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们可以从洋浦的经验中得到哪些启示
由于种种原因,各市县要整体移植“洋浦模式”,目前还受到一定限制,但是,洋浦人的重教意识、改革和创新精神以及很多具体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我们可以从洋浦的经验中受到哪些启示?学到什么?
第一,洋浦党政领导重视教育,主导和支持改革,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力推进教育,社会各界支持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学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新风气,这正是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一贯倡导的。洋浦管理局在这方面落实得比较好,这是各市县应该做到而且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我们向洋浦学习,就要学习洋浦工委和管理局高度重视教育,主导和支持改革,像他们那样,各级领导亲自抓教育,抓改革,牢固确立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将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动力。
第二,洋浦形成的“财政为主,各界相助”的办学投资体制模式,坚持由政府承担办学和投资的基本责任,不将这一责任转嫁给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做法,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基础教育应以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重申的基本要求。朱镕基总理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举办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我国也应当这样做。政府要保证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要把这个钱摊在老百姓身上。宁可少上几个项目,宁可把盖办公大楼的标准降低一点,也一定要千方百计保证基础教育经费。”洋浦虽然财力相对好一点,但百业待兴,要做的事很多,洋浦能够做到这一点,全省各级政府应该而且也必须做到这一点。我们向洋浦学习,就要像洋浦那样,依法建立保障机制,努力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第三,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洋浦人大胆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主办制+辅助系统”的教育行政体制模式,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主办制”是洋浦行政管理体制的特色,其目的在于坚持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实施“政事分开”的原则。洋浦在教育管理方面,“主办制”是比较成功的。科教主办(代表政府),以间接管理为主,着重搞好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等宏观管理。凡属学校职权范围内的事,由学校负责管理,授予学校充分自主权,调动了学校的积极性。
同时,又设立了辅助系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如由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校、家长代表和专家组成教育委员会,作为辅助决策和咨询协调机构,研究、审议洋浦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又如发挥教育学会、各科教学研究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协助对某些专项教育业务的管理。洋浦的教育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主动转变政府职能是值得海南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后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像洋浦那样,遵循“政事分开”的原则,主动转变政府职能,只管那些该管、管得了、也管得好的事,而那些不该管的事,充分放权,由学校自主管理。
在新形势下,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管理工作应包括: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学校的设立与撤并,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优化;学校编制、工资总额、教职工基本工资标准的核定;教师资格的认定和审核,教师申诉的受理;校长的选拔、任免与考核;学校评估的组织,日常监督检查、财务审计等,同时,要为学校、教师水平和待遇的提高、实力的增强多提供服务,多办实事,多排忧解难。总之,要尽力避免对学校内部事务的直接干预,为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宽松的环境,同时也要努力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
第四,在政府转变职能的前提下,采用类似洋浦的“三制一包四自主”学校管理体制模式,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校长负责制,中央已提倡了多年,但真正按校长负责制的本意,使校长有职、有权的地方并不多,其关键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政府该管的没管好,该放的没放开。洋浦不仅主动转变政府职能,而且还明确规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自主,经费使用自主,内部分配自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自主等,授予学校广泛的自主权。
洋浦实施的教职员聘用制和聘用合同制,比一般的做法也进了一步,这里,聘用的双方是学校和教职工,采用的方式是契约,对聘用期限和双方的权利及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是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而不只是一个名称和叫法的改变,它代表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定期评估考核制是洋浦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制度,是洋浦实行政府职能转变,由直接的行政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表征。这也是各市县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后应学习和借鉴的管理方式。至于工资总额包干,对学校宏观上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也代表了宏观分配的正确方向,凡是有条件的市县,也应积极探讨在新的编制核定办法实施后,进行科学合理分配的有效形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第五,在改革的具体方式、方法和策略上,洋浦采取“先试点—建立样板—以点带面”的推进策略,在大方向确定之后,认真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这是一种既积极又稳妥的办法,是改革顺利进行的法宝,值得借鉴。在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两种极端的例子:一种是有的改革方案未经任何试行,缺乏精心组织,就仓促推开,出现差错,不仅给事业带来损失,而且败坏了改革的声誉;另一种是有了很好的设想和方案之后,限于夸夸其谈,不努力付诸实践,“纸上谈兵”,毫无实际意义,错过时机,一无所获。这两种倾向都是我们在改革中应该尽量避免的。我们要学习洋浦人脚踏实地的精神,积极稳妥地做好教育改革工作。
