗的辉煌——当年吐蕃,可是连大唐都不能等闲视之!
要统一整个青藏地区,重现吐蕃王朝的辉煌!
于是贡噶雷巴就这样做了。
只是他统治的地方虽然广大,但驻地距离拉萨不远,附近有俺不罗行都司、司奔寨行都司等势力,甚至阐教王、大慈法王、大宝法王等也在这一带。
当然大家都心里有数,汪太后充其量限制一下朝贡和互市,真以为她会武装干涉?别逗。
尤其前几年北方平定后,相当多的蒙古人被迁移到内地,当然不会是中原腹心地区,除了去朝鲜的济州养马,还在辽东和青藏放牧。
眼看着大片藏区都在掌握,贡噶雷巴决定派人联络他们,趁机起事,相约成功之后,协助他们复国。
去年九月下旬,贡噶雷巴正式以“明朝失德,亵渎神灵,害我子民”为民举事,凭借雄厚的实力,一路所向披靡,不到一月,攻破拉萨。
贡噶雷巴在那里自封赞普,建立帕竹王朝,遣使到北京,表明结好之意;同时持续进军,想要统一青藏高原。
他的首要目标不是眼前的地头蛇,反而是青海,因为那里有珍贵的食盐。
西藏当然有盐。西部地区盐田密布,根本无须晒盐。每年牧民都要成群结队赶着牦牛去运输食盐,在望果节前赶到拉萨交换粮食。但这里的盐要运到汉地太远了。就像朝贡,朝廷明明要求从东线,也就是从碉门、雅州至成都,沿长江东下,到扬州换船经运河北上京城;但因为实在路途太过艰险,即便阐化王家族参与修通从雅州到乌思藏的驿路,也宁愿违背禁令走北线,从青海、甘肃一路往东到北京。
青海有盐,应该是众所周知的;这在明朝也不是秘密。不仅李时珍知道,弘治年间坑死两代皇帝的太医刘文泰也知道青盐。
以前朝廷对青藏不感兴趣,但是汪舜华对这里很感兴趣,因为陕西、宁夏等地基本不产盐,从山西运城或者长芦盐场运过去比较远;如果能从青海运盐,自然最好;而且青海的盐品质也好、开采难度也低,察尔汗盐湖的万丈盐桥实在太有名。
因此,设立了青海都司,在青海圈地跑马的时候,也就派人到茶卡盐湖采盐。
随着马场的扩大和盐湖的开采,这一带顿时热闹起来,几乎整个西北地区的商人都跑到这里来贩盐。
知道明朝肯定会对他建立帕竹王朝不满,如果只顾和眼前的土司们乱斗,即便分出胜负,明朝大军一来,还得跪;倒不如主动出击,一旦占据了青海,进可以占领甘肃,切断中原和汉昌省的关系;退可以占据盐湖和牧场,逼明朝让步;到时候收拾就是盘子里的几道菜,还不是手到擒来?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穿成f4后我成了万人迷 是时候退隐了[穿书] 你又在乱来[电竞] 山海有归处 我被影后教做人 搞友情不香吗 原来是想谈恋爱 清白之年 渣过我的人都哭着跪着求原谅 我在古代做皇帝 超能力者的一小时人生 和我做朋友的女主都变了[快穿] 没人知道我是神仙下凡 重生成帝王掌中娇 女朋友每天都要人哄 重生你不配[快穿] 穿成女主头号情敌后 我在末世种田的日子 我渣过的对象都偏执了[快穿] 听说小师叔曾是师祖的情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