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各王妃、公主说:“没有功劳却享受福禄,这是上天所厌恶的。我和你们穿着锦绣衣服,吃着精美的食物,整天没有什么事做,应当勤劳地做女红(针线活等),来报答上天。”
太子、诸王虽然对他们非常疼爱,但仍然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她曾经说:“你的父亲君临万国,亲自达到天下太平(的局面),也是通过学习来积累(治国之策等)的。你们这些小子应当思考如何继承前辈的功业,不要让自己的祖先蒙羞。”
又说:“我听说女史说邓禹为将军时,不随意杀人,所以他的女儿能成为皇后。我们家世代忠厚,到了我父亲这一代,虽然没有大禹那样的功劳,但一生热衷于行义,现在能成为皇后,并不是偶然的。你们这些人以后会有自己的子民。国家的大任,尤其需要积累忠诚厚道的品德,才可以长久传世。千万不能自恃而不致力于修养品德,说事情有偶然的,你一定要记住。”
各位藩王中有人以衣服和器物互相攀比,马皇后说:“唐尧、虞舜居住在茅草盖的屋子、泥土砌的台阶(那样简陋的地方),夏禹、周文王穿着粗劣的衣服,住着狭小的屋子。你的父亲生活节俭,尤其厌恶奢侈华丽,日夜忧心操劳,来治理天下。你们这些人没有功劳,却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美味的食物,还想要用(更高级的)服饰车马(等外在的东西)来相互攀比,为什么(大家的)志向和气概会如此的不同呢?只有亲近老师,结交朋友,讨论圣贤的学问,开明心智,自然就不会有这种坏毛病了。”
后来她慈爱地对待下人,亲戚和功臣旧将之家,没有不喜欢她的。
有封号的妇女进宫朝见,马皇后不用尊贵的身份压她们,而是用接待家人的礼节接待她们。然而这些都是天性使然,并不是勉强而为的。
每当想到父母早逝,只要一提起,就没有不流泪的。皇上看到他,总是忍不住叹息。
遇到水灾、旱灾收成不好的年份,他吃饭必定要间隔地设置麦饭、野菜。
皇帝就将赈恤灾民的事情告诉了他。皇后说:“我听说水旱灾害没有一定的时间,赈济抚恤灾民需要有方略,比如预先储备好物资。如果突然不幸遇到九年的水灾、七年的旱灾,又能用什么办法来赈济(百姓)呢?”皇帝非常赞同她的意见。
曾经对皇上说:“施行恩德想要普遍,但也有等级差别。平民百姓每天都要生活,本来就很艰难。在京城为官的官员,他们的家乡距离京城远近不同,家庭贫富也不同,而俸禄收入有限,担心或许会不够用,日子一定非常艰难,遇到暑热暴雨、严寒酷冬,就会唉声叹气。”
皇上被她的心意所感动,经常派人去慰问她,还送了她很多东西。
近臣以及各位奏事官退朝以后,在朝廷中会餐,皇后命令宦官取来他们的饮食,亲自品尝,发现味道寡淡,不好吃。
上奏说:“朝廷用国家的收入来养活天下的贤人,所以自身的享用应该微薄,而供养贤人应该丰厚。现在掌管御膳的官员,不能管理好下属,只是为了讨好陛下,让陛下品尝到美味,而群臣吃的食物都没有味道,这难道是陛下养贤的本意吗?”
皇上说:“饮食方面的事情,我没有放在心上,原以为群臣都能得到美味的食物,哪里料到主管官员自己区分厚薄呢?料想各位大臣想要进言,却又难以开口。事情虽然非常微小,但所关系到的却很大。皇后今天不告诉我,朕怎么会知道呢?”
急忙召见光禄卿徐兴祖,严厉责备他,徐兴祖等人都惭愧地认错。
皇帝曾经亲临太学,祭祀先师孔子,回宫后,皇后问他:“太学有多少学生?”皇帝说:“有数千人。”又问:“他们都有家室吗?”他说:“也有很多。”
皇后说:“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以贤才为根本。现在人才很多,足以令人高兴。但是生员在太学领取官府发给的粮食,而妻子儿女没有什么可依靠供给的,他们难道没有拖累吗?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皇上立即下令每月赐给粮食,把这个待遇当作常规。
皇上曾经征调死囚去修筑城墙,以赎他们的罪过。
皇后向皇上进言说:“用服劳役来赎罪,这是国家最大的恩德,但是疲惫困苦的囚犯,再施加劳役,恐怕他们不能避免死亡,虽然说是让他们活下来,实际上死去的人很多啊。”
皇上听了之后觉得不错,于是取消了这个劳役,将所有的人都释放了。
曾经对皇上说:“事情的成功与失败,根本在于君主内心的正邪;天下的安定与危险,取决于百姓生活的苦乐。法律屡次变更,就会产生弊端;法律产生弊端,就会滋生奸邪;百姓屡次受到侵扰,就会陷入困境;百姓陷入困境,就会发生动乱。”
皇上都命令女史把这些记录下来。
后来皇后患病,皇帝寝食不安,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众大臣请求向山川祈祷祭祀,到处寻找名医。
皇后听说后,对皇上说:“臣妾一辈子没有生病,现在突然病成这样,自己估量不能痊愈了。生死是命中注定的,向鬼神祈祷求医,有什么用处呢?”
