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儿子后,张福娘甘愿贫苦度日,坚守贞节,发誓不再嫁人。无论父母和乡亲如何劝说,她都不为所动。平日里,她靠纺纱织布、缝补衣物维持生计,一心盼着寄儿长大。寄儿天生眉清目秀,与寻常孩童不同。和邻里孩子玩耍时,他常常充当首领,自称官人,对其他孩子呼来喝去,颇有威严。
到了七八岁,张福娘送他上学读书。寄儿天资聪颖,所读之书,一看就能背诵。这让张福娘对他寄予厚望,更加坚定了守下去的决心,也不再去想朱家日后是否会来认亲。
暂且不提张福娘辛苦守节、教导儿子,再说朱家回到苏州后,与四川相隔万里,双方渐渐失去了联系。两年后,正值庚子年,公子朱逊病情恶化,不幸离世。范氏虽与他做了四年夫妻,却有两年因丈夫患病未能同房,始终没有一儿半女。朱景先只有这一个儿子,如今儿子去世,朱家等于断了香火。有诗叹道:不孝的事中,没有后代最为严重,谁能料到儿子离世后竟断了孙辈?早知今日这般凄凉,当初为何要拒绝有身孕的妾室?
朱景先虽在仕途上风光荣耀,却要上奉老母,下抚寡媳,膝下没有儿孙承欢,日子过得孤单凄凉,心中满是悲苦,再无开心欢笑之时。到了乙巳年,景先的母亲太夫人也离开了人世,这让他的心情愈发伤痛。此时,就连当年儿子带着身孕将妾室送回之事,也仿佛隔了一辈子,早已被他抛诸脑后。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四川新任茶马使王渥少卿得知朱景先因母亲去世正在守丧。由于王渥是接替朱景先的前任官职,工作上多有交接事宜,便特意派人带着祭祀用品和帛书,前往苏州吊唁。你猜派来的人是谁?正是当年朱公子委托去寻访张福娘的得力捕快胡鸿。他搭乘当地巡检邹圭前往苏州公干的船只,来到了朱家。
胡鸿送上礼物后,朱景先向他询问四川的旧事,胡鸿便将所知之事一一详细讲述。朱景先此时正处于情绪低落、百无聊赖的状态,见到昔日的下属,反而喜欢听他絮絮叨叨地说些家长里短,以此排解心中的苦闷。
胡鸿在朱家住了几天,说了许多闲话,也留意到朱家目前的状况。他便问朱家的仆人:“可惜大爷年纪轻轻就离世了,到现在也没留下子嗣,老爷打算给他立个继嗣吗?”仆人回答:“立继嗣肯定是要立的,但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难以真正亲近,所以老爷还没提这事。”胡鸿又问:“要是大爷真的留了血脉在世上,老爷会高兴吗?”仆人说:“那肯定高兴啊,可上哪儿找去?”胡鸿神秘兮兮地说:“其实还真有这么回事,就是不知道老爷是怎么想的。”
仆人见他说得奇怪,连忙追问:“你这话从何说起?”胡鸿说:“你们难道忘了大爷在成都纳过妾吗?”仆人答道:“是纳过,后来因为要娶大娘子,就把她送回娘家了。”胡鸿赶忙说:“可她现在生了个儿子。”仆人不以为然:“就算她改嫁后生子,跟朱家又有什么关系?”胡鸿急忙辩解:“冤枉啊!她根本没改嫁,孩子还是朱家的骨肉!”仆人半信半疑:“我们可不敢信你这话,你自己去跟老爷说吧!”
仆人将胡鸿的话原原本本地禀报给朱景先。朱景先这才想起当年离任时,张福娘临近分娩,曾再三请求一同回苏州的事,心里明白那边有个遗腹子。如今听说生的是儿子,又惊又喜,急忙把胡鸿叫来询问详情。胡鸿却卖起了关子:“小人不知道老爷的想法,不敢乱说。”朱景先着急道:“你就直说之前给大爷做妾的那个女子,现在怎么样了!”
胡鸿这才说道:“不敢瞒老爷,当年大爷娶那女子,就是小人帮忙操办的,所以知道详细情况。大爷把她送走的时候,她确实怀有身孕。老爷离任四十多天后,她就生下了一个公子。”朱景先急切地问:“那孩子现在在哪儿?”胡鸿回答:“这公子长得清秀伶俐,特别会读书,现在和母亲在一起,母子俩相依为命。”朱景先又问:“那女子一直没嫁人?”
