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资治通鉴译文在线阅读 > 第190章 尔朱荣河阴之变(第1页)

第190章 尔朱荣河阴之变(第1页)

公元528年,北魏北道行台杨津镇守定州城,地处鲜于修礼与杜洛周势力之间,二人交替前来围攻;杨津储备柴草粮食,修治武器器械,依据时机抵御反击,叛军无法攻克城池。杨津暗中派人用铁券游说叛军党羽,有响应杨津的叛军成员,送信给杨津说:“叛军围攻城池,只是为抓捕北方人罢了。城中的北方人,应全部杀掉,否则必定成为祸患。”杨津将城中北方人全部迁入内城保护起来,并未杀害,众人无不感念他的仁爱。

等到葛荣取代鲜于修礼统领部众,派人游说杨津,许诺任命他为司徒;杨津斩杀来使,坚守定州三年。杜洛周率军围攻,北魏朝廷无法救援。杨津派儿子杨遁突围而出,前往柔然向头兵可汗求救。杨遁日夜哭泣哀求,头兵可汗派遣他的从祖吐豆发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南下。前锋抵达广昌时,叛军堵塞了险要关口,柔然军队于是撤退。乙丑日,杨津的长史李裔引领叛军入城,抓获杨津,打算将他煮死,不久又放弃了这个念头。瀛州刺史元宁献城向杜洛周投降。

乙丑日,北魏潘嫔生下女儿,胡太后谎称是皇子。丙寅日,朝廷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武泰。

萧宝寅围攻冯翊,未能攻克;长孙稚的军队抵达恒农,行台左丞杨侃对长孙稚说:“从前魏武帝曹操与韩遂、马超在潼关对峙,韩遂、马超的才能比不上魏武帝,然而胜负长久未分,是因为他们扼守险要地势。如今叛军防守已然坚固,即便魏武帝重生,也难以施展其智勇。不如北上夺取蒲阪,渡过黄河向西,攻入叛军腹地,将军队置于死地,那么华州的包围便会不战自解,潼关的守军必然因牵挂后方而逃走。关键节点一旦解除,长安便可轻易夺取。若我的计策可行,愿为明公担任先锋。”长孙稚说:“你的计策很好;但如今薛修义围攻河东,薛凤贤占据安邑,宗正珍孙驻守虞坂无法前进,我们如何能前往蒲阪?”杨侃说:“宗正珍孙不过是个只会列阵的武夫,凭借机遇成为将领,只能听从他人调遣,怎能指挥他人!河东的治所在蒲反,西临黄河岸边,疆域大多在郡城以东。薛修义驱赶士民向西围攻郡城,他们的父母妻子都留在旧村,一旦听闻官军到来,都会有牵挂家人之心,必定望风溃散。”长孙稚于是派儿子长孙子彦与杨侃率领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占据石锥壁,杨侃宣称:“如今暂且在此驻军等待步兵,同时观察民心向背。命令前来登记投降的人各自返回村庄,等朝廷大军燃起三堆烽火,各村也要举烽火响应;那些不响应烽火的,便是叛军党羽,届时将出兵进攻屠村,把缴获的物资奖赏给士兵。”于是村民相互转告,即便实际未投降的人也假意举烽火,一夜之间,火光蔓延数百里。围攻河东郡城的叛军不知缘由,各自溃散返回;薛修义也逃归本部,与薛凤贤一同请求投降。丙子日,长孙稚攻克潼关,随后进入河东地区。