等到病重时,皇帝问他:“你有身后的嘱咐吗?”
皇后说:“陛下和我出身平民百姓,现在陛下是天下百姓的君主,我是天下百姓的母亲,尊贵荣耀已经到了极点,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只是感激天地祖宗,没有忘记自己出身平民百姓的身份罢了。”
太宗再次询问她,长孙皇后说:“陛下应当广求贤才,采纳臣下的建议,严明政教以使天下太平,教育好诸位皇子,使他们进德修业。”
皇上说:“我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只是我心里怎么能释怀呢?”
后来又说:“生死是命中注定的,希望陛下自始至终都能慎重行事,使子孙后代都成为贤能之人,让臣民都能安居乐业,这样妾身虽死犹生。”
于是皇后驾崩,享年五十一岁。皇帝痛哭流涕,终身没有再立皇后。
皇帝曾经退朝以后,内宫的女官们还在不停地上奏政事,皇帝心情悲伤不高兴,说:“如果皇后在,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烦心事呢!”
皇后在世时,一切内政事务都不让皇帝操心,皇帝过得十分从容惬意,因此皇帝为她的去世感到无比哀伤。
这一年九月庚午日,马皇后被安葬在孝陵,被追封谥号为孝慈皇后。
后来皇后逝世一周年(举行小祥祭礼),礼部上奏请求让天下各部门进行祭祀,皇上没有听从,说:“皇后在世时,曾经问朕说:‘天下的百姓安定吗?’朕说:‘你问得很好,但这件事与你无关。’皇后说:‘陛下是天下人的父亲,臣妾有幸作为天下人的母亲,天下的百姓都是子女,他们是否安居乐业,怎么能不知道呢?’现在您的遗言还在耳边回响,我却想要用小祥之礼耗费天下百姓的钱财,这实在不符合您的心意。”他制止了这件事。
过了一年,宫里的人还思念她,于是创作了一首歌,歌中唱道:“我们的王后圣明慈爱,她的德化施行于国家。抚养我,培育我,您的恩德我永志难忘。于千万年,地下泉水涓涓涌流,高远的苍天啊。”
皇后生育了五个皇子:长子名叫标,是懿文太子;次子樉,被封为秦王;三子?,被封为晋王;四子就是当今皇上;五子橚,被封为周王。
有两个女儿:宁国公主和安庆公主。
当今圣上刚出生的时候,有云龙出现的祥瑞之兆,皇后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后来,李太后梦见自己在年轻时,带着几个儿子在田野中,突然遇到了贼寇,都戴着红色的头巾,她感到非常恐惧。恰逢当今皇上骑着马赶来,他扶着皇后骑上马,又催马冲向贼寇,贼寇看到当今皇上都纷纷惊退逃散。后来她和几个儿子安然悠闲地返回,于是就有了身孕,所以至今只特别钟爱当今皇上。
永乐元年六月丁巳日,追加尊谥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
丁亥日。文武百官身穿素服,举行奉慰礼。皇上命令礼部考察皇后丧服的制度,于是礼部进言说:按照宋代的制度,在京城的文武官员丧服都由官府供给制作,闲居的听候任命的官员都发给布料。她的丧服是麻布直领、大衫袖、麻布裙、麻布冠、麻要绖、麻鞋。
皇帝说:“在京城的文武百官、有待授官的闲员,每人赏赐一匹布,让他们自己做衣服。”
戊子日,礼部确定大行皇后的丧礼:凡是在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要在己丑日清晨,穿着素服到右顺门外,穿好丧服入宫吊唁,吊唁结束后,再穿素服,行奉慰礼。庚寅日、辛卯日也像这样祭祀。
武官一品到五品,文官一品到三品的命妇,在己丑日清晨,身穿素服到乾清宫,换上丧服入宫吊唁行礼,不许使用金银、珠翠、首饰,不许施脂粉。丧服的组成是用麻布盖头、麻布衫、麻布长裙、麻布鞋。
在京城以外的文武官员的丧服制度与京城官员相同,在听到噩耗的那天,在公厅穿上丧服,三天后脱掉。命妇的丧服和京官命妇的丧服相同,也是三天后就可以除掉。
军民男女都要身穿白色衣服三天,音乐、祭祀都要停一百天,还要停止嫁娶。文武官员守丧一百天,军队和百姓守丧一个月。皇帝批准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鼠鼠修仙:开局福地洞天种田发展 小姐她又不见了 绝色女神:赵星岚的淫狱沉沦 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 开局鬼界小透明,系统降临我无敌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少年白马:琴棋书画夺尽美人眸 [三国]许都带货大师 [综英美]蝙蝠家就我一个普通人 从聊斋开始,诸天任我行 神农传承,但转生巫师位面[种田] 镇狱令 万界神豪:从没日签到开始 恶毒假少爷,但漂亮笨蛋 海贼:一个金苹果白胡子状态拉满 撩完宿敌她落荒而逃 凤啼霜华录 悔婚女战神,你小姨成我老婆了 我在末世捡破烂,捡出个仙界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