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古典白话合集 >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一到卷三十三(第2页)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十一到卷三十三(第2页)

两位大尹正等着消息,见王世名与诸生前来,心中暗喜,以为他回心转意。却见王世名身着囚服,一见面便拜谢道:“多谢两位大人想保全我性命。我并非铁石心肠,岂会不知感恩?但我隐忍多年,背负不孝骂名却仍苟活于世,正是因为不忍父亲尸骨被验。如今若为保命而伤害父亲遗体,这不是报仇,而是亲手杀父!说到底,是诸位把我的性命看得太重,才会有此提议。我已与母亲、妻子道别,甘愿赴死,只求大人速速定罪。”

两大尹面面相觑,众秀才也纷纷劝说,王世名却始终不改口。汪大尹假意怒道:“杀人者死!王俊既然因殴打致人死亡而被杀,依法就该检验死者伤痕,何必问家属愿不愿意?我们依法办事便是!”王世名见大尹固执己见,悲愤道:“你们执意要验尸,不过是想看伤痕。就算我父亲没有致命伤,王俊不该杀,我也甘愿以死抵命,何必再验?今日想动我父亲的尸骨,绝不可能!若要我性命,即刻便取,我绝不贪生而违背初心!”说罢,他猛地朝县堂台阶撞去。因情绪激愤、用力过猛,王世名颅骨碎裂,脑浆迸出,当场身亡。

两大尹见王秀才如此刚烈,又惊又悲,一时说不出话来。两县的秀才们围过来查看,见已无回天之力,个个情义激荡,哭声震天。他们对两大尹说:“王生如此尽孝而死,实在难得。如今他家只有老母、寡妻和幼子,还望两位大人厚待,以弘扬风化。”两大尹落泪道:“本想保全他性命,谁知他性情如此刚烈!此前王生曾将和解所得田产及租息明细上交官府,以示不贪不义之财。如今可立一案,将这些财产判给其母妻,作为养老之资,也算两命相抵。只是王良之死仍无着落,就用当初和解的田产抚恤其家属,这样也算公平。”众秀才纷纷称是。

两大尹各自捐出俸金十两,众秀才共捐三十两,凑成五十两,召来王家亲属领回王世名的尸首,厚加安葬。两县秀才还撰写祭文悼念:“呜呼王生,父死不鸣。刃如仇颈,身即赴冥。欲全其父,宁弃其生。一时之死,千秋之名。哀哉尚飨!”读罢祭文,众人放声大哭,哭声惊天动地,听闻者无不落泪。哭完后,众人请出王家母亲和妻子,当面送上丧葬费用,说道:“伯母、尊嫂,还请用这些财物置办丧事。”王母道:“多谢诸位,我这就与儿媳商议。”俞氏哭道:“承蒙各位好意。我丈夫刚离世,我实在不忍立刻下葬,想停丧三年,尽我侍奉之礼。三年期满后再商议安葬之事,还请各位不必着急。”众秀才不明其意,只好各自散去。

在这之后,每当有亲戚前来询问何时出殡安葬王世名,俞氏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辞,坚持要等满三年。亲戚们大多劝说道:“常言说得好,‘入土为安’,何必非要等上三年呢?”但俞氏一概不听,坚持将丈夫的灵柩停放在家中。就这样,一直等到守孝期满,举行完除灵仪式后,俞氏痛哭一场,随后开始绝食。周围的人起初都没有察觉,没过十天,俞氏便因饥饿而离世。

学府中的秀才们听闻此事,感到十分惊奇,纷纷前来吊唁。王母含泪向众人诉说儿媳的坚贞性情,原来俞氏早已立下志向,要追随丈夫而去。在这三年间,她始终坚守本心,没有丝毫动摇,只是行事隐秘,让人防不胜防,最终选择以身殉夫。王母悲痛地说:“如今只留下三岁的孤儿和我这把老骨头,实在是可怜啊!”

