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北街道的工业园区的厂房里机器轰鸣,文创街的小店生意红火,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实则藏着一道无形的“隔阂”——街道辖区内的15家规模以上企业,与街道办几乎是“零互动”,各自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互不干涉。
季秋水在走访工业园区时,渝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浩的一番话,让她深受触动。“季书记,我们公司最近扩大生产,急需20名熟练的车床工人,招聘广告贴了一个月,只招到3个人,再招不到人,订单都要违约了。”王浩皱着眉,语气里满是焦虑,“我们也找过县人社局,但对接不顺畅,不知道该找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无独有偶,夔北纺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娟也向她抱怨:“我们公司有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快到期了,想申请续贷,可不知道流程,银行那边也没人对接,要是贷不到款,公司的资金链就要断了。”
而另一边,街道办正为“产业升级”和“就业帮扶”发愁。“我们想帮文创街的小店对接优质供应链,降低进货成本,可没企业愿意合作;还有20多名待业青年,想找技术岗位,却没渠道推荐。”经济发展办主任老杨无奈地说,“我们联系过几家企业,可他们要么说‘没时间’,要么说‘没兴趣’,根本不愿意配合。”
更让人无奈的是,不少企业想参与社区服务,却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夔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会主席张敏说:“我们公司有100多名员工,很多人想做志愿,比如帮社区修电器、资助困难学生,可不知道找哪个部门对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季秋水意识到,这种“企业有需求没人管,街道有需求没人帮”的局面,不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街道的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政企不是‘各走各的路’,是‘同乘一艘船’,必须打破这种隔阂,实现‘双向奔赴’。”她当即决定,组织一场“政企座谈会”,邀请企业负责人、街道干部、居民代表和待业青年代表参加,让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解决问题。
座谈会定在街道办的大会议室,当天上午,15家企业的负责人准时到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疑惑——以前街道办只会发通知、下文件,从没这样主动邀请他们“聊需求、提建议”。
会议室的布置很温馨,桌上摆着水果和茶水,没有主席台,大家围坐在一起,像朋友聚会一样。“今天请大家来,不是为了开表彰会,也不是为了布置任务,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心里话。”季秋水开门见山,“企业发展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街道办提供哪些帮助?对街道的产业发展、民生服务有什么建议?大家都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沉默了片刻,王浩第一个发言:“季书记,我先说说我们的难题。我们公司急需20名车床工人,还有5名电工,招聘了一个月都没招到,希望街道能帮我们对接一下,组织一场专场招聘会。”
“我们也有类似的问题!”李娟接着说,“我们公司需要10名纺织技术工人,还有一笔贷款需要续贷,希望街道能帮我们对接银行,简化流程。”
夔北建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刚也说:“我们公司想拓展业务,希望能参与街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比如滨江路的配套工程,可不知道怎么参与投标,希望街道能给我们指导一下。”
企业负责人纷纷发言,半个小时就提出了12条需求,涉及用工、融资、项目对接、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季秋水一边认真记录,一边时不时点头回应:“大家提出的需求,我们都记下来了,能当场解决的,我们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我们会成立专项小组,限期整改。”
轮到街道提需求时,老杨说:“我们希望企业能支持文创街的发展,帮小店对接优质供应链,降低进货成本;另外,街道有20多名待业青年,希望企业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居民代表张大爷也说:“我们社区的健身器材坏了不少,希望企业能派技术人员帮忙修修;还有一些困难学生,想得到企业的资助,完成学业。”
没想到,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我们公司有电工和维修工,可以帮社区修健身器材!”刘刚率先表态,“困难学生资助的事,我们也愿意参与,每年可以拿出10万元,资助20名困难学生。”
“我们公司可以帮文创街的小店对接纺织原料供应商,价格比市场价低10%!”李娟说,“就业岗位方面,我们可以提供10个纺织技术岗位,优先录用街道的待业青年。”
王浩也笑着说:“我们可以提供15个车床工人岗位,还能给待业青年提供免费培训,只要他们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座谈会开了三个小时,气氛越来越热烈,原本的“陌生人”变成了“合伙人”。散会时,王浩握着季秋水的手说:“季书记,以前我们觉得‘政企是两家人’,各干各的,没想到街道这么关心我们的发展,以后我们一定积极配合街道的工作,一起把夔北街道建设得更好。”
为此,推动政企联动的“精准发力”的措施应运而生。
(一)破解用工难题:专场招聘会+技能培训
座谈会结束后,季秋水立刻组织经济发展办和人社所的工作人员,成立“用工对接专项小组”,针对企业提出的用工需求,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首先,联合县人社局,在街道办的广场上组织了一场“政企对接专场招聘会”。为了吸引更多求职者,街道通过社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会信息,还组织网格员上门通知待业青年。
招聘会当天,15家企业都设立了招聘摊位,提供了120个岗位,涵盖车床工、电工、纺织工、会计等多个工种。街道还在现场设立了“政策咨询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社保咨询等服务。
25岁的待业青年小吴,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最近刚回老家,正愁找不到工作。看到招聘会上渝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招聘信息,他立刻上前咨询:“你们招车床工,没有经验可以吗?”
王浩亲自接待了他:“可以的,我们公司有免费的技能培训,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可以派老师傅带你,培训合格后就能上岗,月薪5000元,还有五险一金。”
小吴喜出望外,当场填写了报名表:“太好了!我一直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还能学到技能。”
招聘会当天,共有300多名求职者参加,210人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其中30名待业青年通过技能培训后,成功入职渝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夔北纺织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
为了长期解决用工问题,季秋水还协调企业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订单式培训基地”。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培训课程和标准,职业技术学院负责招生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目前,已有3家企业和夔北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计划每年培养100名技术工人。
(二)搭建融资桥梁:银企对接会+政策指导
针对企业提出的融资难题,季秋水组织了一场“银企对接会”,邀请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6家银行的负责人,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面对面交流。
对接会上,李娟详细介绍了夔北纺织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我们公司想申请500万元的续贷,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希望银行能简化审批流程,降低贷款利率。”
工商银行的负责人当场表示:“你们公司的信用记录良好,经营状况稳定,符合续贷条件,我们会尽快审批,贷款利率可以给你们优惠10%。”
其他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也纷纷与银行对接,最终,5家企业成功获得贷款1200万元,解决了资金链问题。
此外,街道办还组建了“政策宣讲队”,定期到企业宣传税收优惠、社保减免等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享受政策。“以前我们不知道有这么多优惠政策,多亏了街道的宣讲,我们今年享受了20万元的税收减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刘刚笑着说。
(三)共建服务队伍:企业志愿+社区帮扶
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季秋水牵头成立了“政企共建服务队”,由企业员工、街道干部、居民代表组成,下设“技术维修队”“爱心资助队”“环境美化队”三个小分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野性难驯 虐徒就变强,我抽出绝世女剑仙! 船舱上的房间 高宇那顶薛定谔的绿帽 双星引力 诱捕金丝雀之尼姑饲养手册 明暗法则 开学第一天,就惹上了黑道校花! 我的女友非人类 这个系统不对劲![末世] 可我有男朋友了 全门穿越,谁都不想做掌门 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 家妹 爱妻里芙的晨间侍奉,温存后用巨根粗暴开拓蜜穴和后庭,将冰山美人的所有孔穴都刻上我的标记! 三年冷战,青梅怎么变成了霸道病娇女总裁?! 阴湿男鬼被反攻了 重生之我在提瓦特涩涩刷级,越做爱就会越强? 宫深不见君 失控悖论[先孕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