恰逢朝廷下诏废除盐池税,长孙稚上书认为:“盐池是上天赐予的物产,靠近京城,应当珍视守护,依据常理公平供给。如今四方多灾,国库空虚,冀州、定州战乱纷扰,向来征收的绢帛已无法收取,朝廷府库全靠盐税支撑,只出不入。粗略估算盐税,一年之中,折算成绢帛不少于三十万匹,这相当于把冀州、定州移到了京城附近。如今若废除盐税,就如同再次失去这两州的税收。臣此前违抗圣旨,先讨伐潼关叛军,径直解除河东之围,并非轻视长安而急于夺取蒲阪,而是一旦失去盐池,三军便会缺乏粮草。幸好上天保佑大魏,此计没有失误。从前高祖皇帝太平之年,物资并不匮乏,尚且设置盐官加以管理保护,并非与百姓争夺利益,而是担心因利益引发社会动乱。何况如今国家用度不足,已经预征了六年的粮食,调发了明年的物资,这些都是夺取百姓私财,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臣已擅自下令,让盐池监将、尉率领部属,依照往常标准征收盐税,再等待后续圣旨。”

萧宝寅派遣部将侯终德攻打毛遐。恰逢郭子恢等人屡次被魏军击败,侯终德趁萧宝寅势力受挫,率军返回袭击他;抵达白门时,萧宝寅才发觉,丁丑日,萧宝寅与侯终德交战,战败后,带着妻子南阳公主及年幼的儿子,率领部下一百多名骑兵从后门出逃,投奔万俟丑奴。万俟丑奴任命萧宝寅为太傅。

二月,北魏任命长孙稚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尚书仆射、西道行台。

盗贼李洪率军进攻焚烧巩县以西、阙口以东地区,向南勾结各蛮族部落;北魏都督李神轨、武卫将军费穆率军讨伐。费穆在阙口以南击败李洪,随后平定了叛乱。

葛荣进攻杜洛周,将其斩杀,兼并了他的部众。

北魏胡太后再次临朝听政以来,宠臣专权,政事松弛,朝廷威权与恩德未能树立,盗贼蜂拥而起,疆域日益缩减。魏肃宗年龄渐长,胡太后因自己行为不端,担心身边人向皇帝禀报,凡是皇帝信任喜爱的人,太后总会找借口除掉,极力堵塞皇帝的视听,不让他知晓宫外之事。通直散骑常侍昌黎人谷士恢受到皇帝宠信,被任命统领皇帝身边的侍卫;太后屡次暗示他,想让他出任州官,谷士恢留恋宠信,不愿外出,太后便罗织罪名杀害了他。有一位蜜多道人,会说胡语,皇帝常常让他跟随在身边,太后派人在城南将他杀害,然后谎称悬赏捉拿凶手。从此母子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

当时,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兵力强盛,北魏朝廷对他十分忌惮。高欢、段荣、尉景、蔡俊起初在杜洛周党羽中,试图图谋杜洛周,但是未能成功,只好逃奔葛荣,随后又逃归尔朱荣。刘贵早已在尔朱荣麾下,屡次向尔朱荣举荐高欢,尔朱荣见高欢身形憔悴,因此并未看重他。一次高欢跟随尔朱荣前往马厩,马厩中有一匹凶悍的马,尔朱荣命令高欢修剪它的鬃毛,高欢不加束缚便动手修剪,那马竟然没有踢咬;高欢起身对尔朱荣说:“驾驭恶人也如同这样。”尔朱荣对他的话感到惊奇,让他坐在床榻之下,屏退身边随从,向他询问时事。高欢说:“听闻明公养了十二谷的马,按毛色分群饲养,养这些马究竟有何用处?”尔朱荣说:“只管说出你的想法!”高欢说:“如今天子昏庸懦弱,太后荒淫乱政,宠臣专擅大权,朝廷政令无法推行。凭借明公的雄才武略,趁此时机奋起,讨伐郑俨、徐纥的罪行以清除皇帝身边的奸佞,霸业唾手可得,这便是我高欢的想法。”尔朱荣大喜。二人从中午交谈至夜半,高欢才离开,此后尔朱荣每次商议军国大事都让高欢参与。

并州刺史元天穆,是元孤的五世孙,与尔朱荣关系密切,尔朱荣像对待兄长一样敬重他。尔朱荣常常与元天穆及帐下都督贺拔岳秘密谋划,打算出兵进入洛阳,对内诛杀宠臣,对外肃清盗贼,二人都劝他付诸实施。