秀才们听后痛哭不止,一同前往县衙,将此事禀报给陈大尹。陈大尹惊叹道:“一家之中竟出了孝子和节妇,实在令人敬佩!”他立刻将此事上报给各个上级部门,先行对王家进行奖励抚恤,同时等待巡抚和巡按向朝廷上奏,请求表彰。秀才们和王家的亲戚们也纷纷相助,为俞氏置办丧葬用品,并告知王母,择定日子,准备将王世名和俞氏一同出殡下葬。这时大家才明白,当初俞氏坚持守满三年才肯安葬丈夫,就是为了能与丈夫同日下葬,在地下长相厮守。

此事远近传开后,人们无不称赞。巡按马御史将这件事上奏朝廷,皇帝下诏书表彰王家,赐其门楣“孝烈”二字,并下令建造牌坊以示褒奖。记载王世名和俞氏事迹的《孝烈传志》也在世间流传开来。

父亲去世,儿子不忍心让其尸骨接受检验,这是出于人子对父亲的一片孝心。王世名心怀父仇数年,终于找到机会手刃仇人。他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愿让父亲的尸骨再受侵扰。然而执法官员拘泥于律法条文,没能理解王世名的赤诚之心。他们哪里知道,像王世名这样的侠义之士,面对死亡也毫不迟疑!俞氏受丈夫的精神感染,三年来默默坚守,一心追随丈夫而去。等到守孝期满,她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人世,与丈夫在地下相聚。像这样的孝子和烈妇,他们的事迹足以成为矫正世俗不良风气的典范。

卷三十二张福娘一心贞守朱天锡万里符名

耕牛没有隔夜的草料,仓鼠却囤满余粮。世间万事早已命中注定,人们一生忙碌,不过是徒然奔波。要说这世间诸事,皆由命运前定。有些事近在眼前,远不过数年,能预先知晓,还算不得稀奇。最神奇的是,有些事从未发生,有些人尚未出生,却在几十年前就被预言;或者相隔千里的事情,却意外契合,实在让人意想不到,这更能证明一切皆是命中注定。

北宋宣和年间,睢阳有位官员叫刘梁,他和夫人都已年过四十,多次生育却都没能留住孩子,只剩下一个女儿。刘官人前往京城谋求官职调动,不料家中幼女患病夭折,正要下葬。夫人看着女儿离去,悲痛欲绝,哭得昏天黑地,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

这时,一位梳着高髻的妇人走进来,问道:“夫人何必如此伤心?”夫人便将自己屡次丧子,如今幼女又夭折,丈夫还不在家的苦楚一一道来。那妇人安慰道:“夫人别忧心,往后您定会生下贵子。官人已有了新的官职任命,这几天就会回来。等他回来,您就去城西找魏十二嫂,向她要一件旧衣服留着。等生下孩子后,再借一个大银盒子,把衣服铺在盒底,将孩子放在里面。稍等片刻,再把孩子抱出来,给孩子取个小名,叫‘合住’或者‘蒙住’,这样孩子就能平安长大,再不会夭折。您一定要牢牢记住我的话!”

夫人本就喜欢听这类吉祥话,见妇人说得有板有眼,便问:“您从哪里来?怎么会知道这些事?”妇人回答:“您别问我从哪来、到哪去。我看您哭得伤心,又知道您马上要有贵子,所以才教您这个法子,保您日后顺利养育孩子。”夫人又问她姓名,说日后好感谢,妇人却说:“我向来喜欢帮人解忧,做好事不求回报。”说完便走出门,消失不见了。

果然,五天后,刘官人被调任滁州法曹椽,回到家中。夫人把幼女夭折,以及遇到高髻妇人的事说了一遍。刘官人听后,也伤感了一番。他本就害怕失去孩子,听了妇人的话,想着不妨一试。而且妇人说他会有新的官职任命,如今已经应验,心里便有些相信。