第六,重视建设有助于推进改革的学校领导班子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让教职工积极参与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是洋浦经验留给我们的另一启示。任何教育改革,学校和教职工都是改革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再好的改革设想和方案也难以落到实处。洋浦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注意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制订一整套规范改革的规章制度,并不断健全和完善;注意选拔、配备得力的领导班子来推进学校内部的改革,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在改革和利益调整的过程中,努力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变阻力为动力,让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改革等,这些都是推进改革的保障机制,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
除了学习洋浦教育改革的上述成功经验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从洋浦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式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洋浦的教育改革表明:成功的改革依赖于宽松的环境;依法治教是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有效的管理总是基于简单的原理和规则;体制的转换比人员的充实更重要;在大政方针确定之后,还要扎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在推进自身的改革时,也要注意为教育改革创造宽松适宜的外部环境;要坚持依法治教,按规律办事;要善于突出重点,抓中心环节,避免改革方案过于复杂化而难于操作;要注意寻找有效的机制,而不要把心思用在充实人员上;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等。
2002年10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超前的改革,超常的发展》一文,系统地报道了洋浦教育体制改革的做法,也为洋浦的这场影响深远的改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重新回顾这段教育改革历程,充分揭示“洋浦模式”在变革原有学校制度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的历史作用,无论对于“洋浦模式”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还是对于进一步深化现代学校制度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对于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信都具有现实和历史两方面的意义。
案例10.1“洋浦模式”——现代学校制度的超前探索与实践
一、改革的背景
洋浦经济开发区1992年3月9日,中央正式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1993年4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正式成立。设立之前,其教育状况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着“世纪之差”。洋浦地处海南省儋州北部地区,开发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耕条件差,优越的港口条件闲置,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居民生活在赤贫线以下,文化生活极度匮乏。在教育方面,正如海南省教育厅领导所说,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着“世纪之差”。当时教育落后主要表现在教育投资少、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两基”工作严重滞后等方面。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靠上级财政投入,而财政投入被主要用来支付公办教师的工资和民办教师的补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极少,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的工资主要靠从向学生收取的少量统筹费中支付。由于办学条件差,加上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严重制约着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发区设立之初即显现出建设高度发达的开发区与极端落后的教育的巨大反差。洋浦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外商成片开发,海关实行封闭式隔离管理的“自由贸易区”,是海南省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中之重”,是“特区中的特区”。开发区占地30平方公里,下辖3个区,当时有近4万人口,按照洋浦经济开发区最初的总体规划,拟用15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一座以技术先进的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相应发展,万商云集,各业兴旺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洋浦由落后、分散的乡村向现代化城市的加速转型,使政府、开发商及广大百姓都深深感受到建设高度发达的开发区与非常落后的教育的巨大反差,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切身体会到,要建设现代化的开发区,实现快速的社会转型,必须首先开启民智,开发人力资源,优先、超前、超常发展教育,并改革层次多、投资少、激励机制弱的教育体制。
二、改革的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当时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有着最完整表述的一份文件。该文件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教育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全社会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纲要》的这一要求,正是洋浦教育体制改革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此外,《纲要》提出的“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是洋浦确立办学投资体制的基本依据;提出的“政府要转变职能”,实行“政事分开”,“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等,是洋浦试行新型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依据;提出的“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对于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法应有所区别”,“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及“在合理定编的基础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在分配上按照工作实绩拉开差距”等,是洋浦实行新型学校管理体制的基本依据。