尔朱荣上书朝廷,称:“山东地区盗贼气焰正盛,冀州、定州已经沦陷,官军屡次战败,请派遣三千精锐骑兵向东救援相州。”胡太后对此心存疑虑,回复说:“萧念生已被斩首,萧宝寅被擒获,万俟丑奴请求投降,关、陇地区已经平定。费穆大败蛮族部落,绛蜀的叛乱也逐渐平息。此外,北海王元颢率领两万部众前往镇守相州,无需再出兵救援。”尔朱荣再次上书,认为:“叛军势力虽有所衰减,但官军屡次战败,人心惶恐胆怯,恐怕难以真正任用。若不再另想计策,无法确保万全。臣认为柔然可汗阿那瑰蒙受国家厚恩,不应忘记报答,应派遣他出兵向东奔赴下口以牵制叛军后方,北海王元颢那边要严加警备以抵御叛军前锋。臣麾下兵力虽少,仍会竭尽全力。从井陉以北,滏口以西,分别占据险要地势,进攻叛军的侧翼。葛荣虽兼并了杜洛周的部众,但威望恩德尚未确立,部众成分复杂,局势可以分化。”于是尔朱荣整顿军队,召集义勇之士,向北守卫马邑,向东堵塞井陉。徐纥劝说胡太后用铁券离间尔朱荣的身边亲信,尔朱荣得知后十分怨恨。

魏肃宗也厌恶郑俨、徐纥等人,但迫于胡太后的压力,无法将他们除掉。于是秘密下诏命令尔朱荣出兵内向,想要以此胁迫太后。尔朱荣任命高欢为前锋,率军行至上党时,皇帝又私下下诏阻止了他。郑俨、徐纥担心灾祸降临到自己头上,暗中与胡太后谋划毒死皇帝。癸丑日,魏肃宗突然驾崩。甲寅日,胡太后拥立皇女为皇帝,大赦天下。不久后下诏称:“潘充华实际生下的是女儿,已故临洮王元宝晖的世子元钊,是高祖皇帝的后裔,应当继承皇位。文武百官晋升二阶,宫中宿卫晋升三阶。”乙卯日,元钊即位。元钊刚出生三岁,胡太后想要长期专擅朝政,因此贪图他年幼而拥立他。

尔朱荣得知此事后,大怒,对元天穆说:“先帝驾崩时年仅十九岁,天下尚且称他为幼君;如今却奉立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儿统治天下,想要求得国家安定,这可能吗!我打算率领铁骑前往京城奔丧,剪除奸佞之徒,另立年长的君主,你认为如何?”元天穆说:“这是伊尹、霍光重现于今日啊!”于是尔朱荣上书直言:“已故皇帝背弃天下百姓,天下人都称是被毒害致死。哪有天子患病,起初不召医生诊治,皇亲国戚、朝中大臣都不在身边侍奉的道理,怎能不让天下人感到惊奇疑惑!又将皇女立为皇位继承人,虚假地施行大赦。上欺天地,下惑朝野。随后又在幼儿中选择君主,实则让奸佞之徒专擅朝政,败坏纲纪,这与掩目捕雀、塞耳盗铃有何区别!如今盗贼遍地,邻国觊觎,却想要用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小儿安定天下,难道不是难事吗!希望朝廷允许我前往京城,参与重大商议,询问侍从官员皇帝驾崩的原因,调查宫中宿卫不知实情的状况,将徐纥、郑俨等人交付司法部门治罪,洗刷先帝被杀的耻辱,平息天下人的怨恨,然后再选择皇室宗亲继承皇位。”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当时担任直阁将军,胡太后派遣他前往晋阳慰问安抚尔朱荣;尔朱荣想要将他留下,尔朱世隆说:“朝廷怀疑兄长,所以派遣我前来,如今留下我,会让朝廷预先做好防备,这并非上策。”尔朱荣于是放他返回。