胡鸿感叹道:“这女子也真是可怜!她靠缝补衣服挣钱,独自抚养儿子读书,坚决不肯嫁人。她父母劝过,乡里也有人想娶她,就连小人也盼着她再嫁,好从中再赚些银子。可她意志坚定,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后来看儿子读书有出息,就更断了改嫁的念头。”朱景先又问:“如果真是这样,我朱家的香火就能延续,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但你的话能信吗?”胡鸿连忙保证:“小人是老爷的旧部,一向老实,从不撒谎。况且这女子的事,小人全程参与,怎会有假?”
朱景先还是有些顾虑:“话虽如此,延续子嗣是大事,现在两地相隔万里,不知真假。你只是个普通差役,我怎能仅凭你一句话就贸然行动?”胡鸿胸有成竹地说:“老爷要是不信小人的话,和小人同船来的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部下,老爷问问他,他全都清楚。”
朱景先觉得这话有道理,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详情,立刻派仆人去请邹巡检。邹巡检得知是former上司召见,不敢耽搁,赶紧写了拜帖来见朱景先。朱景先询问他四川的情况,邹巡检便将张福娘守贞教子,以及孩子聪明出众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和胡鸿所言完全一致。
朱景先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连忙进去把这件事告诉夫人和儿媳范氏。全家人又惊又喜,纷纷说道:“要是真能这样,那就是绝处逢生,是祖宗庇佑的大喜事!”朱景先吩咐准备丰盛的酒饭款待邹巡检,并和他商量如何把张福娘母子接到苏州。
邹巡检建议道:“两地路途遥远,况且一个女子带着孩子,一路上艰难险阻。如果没有足够的帮助,很难顺利到达。小官现在公事已办完,很快就要回四川。恩主不如趁此机会写信给当地官员,让他们资助一路上的舟车费用。小官愿意竭尽全力,保证他们母子顺利启程,直接送到府上。”朱景先赞同道:“你说得很对,十分周到。我现在写两封信,一封给制置使留尚书,一封给茶马使王少卿,托他们安排好路上的一切,确保母子俩平安。至于他们在当地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的事,就全靠你和胡鸿帮忙照料,日后必有重谢。”
邹巡检说:“这正是小官和胡鸿报答恩主的机会,一定尽心竭力,把小公子安全护送到府上。恩主尽快写好书信,小官也好早日动身。”朱景先随即写了两封信,信中写道:“我朱铨命运不佳,母亲离世,儿子早夭,如今膝下无孙。之前从四川离任时,有个成都女子张氏是我儿子的妾室,当时她怀有身孕,留在了当地。如今根据旧部巡检邹圭和差役胡鸿所说,她已经生下一个儿子,如今八岁了。这孩子远在万里之外,却是我朱家仅存的血脉。想要接他们回苏州,但孤儿寡母,路途艰难。恳请您鼎力相助,让他们一路平安。这不仅能让我们骨肉团聚,更能延续朱家香火,这份感激之情难以言表。朱铨拜上。”
朱景先将两封同样内容的书信交给邹巡检,又赏赐了胡鸿,作为对王少卿吊唁的答谢,并给两人丰厚的路费,千叮咛万嘱咐后,两人带着任务出发了。朱景先心想,有上司帮忙安排,又有旧部照应,这件事肯定能圆满解决,全家人日夜盼望着好消息传来。
再说邹巡检和胡鸿回到四川后,邹巡检先将给留尚书的书信送到府上。胡鸿也向王少卿复命,并递上朱景先的谢帖和书信。王少卿便向胡鸿询问信中的详细内容,胡鸿一一如实相告。王少卿将此事记在心上,吩咐胡鸿:“你先去张福娘那里通报这个消息,让他们母子收拾好东西,准备妥当后再来禀报我。我找个合适的时机安排他们启程。”
胡鸿领命后,直接来到张家,见到张福娘,将自己被派往苏州朱家吊唁的事详细说了一遍。张福娘急忙问:“朱公子和全家人都还好吗?”胡鸿叹了口气说:“公子已经去世五六年了。”张福娘悲痛大哭一场,又询问公子去世后的情况。胡鸿说:“公子没有子嗣,朱老爷整天烦恼。偶然间说起娘子这边有了儿子,还在教他读书,一直守节未嫁。朱老爷一开始不信,后来问了邹巡检,说法一致,这才十分高兴。他写了两封信,托留制使和王少卿想办法护送娘子和小公子到苏州。我刚见过少卿,他让我先来通知你们,最近就会安排你们动身。”
张福娘之前就一心想回苏州,只是身不由己,只能留在四川,还坚决不肯改嫁,苦苦守候。如今听说朱家要来接她,这正是她盼望已久的“叶落归根”之事,心里自然十分欢喜。她一面感谢胡鸿报信,一面对儿子说了这件事,开始准备东归,只等王少卿的安排。
王少卿在与留制使见面时,一同提到朱景先托付接回孙子的事,两人都表示:“这是成全人家骨肉团圆的好事,我们应当尽力帮忙。”恰好有位四川进士冯震武要前往临安,他的船只向东行驶,必经苏州,而且船上空间宽敞,完全可以搭载乘客。王少卿得知后,告知留制使,两人分别写信给冯进士说明此事。有两位重要官员出面嘱托,冯进士哪敢不答应?