三、改革的目标
洋浦开发区设立后,洋浦管理局作为海南省政府派出机构,代表海南省政府对洋浦全权行使行政管辖权。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洋浦管理局着力构建全新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实行“最小的行政干预、最大的经济自由”,提供“最优的服务质量、最佳的社会环境”为目标,营造开发建设的软环境。确定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创造性实践,探索一条适应开发建设和新体制要求、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的新路子,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种好“试验田”。具体目标是: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竞争、激励机制健全的体制框架,在这一体制下,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职责分明;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以其他形式的投入;各方能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制一包四自主”(即狭义的“洋浦模式”)。“三制”即定期评估考核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员聘任制;“一包”即工资总额包干;“四自主”即在遵循有关管理规章的前提下,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自主、经费使用自主、内部分配自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自主。我们把以“三制一包四自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称为“三制一包四自主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其特点是:这一改革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是既有内部又有外部,既有微观又有宏观的一种学校管理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是整个洋浦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五、改革的措施
为了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洋浦教育的发展,洋浦管理局于1995年7月正式颁布了《洋浦经济开发区基础教育管理暂行办法》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立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试行办法》。以上述两个文件的颁布为契机,有关部门又相继颁行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和办法,在全区启动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主管部门在宏观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措施有:成立学校考评委员会,对全部学校实行一年一度的评估定级和分类管理;请省教育厅派考官,通过公开竞争选聘全部学校校长(两所即将搬迁的小学除外),对年度评估中不能定级或年度考核中不称职的学校校长按规定予以解聘;在学校考核委员会的主持下,对所有教师实行竞聘上岗考核,并打破原有“公办”、“民办”的界限,将所有教师分为正式聘用教师和临时聘用教师,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年度考核结果和校内编制状况按有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正式聘用、临时聘用或(经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解聘;引进正式教师,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公开招聘,学校可以引进临时教师,但引进教师的资格必须接受主管部门的审核;对全部学校按等级高低核定正式、临时编制当时因民办、代课教师比例较大(最多的学校达到50%以上),不得不核定一定比例的临时编制。后来随着洋浦财力的逐渐增强以及关于民办、代课教师政策的变化,临时编制的比例逐渐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末洋浦就全部取消了临时编制。,按不同标准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学校可以在包干工资总额内,对活动工资按教职工岗位性质、业绩进行自主分配;校长的待遇与学校评估结果挂钩,具体指数由管理局统一确定。
随着情况的变化、认识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洋浦又对评估考核的一些具体做法适时进行了调整。如:为避免介入过多人力,将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评估改成一年一“小评”,三年一“大评”。“大评”年度与多数校长任期届满年份一致,由相关职能局及基层有关机构人员组成的考评委员会直接组织进行评估;“小评”由考评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组织进行,考评结果和评级问题仍由考评委员会审定和裁决。评估由起初的定性、定量混合评估调整为在定性评估、定量评估、财务管理专项考核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以使考核结果更接近学校实际,更具有说服力;学校评估的结果作为校长考核的重要依据,在校长考核分数中占有相当比重;根据开发区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及时适度地调整评估的具体指标和权重等。
六、改革的关键举措
1、学校评估
洋浦开发区在对学校进行首次评估时,主要是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在教育教学质量等关键项目上实行“一票否决”制;第二次评估时,分为定性、定量和财务专项评估三部分,所占权重分别为20%、70%和10%,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学校的评估结果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达不到四类的不予定级。
2、校长竞聘、落聘和解聘
关于校长聘任的具体操作,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立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试行办法》中作出了下述规定:“学校首任校长的产生,由管理局根据校长的任职条件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组织公开选聘。”“公开选聘的校长试用期为半年。经试用并考核合格者,方予正式聘任,聘期为三年。校长任期届满时,对经考核确能达到任期目标责任书要求且成绩显著者,可以续聘。校长任满两届时,一般应重新组织公开选聘,原任校长可以继续参加应聘。”对所供职的学校被评估在四类以下(不含四类)的以及有其他八种不良表现的校长,年度考核结果将确定为“不合格”,并予以解聘。
3、教职员考核和聘用