第二天,刘官人出门前往西门,四处打听魏家。走了二里多路,只见到姓张、姓李、姓王、姓赵的人家,始终没找到一家姓魏的。刘官人心想:“看来那妇人的话不可信。”便往回走。走到城门口,他口渴难耐,看到一家茶馆,便进去坐下喝茶。询问店主姓氏,竟然姓魏。店里有个年轻人是店主的侄子,排行十一。刘官人听到称呼,心中一动,问道:“你有兄弟吗?”魏十一道:“有个弟弟,排行十二。”刘官人又问:“你弟弟成家了吗?”魏十一道:“弟媳已经生了十个儿子,个个平安,一家人同住,只是日子过得有些艰难。”

刘官人一听,有了魏十二嫂,还是个多子之人,与妇人的预言相符,不禁大喜。他便把自己屡次丧子,以及妇人教他向魏十二嫂借旧衣的事说了出来。魏十一见对方是个官员,想着日后能有往来,心里也很高兴,急忙进去告诉了弟弟。魏十二拿出自己穿的一件旧绢中单衣送给刘官人,刘官人拿出两贯纸钞作为答谢。魏家兄弟坚决不收,说:“等您家生下贵子,我们讨杯喜酒喝,日后若能多关照我们家,就足够了。”刘官人连声道谢,拿着旧衣回家。

没过多久,夫人果然有了身孕。五个月后,夫妻二人一同前往滁州赴任。一天,夫妻在衙门吃饭时,刘官人对夫人说:“按照那妇人说的,魏十二嫂找到了,旧衣也拿到了,看来生子的预言真的要应验了。只是还缺一个大银盒子,能装下孩子的盒子肯定不小,估计我们自己置办不了,哪家会有这样的盒子能借来呢?这要求也太离谱了。”夫人也说:“就是啊,谁家会有这种盒子?就算有,我们也不知道去哪借。不过那妇人说的话句句应验,且看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夫妻二人正疑惑时,刘官人接到官府文书,命他清查滁州公库。刘官人不敢怠慢,吩咐库吏准备好账簿,将公库里的东西全部清点出来。滁州地处偏远,公库物资匮乏,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唯独发现两个大银盒子。刘官人心中一动,便问库吏:“怎么会有这东西?”库吏解释道:“最近有个钦差太监谭植去浙西办事,所经过的州县都要献上土特产,而盛放特产的容器必须用银盒子,且盒子也会被一并收走,所以州里准备了这些。后来谭植没从滁州经过,银盒子就没用上,一直存放在库里,当作公物。”刘官人牢记在心,回去后将此事告诉夫人,二人都觉得十分诧异。

几个月后,夫人顺利产下一子。刘官人便到公库借来银盒,按照妇人所说,把魏十二家的旧衣铺在盒底,将孩子放在盒子里。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才把孩子抱出来,为孩子取小名叫“蒙住”。仔细一看,盒子底部刻着“宣和庚子年制”的字样。刘官人想起妇人在睢阳说话时,这盒子还没打造出来,她却提前知晓,实在令人惊叹。这个孩子后来取名孝韪,字正甫,官至兵部侍郎,十分显贵。高髻妇人的预言无一不应验,可见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甚至连当时还不存在的物件,都早已注定要承载这个贵人,这难道不神奇吗?

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更奇:两个人相隔万里,彼此互不相识,可这边预先给孩子取的名字,竟然和那边取的一模一样。要知道详细经过,且听我先念四句诗:有母亲带着孩子意外分离,谁能想到万里之外还能重逢。看看两地所取名字相同,才相信这是上天赐予的缘分。

故事发生在宋朝,苏州有位官员叫朱景先,单名铨。淳熙丙申年间,他担任四川茶马使,有个儿子叫朱逊,年方二十,已与苏州大户人家的女儿范氏订婚,但还没娶进门,便跟随父亲赴任。朱逊正值青春年少,在衙门中孤身一人,百无聊赖,心中的想法难以抑制。他便托人向父亲朱景先提议,想先娶个妾室陪伴左右。