冯进士吩咐船家收拾出干净整洁、内外分隔的好舱室,专门等候朱家家眷上船。留制使和王少卿又各自赠送路费、茶果和银两,并让邹巡检、胡鸿二人护送张福娘母子启程,还让胡鸿一路护送到苏州。张福娘告别家人,带着八岁的儿子寄儿登上冯进士的船只。冯进士知道他们是官宦人家的亲属,又受两位大员所托,自然对他们多加照顾。船只一路前行,朝着苏州进发。
在苏州的朱景先一家,每天都翘首以盼,急切地等待着四川那边的消息,就像大旱时节渴望雨水降临一般。这天,朝廷举行南郊祭祀大典,大典结束后,朝廷颁布恩典,侍从官员可以荫庇一子,若没有儿子,孙子也行。朱景先满心期待着子孙能获此殊荣,可眼下家中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要说没有吧,他已经派人去四川接孩子了,虽然人还没到,但总归是有盼头的,难道要白白错过这次恩典?
他反复思量:“不如先把名字报上去,等孩子来了再补上。”主意打定,眼下就差取个合适的名字填写上报。他绞尽脑汁,自言自语:“到底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有了恩典本该由子孙来承继,无奈家中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不过万里之外的遗腹子正在被迎接回来,先把名字报上去也好应承这份恩典。
朱景先辗转反侧想了一整晚,也没想出个满意的名字。第二天一早,他突然灵光乍现:“如果从四川接回张氏的儿子,这可是在多年绝望之后,从天而降的希望,这不就是上天赐予的吗?《诗经》里说‘天锡公纯嘏’,取名‘天锡’,既暗含着天赐幸运的意思,又显得文雅古朴,妙极了!”于是,他将“有孙朱天锡”填进册子,报到仪部。名字顺利通过审核,获得恩荫资格,只等四川那边的人来补上这个名额。
没过多久,胡鸿突然前来求见,带来留尚书、王少卿的两封回信,禀报道:“事情都办妥了!两位大人给了盘缠,张小娘子和小公子搭乘冯进士的船,已经到苏州的河岸边了。”朱景先欣喜若狂,正准备派人去迎接,冯进士的拜帖就先送了进来。
朱景先连忙接见冯进士,冯进士说道:“留大人、王大人托付我,顺带着将您孙子和他母亲一同带来,一路平安,现已到府上。”朱景先感激不已,回拜了冯进士,随后就把张福娘母子接进府中。
张福娘牵着儿子寄儿,见到朱景先夫妇和范氏,往事涌上心头,一家人抱头痛哭。哭罢,她让寄儿依次拜见家中长辈,随后全家又沉浸在团聚的喜悦之中。朱景先问张福娘:“孙儿叫什么名字?”张福娘回答:“乳名叫寄儿,两年前送他去学堂读书,先生给他取名叫天锡。”
朱景先大吃一惊:“因为仪部索要恩荫的名字,那时你们还没到,我想了一整晚,才取了这两个字,提前填在册子里送了过去。没想到你们远在万里之外,两年前就取了这个名字!原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真是太神奇了!”全家人都惊叹不已。
朱景先突然有了孙子,而且还是从四川认回来的,这已经是件新鲜事了。更让人惊讶的是,两地相隔万里,取的名字竟然一模一样,孩子一到,刚好能补上恩荫的名额。这件事传开后,成了当地的奇谈。后来,朱天锡凭借恩荫步入仕途,官运亨通,张福娘也因教子有方受到朝廷封赏。这正是她坚守贞节、尽心教子的回报。有诗为证:娶妾先于娶妻本是偶然,谁能想到被弃之妾如此坚贞?万里之外的团聚皆是命中注定,心怀善念终会得到上天的庇佑!