洋浦在改革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公平竞争,将一些真正优秀的教师聘任到学校,而将一些不符合资格、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解聘。这样,有些经考核被认定为优秀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就被聘为正式编制教师,而一些经考核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正式教师则被聘为临时编制教师、解聘或分流,还有一些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考核结果除了作为聘用的依据外,还作为活动(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但档案身份、档案职称、档案工资和固定工资均保持不变(以便一旦调离能与区外体制衔接)。
4、工资包干和内部分配
在分配问题上,《洋浦经济开发区公立学校工资总额包干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公立学校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学校可以在包干工资总额内,根据教职工的工作量多少和业绩大小对活动工资部分进行分配。该办法还规定,对那些由于表现优异而被学校聘为正式编制教师的原民办、代课教师,其固定工资要高于其他(民办、代课教师身份的)临时编制教师,其活动工资按正式编制教师待遇标准执行;对那些因业绩平平或表现不良而被改聘为临时编制教师的原公办教师,其活动工资部分则只能够按(民办、代课教师身份的)临时编制教师标准执行(为实行平稳过渡,其固定工资仍保留正式编制教师待遇);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的正式编制教师,其固定工资都保持不变,只有活动工资与实际聘用情况挂钩(这意味着对教职工的实际聘用和活动工资分配都限于校内,对教职工的调进、调出和档案工资不产生影响,从而不影响与区外体制接轨)。为使年度考核真正产生应有的效果,在分配上更好地体现优质优酬,洋浦实验学校从1997年起,又将考核结果与活动工资挂钩,在实践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这样操作,既转换了机制,坚持了改革,又保持了稳定。在体制改革后的两年内,洋浦教育系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再没有出现改革前那种因为工资分配问题而集体上访的现象。
七、“洋浦模式”的形成和实践的效果
洋浦经济开发区“三制一包四自主”的教育体制改革被界定为“洋浦模式”,这一提法,最早出现在《中小学管理》杂志1996年第1—3期《整体突破,一步到位》一文的“编者按”中,它是指洋浦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整套做法。此后,“洋浦模式”便在教育界流传开来。1998年10月,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兰宏生理事长(时任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在《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委员会四年工作总结》中,首次代表学术界确认了“洋浦模式”,认为它是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四种基本模式之一。
上述提法事实上将“洋浦模式”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洋浦模式”包括三个既相对完整又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即“财政为主,各界相助”的办学投资体制模式、“主办制+辅助系统”的教育行政体制模式、“三制一包四自主”的学校管理体制模式。所谓相对完整,是说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可以相对独立地存在,而且独立存在时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模式;所谓相互关联,是说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只有当它们形成一个整体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狭义的“洋浦模式”主要指“三制一包四自主”的学校管理体制模式,它是广义的“洋浦模式”的核心内容。“三制”即定期评估考核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员聘任制;“一包”即工资总额包干;“四自主”即在遵循有关管理规章的前提下,学校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自主、经费使用自主、内部分配自主、日常教育教学管理自主。
“洋浦模式”的全面运行,使原本与省内发达地区存在“世纪之差”的洋浦教育在短期内实现了超常发展,主要表现在师生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校容校貌、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如实施改革后,洋浦干冲小学两年内的投资相当于改革前40年投资的两倍,全区学校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洋浦夏兰小学的毕业生语、数两科合格率在两年内从不到30%提高到100%,全区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洋浦全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三年内从45.6%提高到90%以上;1998年,海南省首次公布了中考成绩统计分析结果,洋浦当年除语文优良率低于全省平均值外,其余各科所有指标均优于或远远优于全省平均值,此后洋浦的中考成绩就一直保持了全省第一的位置……这些表明“体制的转换比人员的充实更重要”,引起省内外的广泛关注。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则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财政为主,各界相助”的办学投资模式为教育超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主办制+辅助系统”的教育行政体制模式为教育超常发展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三制一包四自主”的学校管理体制模式为推动教育超常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八、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
没有洋浦的教育体制改革,就不会有洋浦教育的超常发展。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洋浦能够成功地进行这种体制改革?通过对洋浦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系统思考和全面分析,我们认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无限不现实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全科医学概论 王牌修真者 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霸道兵王在都市 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新修正版)含司法解释一、二、三 口腔正畸学 老年护理学 护理心理学 丑小鸭的大牌男友 我的爱东方不败:爱上女魔头 别说你懂小孩子:我们该怎样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爱与恨的源泉之霹雳MIT同人文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贵族学院:腹黑少男少女 终极护花高手 儿科学 复仇冷公主,要定你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