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时候就得在火车上买,也因为这个垄断性,虽然餐食水平降低了,但是价格却水涨船高,比当时公家经营的时候要高上不少。这样一来,抱怨声就更多了。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一样东西打破了。那就是新式方便面!90年代初,内地与港澳台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很多商人看准了内地这块庞大又空白的市场,开始涌入寻求商机。抢先一步从台来内地投资食用油生意的魏老板,却遭遇了滑铁卢。当时普通的食用油因为有价格补贴,售价仅八毛钱,而他定价两块的高端油,大众并不买账。就在他即将耗光带来的四千万投资的时候,在火车上获得了新的灵感。他从台湾带来用于充饥的方便面,吸引了周围乘客的纷纷注目。实际上,这个时候内地已经有一些方便面品牌了,比如华丰、双峰等,销量都相当不错。但是这些早期的方便面,都是一块面饼,加一包辣椒面、盐、味精组成的调味料,连个辣油都没有,用热水冲开后味道寡淡。与魏老板带来的台式方便面相比,逊色了很多。坐在他旁边的乘客被那格外浓郁的香气所吸引,往他碗里一看,里面有面、有蔬菜,甚至还有肉粒等配料,特别诱人,众人纷纷询问他这面是在哪里买的。商业嗅觉敏锐的魏老板,迅速改变策略,集合魏氏其他兄弟来内地建厂。在给品牌取名字的时候,魏老板注意到北方地区人们之间通常以师傅互称,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于是便有了k师傅。92年8月,未来席卷全国的k师傅红烧牛肉面正式诞生,借助一个动画人物形象进行营销,铺天盖地地传播开来。与以前内地原有的几个牌子走清淡路线不同,红烧牛肉面将一包牛肉酱加进自己的配料里,还加入了可以泡开的蔬菜干。酱香浓郁,有肉有菜,使k师傅迅速成为了方便面界的高端产品。而在定价时,他们也是下了功夫做了调查。当时内地大众能买到的方便面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进口的“高价面”,在机场饭店等地有售,却因价格偏高而难于推广;另外一价格极其低廉的袋装面,价格虽然低廉,但口味不好,一般人只做应急之用,平时根本不会想去吃。他们结合了解了大众平均收入,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对k师傅方便面订很高的价格,取了中等价位,最初售价为198元。而这198元,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攒零花钱的目标。因为这个价格,要低于当时已经日益涨价,且口味变差的火车盒饭,所以很快受到了旅客的追捧。条件好一些的就买桶装的,开了包装袋放料,加了水就行,方便快捷,面饼也不容易被压碎。节省的一点的就自己带大碗,买袋装的。仅仅成立两年,k师傅牛肉面就卖出了2亿包。尽管经销商不分昼夜的排k师傅工厂门口,但魏老板坚持只留20在天津本地销售,其余80投放到全国各地铺设渠道。没多久,k师傅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近百条生产线。在90年代初,这个牌子的方便面就渗透到了几乎每一家城镇乡村的小卖部。不少旅客出门前,都去囤不少方便面以供旅途所需。再加之,其他的方便食品的种类和供应逐渐增多,罐装八宝粥,袋装面包等的产量增加,不再昂贵难得,很大程度的冲击了承包商的火车餐品。至少在苏渺回来的那个时间,方便面和罐装八宝粥在旅人中还是非常火热的流行。至于之后的发展趋势,火车餐品是否有新的改革与提升,她就不得而知了。在餐车用完餐,三人回到卧铺间。一个年轻的女子取代的谭阿姨,坐在了丁老师对面的下铺,那个黑色的行李袋就放在她侧手边。她朝三人点了点头,苏渺他们也心照不宣地没有多说什么。在苏渺几人被带去问话的时候,车厢内的乘客都议论纷纷,但是过了一会儿没见再有动静,又各玩各的了。现在看到几人回来,都好奇的凑过来问怎么回事。苏渺几人打着马虎眼,只说是例行检查,没听说有什么事情。大家又问怎么谭阿姨这个位置换人了,那位便衣同志面不改色的说自己是谭阿姨的小侄女,从北京来接谭阿姨去她姐姐家的。她们没买到连着的车票,所以之前没有坐在一起。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炮灰也能给男主戴绿帽吗(NP) 假千金杀青后,大佬哥哥不演了+番外 食恶果(姑侄骨科) 你有新的杀了么订单 小青梅她不开窍+番外 星星的眼里一直有你gl(校园?骨科) 快穿:别惹这个真大佬 开局炒股赚百亿,美女行长来倒贴+番外 男配活她才能活(穿书)+番外 七十年代协议婚姻 快穿:杀戮剑伸张正义 快穿疯批:宿主她一言不合就是干 凤阙朱颜:女尊天下之太女风云 桃花劫 掠夺(末世NPH) 锦绣农门:医女王妃种田忙 我有一个渔具工坊/渔具店老板的悠闲生活 华妃重生后,与甄嬛联手称霸后宫 老爸,魔都大小姐怎么全是病娇啊 作精白富美携农场在七零摆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