卷三十三杨抽马甘请杖富家郎浪受惊
“敕使南来坐画船,袈裟犹带御炉烟。无端撞着曹公相,二十皮鞭了宿缘。”这四句诗是明朝永乐年间少师姚广孝所作。姚广孝出身僧门,法名道衍,是苏州人。他虽是出家人,却精通法术,还熟谙兵法,是与元朝刘秉忠一类的人物。明太祖分封诸位藩王时,为每位王爷挑选一位高僧随行辅佐。道衍曾私下对燕王朱棣说:“殿下若能讨我去做伴,我当送一顶白帽子给大王戴。”“白”字加在“王”字上,便是“皇”字,他用这个哑谜暗示自己有辅佐朱棣称帝的意思。燕王也看出他不是寻常之人,于是当面奏请太祖,将道衍要到了身边。
后来在靖难之役中,道衍出谋划策,每一次战事的胜败,他都能提前预知。燕兵刚起兵时,燕王问他:“此战结果如何?”他说:“事情必定成功,不过会有两日的波折。”后来燕军在东昌战败,众人才明白“两日”合起来是个“昌”字。道衍又说:“此后再无阻碍。”果然,燕军此后屡战屡胜,朱棣最终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永乐。道衍被赐名广孝,封为少师。他虽接受了官职,却不愿还俗,依旧光头示人,身着蟒龙玉带,在长安城中出入。朝中的文武官员都知道他是辅佐皇帝登基的大功臣,无人不敬重他。
有一天,明成祖朱棣亲自下旨,派他前往南海普陀落伽山进香。少师乘坐着几艘气派的官船,从长江出发。没过几天,船队抵达苏州码头,停靠在姑苏馆驿的河岸边。苏州是姚广孝的故乡,他想上岸看看家乡的风俗,与从前相比有何变化。于是,他遣散随从,独自一人穿着僧袍,扮成普通野僧的模样,从胥门走进街市。
正当他四处观赏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开道的吆喝声。街上的行人虽没有特别惊慌,但也纷纷避让到两边。有人说这是管粮的曹官员来了。少师虽然步行在街上,但他身份尊贵,自然没把这当回事,依旧不紧不慢地走着,没有避让的意思。不一会儿,那官员的轿子越来越近,轿前的衙役高声喝骂道:“你这秃驴,怎么不回避!”少师只是微微冷笑。立刻有两个捕快上前推搡他。少师只说了一句:“不要无礼,我为何要避让你们?”捕快见他不肯离开,认为他冲撞了官员仪仗,一把将他抓住。
等轿子到了跟前,捕快上前禀报道:“一个野和尚冲撞仪仗,已抓住,请大人发落。”轿中的官员问道:“你是哪里来的野和尚,如此倔强?”少师默不作声。那官员大怒,喝令将他拿下痛打。众人应声而上,像老鹰抓燕雀一样,把少师按倒在地,打了二十大板。少师自始至终没有辩解,默默忍受着。
刚打完,只见府里的一个差役和一个船上的人,急匆匆地跑来,喊道:“到处都找不到少师爷,原来在这里!”众人惊讶地问:“谁是少师爷?”差役说:“刚才各司道府县的老爷们都到钦差少师姚老爷的船上迎接,听说少师爷从小路从胥门进来了,所以我和船上的水手急忙赶来,各位老爷也都在后面了,你们怎么能在这里无礼!”众人一听,大惊失色,一哄而散。就连抬轿子的轿夫,也把官员丢在地上,扔下轿子,拼命地跑开了,只留下那个官员呆立在原地。
原来这个官员姓曹,是吴县的县丞。当下差役拿出绳子,把县丞绑了起来,等候少师发落。不一会儿,守巡两道的官员以及府县各级官员都赶来迎接,他们簇拥着少师来到察院衙门,少师坐下后,各官员依次上前参见。差役早已向各官员禀报了少师被辱的事,官员们纷纷跪下请罪,还请求当场惩治曹县丞。少师笑着说:“暂且把他关在府里的监狱中,明天上堂再做处理。”于是,县丞被带出去监禁起来,各官员告别离开。当晚,少师就住在察院之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重生IT人 我在原始社会大杀四方 我从游戏来到现实 影视:诸天万界守望者 拯救悲情反派我辈义不容辞 穿成恶女巴掌沾碘伏我边扇边消毒 师门全是邪修?那我也不装了!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凡人之十倍加速空间,灵药长爆了 风水神医林大山 火影:我宇智波欲成其仙 我一文学教授,会点龙语很合理吧 妖娆花开 我在都市掌控元素之力 全服第一弓箭手 午夜灵车 死灵术士小姐,别再复活我了! 卧底之爱:缅北的爱恨纠葛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科科科科科科科科学斩神!