三月癸未日,葛荣攻陷北魏沧州,抓获刺史薛庆之,城中百姓死了十分之八九。

乙酉日,北魏将孝明皇帝安葬在定陵,庙号为肃宗。

尔朱荣与元天穆商议,认为彭城武宣王元勰有忠臣功勋,他的儿子长乐王元子攸向来有声望,打算拥立他为帝。尔朱荣又派遣侄子尔朱天光及亲信奚毅、仆人王相进入洛阳,与尔朱世隆秘密谋划。尔朱天光见到元子攸,详细说明了尔朱荣的心意,元子攸表示同意。尔朱天光等人返回晋阳,尔朱荣仍有疑虑,便用铜为显祖拓跋弘的各子孙分别铸造铜像,只有长乐王的铜像铸造成功。尔朱荣于是起兵从晋阳出发,尔朱世隆逃出洛阳,在上党与尔朱荣会合。胡太后得知后十分恐惧,召集所有王公大臣入宫商议,宗室大臣都痛恨太后的所作所为,无人愿意发言。只有徐纥说:“尔朱荣不过是个小胡人,竟敢出兵进逼京城,宫中的宿卫将士足以制服他。只需坚守险要地势以逸待劳,他孤军深入千里,士兵和马匹都疲惫不堪,必定能将其击败。”太后认为他说得对,任命黄门侍郎李神轨为大都督,率领部众抵御尔朱荣,另派将领郑季明、郑先护率兵守卫河桥,武卫将军费穆驻守小平津。郑先护是郑俨的堂祖兄弟。

尔朱荣抵达河内,再次派遣王相秘密前往洛阳,迎接长乐王元子攸。夏季四月丙申日,元子攸与兄长彭城王元劭、弟弟霸城公元子正暗中从高渚渡过黄河,丁酉日,在河阳与尔朱荣会合,将士们都高呼万岁。戊戌日,大军渡过黄河,元子攸即位为帝,任命元劭为无上王,元子正为始平王;任命尔朱荣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领军将军、领左右,封太原王。

郑先护向来与孝庄帝元子攸关系友好,听闻他即位,便与郑季明打开城门迎接尔朱荣的军队。李神轨抵达河桥,得知北中城失守,立即逃回洛阳;费穆抛弃部众率先向尔朱荣投降。徐纥伪造诏书,连夜打开殿门,盗取骅骝厩中的十匹御马,向东逃奔兖州,郑俨也逃回了家乡。太后召集肃宗的所有后宫嫔妃,命令她们都出家为尼,自己也削发为尼。尔朱荣召集百官迎接皇帝的车驾,己亥日,百官捧着玉玺绶带,准备好皇帝的仪仗,在河桥迎接孝庄帝。庚子日,尔朱荣派遣骑兵抓获太后及幼主元钊,将他们送到河阴。太后向尔朱荣百般辩解,尔朱荣拂袖而起,将太后和幼主沉入黄河。

