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祈雨 > 第33章(第1页)

第33章(第1页)

靖文雄说的清涧兵变,是指共产党在西北向国民党反对派发动的第一次武装斗争——清涧起义。清涧兵变使靖文雄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得不对自己镇守绥州的方略重新进行考量。在兵变之后的数月里,他坚决清除共产党赤化分子,撤了一批,抓了一批,杀了一批,绥州地区骤然间进入了白色恐怖状态。然而对于靖文雄而言,无论他使出多硬的铁腕铲除异己,这次兵变毕竟在他的心头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他暗自感叹:“带兵真如带虎啊!”杜先生口里没说出,清涧兵变还不是你们把共产党逼上了梁山,你要是不杀石旅长,不把共产党的人赶尽杀绝,会到了这一步吗?兔子危了都会咬人,漫说他们都是一帮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但他还是极尽安慰之言:“司令官,以我之见,绥州地区的问题,不能孤立地看,既有绥州本身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不在于绥州一地,而是全中国共通的问题。司令官自民国五年移镇绥州以来,文佐武备,励精图治,我绥州地区临事方有主心骨,局面总体稳固,民众称誉者还是绝大多数。至于清涧兵变,固然令人痛心愤恨,但这也不只是绥州地区独发,前年江西南昌的兵变,更为严重。之后关中渭华地面也出了兵变。兵变在全国频发,这里既有受苏俄赤色革命的影响,同时也看出,国民政府的纲纪政令,还不足以慑服全国各界。有道是不平则鸣,不公则忿。我以为,政府的确应该在国计民生诸多方面,寻求治本之策才是。”靖文雄点头道:“若河所言有理,你说,说下去。”杜先生喝了一口茶水,接着说道:“至于绥州地区的大势,以我观察,当是天灾大于人祸,除弊急于清党。清涧兵变牵涉的只是一些小娄娄,赤化分子只不过有数的几个,况且时下已得清查善后。而天灾不去赈救,牵涉的就不只是少数,而是十万百万之众。人心不稳,万事难成。因此,我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应该上下一心,组织赈灾,以解灾民的燃眉之急。”“若河所言极是,但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喽。”靖文雄站了起来,在地下踱着步子说,“这几年,我在绥州地区做的基本上是两件事:整军筹饷,安民清乡。前次我去省府,一来想争取点军饷粮秣,二来想要点赈灾粮款。可你听省上是怎么说的:咱陕省现在是,粮仓见底,银行空柜,中央只许空头支票,不见真金白银,上千万人遭灾,省府也是干着急,没多少办法的。”他两手一摊叫苦道,“我靖某人呢,筹饷苦于不是财政部长,抗旱苦于管不了天神龙王。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真是里外作难呐。”杜滨听得出,靖文雄表面上像是无可奈何,实则对赈灾之事根本就没有上心,而这又确是绥州地区的当务之急。于是他只得提起明末李自成攻陷绥州城的那段历史,以引起靖文雄的重视。“司令官,您做整军筹饷、安民清乡的事情,这是职责所在;但恕我直言,自古以来,这军与民么,民如母,兵如子;民为本,兵为末。兵心出自民心,民心成就兵心。大明崇祯年间,绥州号为天下雄镇,兵不可谓不强,将不可谓不勇,城不可谓不固,但面对蜂拥而至的饥民义军,最后还是落了个城破兵败的可悲下场。所以,赈灾安民,应该是大事中的大事,要紧中的要紧。”靖文雄对杜滨的尖刻言语尽管不以为然,但也绝非无动于衷,二人一时无语。靖文雄落座沉思良久,又站起来直了直腰,不无感慨地说:“若河啊,听你这一说,倒让我想起了很多。绥州这地方,穷山恶水出刁民,历来是多事之地。晚唐时,赫连勃勃带着兵马,就是从这里攻进长安的;北宋熙宁年间,这里打的永乐之战,把大宋朝搞得筋疲力尽,从此一蹶不振;明崇祯年间,大盗起于绥州,掀翻了大明的江山。”靖文雄突然把话锋一转,语气严肃地说,“那么现在呢,现在绥州又是流言蜚语漫天飞,说什么时下跟崇祯年一模一样,又要出李自成了,天下又要大乱了,人头又要泡地了。我说,天灾固然可怕,但人祸更要严防。当今之时,共党的赤化风潮,明无波,暗有流,假如稍微疏忽手软,让共党分子利用天灾荒年蛊惑人心,趁机东山再起,那局面啊,恐怕就不好收拾喽!”靖文雄从案头拿起一个小本子翻到折页处,指了指划着红杠儿的地方,在杜滨眼前一晃,说道:“若河啊,这是蒋总司令在徐州会议上的训示:对于共产党,宁可错杀一千,决不可漏掉一个!听出来了吧,老头子这回是下了天大的决心!”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竹马偷偷暗恋我  绾骨灯  情人的秘密  女掌柜  蝼蚁+番外  错觉  烂尾  杀死那只人偶熊  夜雪初霁+番外  鱼刺骨  无可奉命  周辞的假期  你是风  春归两相错+番外  名伶  长安醉太平  出差捡了个男朋友  无限宇宙有限公司  刃过留春  双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