好书推荐:桃运无双,洛雷神秘帝少甜宠妻和表姐同居的日子最佳女配(娱乐圈冯征秦始皇嬴政撩妹小神医妙手小村医吻安,首长大人超品邪医报告首长,萌妻入侵睡吧,国民夫人离婚三十天重生世家子我的老婆是冠军校园极品公子山村名医当沙雕攻拿到虐文剧本我的相公风华绝代极品媳妇农女不修仙我家皇后又作妖美人如玉都市弃少归来,依旧怪医圣手叶皓轩,一念都市超级赘婿八零娇女有空间神话之后仙工开物,蛊真人龙藏恒星时刻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中年男人请遵守游戏规则世上还有这种好事儿娘子,我道心乱了我被初恋退婚之后大明虎贲农家小娘子总裁情深入骨我行走江湖那些年混在后宫的假太监那夜上错床凶兽档案蚀骨危情带着妹子去修仙醉卧美人乡抱上空姐的大腿都市之纵意花丛末世之重生御女逆命相师老子是无赖都市极品人生高武我的气血无限多十年磨砺,归来已无敌修仙 一代神帝横空出世网游我在全民战争霸气开挂这个歌神眼神不好使瞎子开局逆风翻盘,抱得校花归傲世骄龙世界房产巨头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汉末无衣神话之后开局签到荒古圣体公寓里的精灵训练家盗墓,开棺挖到一只两千年粽子我们都是九零后心花路放别搞,我是人,魔尊是啥玩意儿他的金丝雀又娇又软渣夫软饭硬吃,那就送他去归西我本无意成仙我和女神合租的日子小师弟,求你从了师姐吧超品风水相师最废皇太子空间重生之商门影后穿成前夫的家养狗重生之纯真年代凡人神算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极品兵王俏总裁乡村傻医仙的秘密乡村神医村长九千岁,女帝她又纳妃了跪在妻女墓前忏悔,我重生了屌丝小保安,遇见女鬼逆袭了寡妇也是潜力股我要成为天下无敌假太监:攻略皇后的我如鱼得水穿越为摄政王,女帝视我心头刺汉服小姐姐直播被大熊猫赖上娘亲,离开这家,我带你吃香喝辣小姐,姑爷他又要造反啦凡三的财富蛙跳外戚好凶猛我的女皇上司最强俏村姑这个农民有点虎多子多福,从拿捏九幽女帝开始重生许仙当儒圣古玩捡漏从离婚后开始绝世废材:毒后归来偷偷藏不住楚家有女初修仙师父,抱小腿极品女仙他的小仙女大律师的惹火宝贝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捡个魔神做师父万古第一废材我真不想当奸臣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我的姐姐是恶役千金大小姐一胎七宝:老婆大人哪里跑内科医生她真不是沙雕龙藏烟雨江南仙工开物神话之后鹅是老五剑走偏锋的大明大燕文学读吧小说网读一读小说网快眼看书啃书网爬书网权术小说网去读书书荒小说网再读读小说网书趣阁恒星时刻崇文中文网天籁小说小二中文文华摘云若月楚玄辰开局揭皇榜,皇后竟是我亲娘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千里宦途升迁之路官道征途:从跟老婆离婚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官梯险情相亲认错人,闪婚千亿女总裁书文小说不乖官路女人香学姐蓄意勾引深入浅出仙帝重生,我有一个紫云葫芦财阀小甜妻:老公,乖乖宠我空白在综艺直播里高潮不断重回2009,从不当舔狗开始透骨欢爱欲之潮直上青云深度补习上流社会共享女友镇龙棺,阎王命上瘾爱欲之潮假千金身世曝光,玄学大佬杀疯了臣服议事桌上官途:权力巅峰开局手搓歼10,被女儿开去航展曝光了关于我哥和我男朋友互换身体这件事村野流香闪婚夜,残疾老公站起来了师娘,你真美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