费穆秘密劝说尔朱荣:“您的兵马不足万人,如今长驱直入洛阳,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既没有战胜的威严,众人向来也不心悦诚服。京城人口众多,百官势力强盛,他们知晓您的虚实后,必会产生轻视侮辱之心。如果不大力诛杀惩罚,另立亲信党羽,恐怕您返回北方时,还未越过太行山,京城内部就会发生变乱。”尔朱荣心中认同,对亲信慕容绍宗说:“洛阳城中人才众多,骄奢成风,不加以铲除,最终难以控制。我打算趁百官出城迎接皇帝之机,将他们全部诛杀,你认为如何?”慕容绍宗说:“太后荒淫无道,宠臣专权,扰乱天下,所以明公您发动义兵清理朝廷。如今无故杀戮众多官员,不分忠奸,恐怕会大失天下人心,这不是长久之计。”尔朱荣不听,于是请求孝庄帝沿着黄河向西前往淘渚,带领百官到皇帝行宫的西北方,声称要祭祀上天。百官聚集后,尔朱荣布置胡骑将他们包围,斥责他们导致天下战乱、肃宗突然驾崩,都是因为朝臣贪婪暴虐,不能辅佐君王。于是下令纵兵屠杀,从丞相高阳王元雍、司空元钦、仪同三司义阳王元略以下,被杀的有两千多人。前黄门郎王遵业兄弟正在为父亲守丧,他们的母亲是孝庄帝的姨母,也一同出城迎接,全部被杀。王遵业是王慧龙的孙子,才智出众、学识渊博,当时的人都惋惜他的才华,却讥讽他性情浮躁。有一百多名朝臣迟到,尔朱荣又派胡骑将他们包围,下令:“有能撰写禅位诏书的人可以免死。”侍御史赵元则站出来应募,尔朱荣便让他撰写禅位诏书。尔朱荣又让士兵们高呼:“元氏已灭,尔朱氏兴。”众人都高呼万岁。尔朱荣又派遣数十人拔刀逼近行宫,孝庄帝与无上王元劭、始平王元子正一同走出帐外。尔朱荣先派并州人郭罗刹、西部高车人叱列杀鬼在孝庄帝身边侍奉,谎称负责防卫,将孝庄帝抱入帐中,其他人随即杀死元劭和元子正,又派遣数十人将孝庄帝迁到河桥,安置在帐篷里。

孝庄帝忧愁愤怒却无计可施,派人向尔朱荣传旨说:“帝王更替兴衰,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如今四方分裂瓦解,将军奋起起兵,所向无敌,这是天意,而非人力所能做到。我原本是前来投奔你,只求保全性命,岂敢奢望皇位!将军逼迫我,我才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天命归属于你,将军应当及时登基称帝;如果推辞不接受,想要保存北魏的社稷,也应当另选亲近贤能之人辅佐。”当时都督高欢劝说尔朱荣称帝,身边的人大多表示赞同,尔朱荣犹豫不决。贺拔岳进言说:“将军首先发动义兵,立志铲除奸逆,大功尚未建立,就急于谋划称帝,这只会招致祸患,不会带来福气。”尔朱荣于是亲自铸造金像,一共铸了四次,都没有成功。功曹参军燕郡人刘灵助擅长占卜,尔朱荣十分信任他,刘灵助说天时人事都不适合称帝。尔朱荣说:“如果我称帝不吉利,就迎接元天穆立他为帝。”刘灵助说:“元天穆称帝也不吉利,只有长乐王有天命。”尔朱荣也精神恍惚,难以支撑。过了很久才醒悟过来,深深自责懊悔说:“我犯下如此大错,只能以死向朝廷谢罪。”贺拔岳请求杀死高欢以告慰天下人,身边的人都说:“高欢虽然愚笨粗疏,说话不考虑后果,但如今四方多事,需要借助武将的力量,请宽恕他,让他日后立功赎罪。”尔朱荣于是作罢。深夜四更时分,尔朱荣再次迎接孝庄帝返回自己的军营,尔朱荣对着孝庄帝的马头叩头请死。

尔朱荣手下的胡骑杀了很多朝臣,不敢进入洛阳城,就想向北迁都。尔朱荣犹豫不决了很久,武卫将军泛礼坚决劝谏。辛丑日,尔朱荣侍奉孝庄帝进入洛阳城。孝庄帝登上太极殿,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义。跟随太原王尔朱荣的将士,全部晋升五阶,在京城的文官晋升二阶,武官晋升三阶,百姓免除租役三年。当时百官几乎被杀尽,幸存者都逃窜隐匿不出,只有散骑常侍山伟一人在宫阙下叩拜谢恩。洛阳城中的士人百姓人心惶惶,各有疑虑,有人说尔朱荣要纵兵大肆抢掠,有人说要迁都晋阳。富人抛弃住宅,穷人背着孩子,纷纷逃窜,十户中留存的不到一两户,京城的守卫空虚,官府办公场所废弃无人打理。尔朱荣于是上书说:“大军交战之际,难以统一号令,各位王公大臣,意外死亡的很多,臣如今粉身碎骨也不足以弥补罪责,请求追赠死去的人,以略微弥补我的过错。请求追尊无上王为无上皇帝,其余在河阴被杀的人,诸王追赠三司之职,三品官员追赠令、仆之职,五品官员追赠刺史之职,七品以下官员及平民追赠郡、镇之职;死者没有后代的,允许他人继承其爵位。另外派遣使者巡视全城慰问百姓。”孝庄帝下诏同意了。于是朝臣逐渐出来任职,人心渐渐安定。封无上王的儿子元韶为彭城王。