朱景先说:“男子还没娶妻就先纳妾,哪有这样的道理?”朱逊解释道:“确实不合礼数,但如今我们远在千里之外,只能权宜行事,先找个人解解寂寞。等日后娶了正妻,再将她送走也无妨。”朱景先担心:“就怕你日后动了感情,想送走就难了。”朱逊坚定地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什么难的!”朱景先这才同意。于是,朱逊委托衙门里一个办事得力的捕快胡鸿,帮忙寻找合适的女子。

胡鸿打听到成都张姓人家有个女儿叫福娘,不仅容貌秀丽,性格也十分温柔,便回来告知朱逊。朱逊准备了五十两银子作为彩礼,将福娘娶来做妾。福娘与朱逊年龄相仿,两人情投意合,相处得十分甜蜜,感情愈发深厚。

一年过去,苏州范家见女儿已到适婚年龄,而女婿远在他乡赴任,归期未定,担心耽误了两人的青春,便开始筹备嫁妆。范小姐的父亲范翁决定亲自护送女儿到四川,与朱公子成亲。快进入四川境内时,范家先派人送信到朱家衙门。得知朱公子早在一年前就纳了妾室,范翁当即停下行程,修书一封给亲家朱景先,信中写道:“先娶妻后纳妾,是世间常理。可如今女儿尚未成婚,妾室却已入门,这于情于理何在?如今小女已踏上出嫁之路,婚期将近,必须先遣走妾室,才能顺利完婚。特此告知。”

说实话,先纳妾后娶妻确实不合正道,但男子纳妾在当时也算常见。既然妾室已经娶进家门,本应明确嫡庶之分,不让妻妾因进门先后产生僭越之争,这样一家人才能和睦相处。无奈女子大多善妒,一听到丈夫有妾室,心里就难以接受,非得将妾室赶走,才算拔除眼中钉。若与她们商量,又怎会有相容的可能?

做父亲的若有远见,就该以道理相劝,告诉女儿:“媵妾虽身份低微,却也是良家女子,既然嫁入夫家,便是终身大事,怎能轻易说赶走就赶走?让她另嫁他人,也并非正道。事到如今,你应当宽宏大量,和睦相待,赢得贤惠之名,她自然会恭敬顺从,这有何不可?”若父亲能这般劝解,未婚女子即便心生嫉妒,也不好肆意撒泼,提出过分要求。

可惜许多父亲护女心切,不懂得从中调和,反而帮着女儿划清界限,全然不顾这会给一家人带来多少麻烦。就说范翁这封信,直接导致:原本恩爱的小妾,被迫与公子分离;而一个远在他乡的孩子,日后将经历曲折的寻亲之路。正所谓: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就像彩云易散、琉璃易碎;无缘的人即便面对面也难以相逢,有缘的人相隔千里也终会相遇。

朱景先收到范家书信,对儿子朱逊说:“我之前就提醒过你,如今你岳父写信责怪,确实有理有据。他要求先送走妾室,再举办婚礼。你妻子已到边境,等我们答复后才肯前行,这事恐怕只能依他了。”朱公子心里实在舍不得张福娘,但当初纳妾时,确实说过娶妻后就将她送回;如今父亲这样说,岳父又等着答复,若不送走妾室,就无法成婚。他左右为难,心中满是苦涩,只能把这些话如实告知张福娘。

张福娘说:“当初不想要我时,由得你家做主。如今既已娶我进门,我又没犯错,不能赶我走。就算大娘进门,我也会尽心侍奉,为何一定要我离开?”朱公子无奈道:“我怎么舍得你?可当初娶你时,就对父亲说过,等娶正妻时就送你回去。如今父亲拿这话责备我,范家岳父又带着女儿等在边境,非要等你离开才肯让女儿过门。我实在是左右为难,别无他法。”

张福娘道:“我身份低微,全凭公子做主。公子既然要我离开,我怎能强留,耽误大娘进门?只是我有件事身不由己,如今怕是走不成了。”朱公子忙问:“有什么不得已的事?”张福娘红着眼眶说:“我已有身孕,这可是公子的骨肉。若我回去,日后生下孩子,终究是朱家血脉,难道还能去别处?与其日后在家守着,不如现在就不离开。”

