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孟珙眉头微皱,心中不忍,却深知此时不宜插言。
辛弃疾伫立原地,良久未语,心底一声轻叹后,终于启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酒醉之中,挑亮灯火细观长剑;梦魂归来,耳畔响起连绵不断的军号之声。
诗句出口,范仲淹与欧阳修眼神微动,轻轻颔首。许多大臣亦为之一震,心绪难平。
辛弃疾静立殿中,双眼轻合,思绪似已飘向遥远的边关荒漠。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幸华发未生!”
烤肉分与将士,琴音奏起北地悲歌。那是秋日沙场集结兵马的壮景!
战马疾驰如电,弓弦震响若雷,箭矢破空而出。
我愿为君主平定江山,成就千秋伟业,博得不朽之名。所幸两鬓尚黑,年华正盛。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字字如锤击铁。
当吟至“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时,众人仿佛看见铁骑奔涌、箭雨横飞的战场厮杀。
待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出口,满殿文武皆心潮澎湃,热血上涌。
“好诗!”
欧阳修率先开口,语气由衷赞叹。他望向辛弃疾的眼神里,既有敬佩,也有怅然。
敬的是此人胸中才情如江河奔涌。
怅的是这般人物竟舍庙堂而赴戎机。
殿中文官们无不颔首动容。
一首词罢,四座皆服。何等雄浑气魄,何等豪情万丈!
诗毕,辛弃疾转身面向赵构,深施一礼:“臣承陛下亲点为状元,此恩重于山岳。”
“臣生于燕云儒州,今故土沦于秦人之手,唯有执戈从军,以报陛下知遇,以酬大宋养育。”
“纵死疆场,裹尸而还,亦无所憾!”
言语恳切,毫无矫饰。
赵构凝视良久,眼中掠过一丝难明的情绪,终是轻轻点头。
“辛三元忠义可嘉。”
“既怀此志,寡人便祝你旗开得胜,随孟帅光复燕云!”
说罢,神色温和。
辛弃疾再次叩首谢恩。
大朝会就此落幕。
今日议程本就围绕征伐燕云十六州展开,部署军力,宣示国策,别无他务。
退朝之后,孟珙与辛弃疾并肩出宫,前后而行。
行至中途,孟珙放慢脚步,侧身笑道:“你从未上阵,怎写出那般逼真的战场景象?”
“‘赢得生前身后名’——若留朝中,功名岂不更易得?”
他对辛弃疾确有赏识之意。
只是如此文采,投身刀剑之间,终究令人惋惜。
“铁马冰河入梦来啊……”
辛弃疾低语一句,抬眼直视前方,“大帅,此战对秦,我军绝不可轻敌。”
“大宋的安稳已岌岌可危,秦国早已今非昔比。若此战落败,秦势必席卷天下,我朝恐难自保。”
“这话或许激烈,却是我心中所想,也是我弃笔从戎的根本缘由。”
“纵然能在庙堂步步高升,可若山河破碎,荣华又有何意义?”
辛弃疾早早就察觉到秦国悄然崛起的锋芒。
他决意不再困守书斋,而是投身军旅,借此次出征之机,重创秦国,令其再无翻身之力。
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魂牵梦绕的故土——燕云十六州,仍沦于异族之手。
然而他看得清楚,朝廷上下对边境危机视若无睹,毫无警觉。
所以他必须亲自前往巉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影响战局。
若留在朝中,即便才华盖世,也需经年累月才能有所作为。
而参军之后,却能随孟珙左右,既可上阵杀敌,也能献策定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落入校霸之手,雪之下小姐无法逃脱的笑刑 大鸡软饭男的幸福生活 关于和我同居的都是我高攀不起的,但非常爱我的女孩子这件事 姬子,在肉欲与背德中堕落(重置版) 大明铁血帝:吾乃天启,重塑乾坤 养成18年的清冷偶像妹妹的第1828次中出 平凡青云路 桌边 罗德岛性技运动会 我以凡骨逆仙命 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 纳西妲精液启蒙的禁忌仪式 僵约:开局编辑盘古基因 金鳞缚语 知意的平淡生活 剑来——同人恶堕版 被拉斐尔下药了,只好射满她了 替身心机小仙妻 序列劫:洪荒碎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