尔朱荣仍然坚持迁都的提议,孝庄帝也无法违背。都官尚书元谌争辩说迁都不可行,尔朱荣愤怒地说:“这与你有什么关系,竟敢如此固执!况且河阴之役的事,你应该知道。”元谌说:“天下大事应当与天下人共同商议,怎能用河阴的残酷杀戮来恐吓我元谌!我是国家的宗室,位居尚书之职,活着既然没有益处,死了又有什么损失!即便今日粉身碎骨,我也无所畏惧!”尔朱荣大怒,想要治元谌的罪,尔朱世隆坚决劝谏,才作罢。看到这一幕的人无不震惊恐惧,而元谌却神色自若。几天后,孝庄帝与尔朱荣登高远眺,看到宫殿壮丽,树木排列整齐,尔朱荣感叹说:“我昨天愚昧糊涂,有向北迁都的想法,如今看到皇宫如此繁盛,仔细思考元尚书的话,实在是不可改变的道理。”于是放弃了迁都的提议。元谌是元谧的兄长。

癸卯日,孝庄帝任命江阳王元继为太师,北海王元颢为太傅;光禄大夫李延寔为太保,赐爵濮阳王;并州刺史元天穆为太尉,赐爵上党王;前侍中杨椿为司徒;车骑大将军穆绍为司空,兼任尚书令,进爵顿丘王;雍州刺史长孙稚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爵冯翊王;殿中尚书元谌为尚书右仆射,赐爵魏郡王;金紫光禄大夫广陵王元恭加授仪同三司;其余突然显贵的人,数不胜数。李延寔是李冲的儿子,因为是孝庄帝舅舅的缘故得以越级提拔。

徐纥的弟弟徐献伯担任北海太守,徐季产担任青州长史,徐纥派人告知他们朝廷变故,二人都带着家属逃走,与徐纥一同投奔泰山。郑俨与堂兄荥阳太守郑仲明谋划占据荥阳起兵,被部下杀死。

丁未日,孝庄帝下诏内外解除戒严。

北魏郢州刺史元显达请求投降,梁武帝下诏命令郢州刺史元树前往迎接,夏侯夔也从楚城前往会合,随后留下镇守郢州。梁朝将北魏的郢州改为北司州,任命夏侯夔为刺史,兼任督司州。夏侯夔进攻毛城,逼近新蔡;豫州刺史夏侯亶包围南顿,攻打陈项;北魏行台源子恭率军抵御。

庚戌日,北魏赐封尔朱荣的儿子尔朱义罗为梁郡王。

柔然头兵可汗多次向北魏进贡,北魏下诏允许头兵可汗朝拜时不直呼其名,上书时不称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宗门志  真的要扒发小的小熊内裤?  被嘎腰子前,觉醒诸天模拟器  陵容慎儿互换,杀穿汉宫清宫  啾!老公你会说鹦语吗  卷王修仙?我选择苟命!  忍界强者,但一直被嬷  沦为肉便器:每天都被男人轮奸  萝太弟弟如妹妹  迷宫里的魔术师  天衍城:星轨织忆录  铁血忠魂:扞卫  芒种  星光交汇时我们并肩前行  净玉决  做平妻?不,我要你跪下叫长嫂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火影:踏上最强之路!  凤倾天下从蛇灵逆党到女帝  洪荒守护者可爱祖巫十三巫祖2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