朱公子劝道:“你若不离开,范家不肯成婚,岂不是耽误了我的终身大事?就算勉强成婚,她进门后必定不会给你好脸色,对你刻薄相待,反而更糟。不如先暂时回避,等我成完亲,再找机会劝说她,接你回来,这样才不会有矛盾。”张福娘满心委屈,却也无可奈何。真是:身为女子命运苦,一生悲喜不由己。

尽管张福娘不愿离开,但公公婆婆坚持要她走,丈夫又一心想遵从岳父的要求尽快成亲。她势单力薄,拗不过众人,只能哭哭啼啼地回到娘家。

朱家将此事告知范家,范翁这才带着女儿继续赶路。他们日夜兼程,终于抵达朱家衙门,选定吉日,为朱公子和范小姐举办了婚礼。朱公子身为男子,感情就像荷叶上的露珠,这边没了,那边又圆。他暂且沉浸在与范氏的新婚甜蜜中,早已顾不上张福娘分离的痛苦。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此时,有没有妾室似乎也不重要了。

第二年,朱景先茶马使任期已满,朝廷派少卿王渥前来交接,召他回朝。朱景先计划八月离任,此时张福娘即将临盆,她托人传话,希望能随朱家一同返回苏州。朱景先说:“按常理,有了身孕确实该带她一起走。但路途遥远,途中生产多有不便,只能看她的造化。若能现在就生下孩子,便可以一同带走。”

张福娘多次恳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初只是为了避让大娘,才暂时回娘家,本就不该就此断绝关系。更何况腹中胎儿是朱家血脉,怎能弃之不顾?无论是否生产,我都要随公子一同回去。”朱景先是做官之人,被她这番道理说得有些动摇,便与夫人商量,希望劝说儿媳范氏,将张福娘接回衙门,一同东归。

范氏此前听丈夫提过两次此事,如今公婆出面劝说,不好违抗。她出身诗书礼仪之家,懂得顾全大局,便开始准备接张福娘回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朱公子本就沉迷男女之事,从他未成婚时就急于纳妾,害得张福娘进退两难,便可看出他的急切。如今与范氏新婚燕尔,更是日夜相伴。过度放纵之下,他很快染上痨病,咳嗽带血丝,夜里发热。医生再三叮嘱,要他远离女色。

朱景先与夫人商议:“儿子已经患病,得劝他和媳妇分床而睡。若再把张氏接回来,岂不是火上浇油?还是回绝了她,不带她走。只是可惜她即将分娩,无论男女,都是朱家血脉,实在舍不得抛弃。”朱景先又说:“儿子儿媳都还年轻,只要儿子调养好身体,不愁没有孙子。趁着张氏还没分娩,事情还有转圜余地,也好推辞。若她近日生下孩子,反倒不好处理了。如今就以路途不便生产为由拒绝,实在说不通,就暂且约定日后再接她。”

商量妥当后,朱家坚决拒绝了张福娘同行的请求,离开成都,返回苏州。张福娘得知朱家不肯带她走,在家中痛哭了几场。但她一心牵挂腹中孩子,暗自决定要守着孩子。朱家离开四十天后,她生下一个儿子。她想着日后孩子总归要认祖归宗,便暂时将孩子留在四川,为他取小名叫寄儿。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妖娆花开  午夜灵车  风水神医林大山  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  我从游戏来到现实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全服第一弓箭手  火影:我宇智波欲成其仙  科科科科科科科科学斩神!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重生IT人  影视:诸天万界守望者  师门全是邪修?那我也不装了!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死灵术士小姐,别再复活我了!  穿成恶女巴掌沾碘伏我边扇边消毒  我在都市掌控元素之力  拯救悲情反派我辈义不容辞  凡人之十倍加速空间,灵药长爆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