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院“中宫”东侧的静室,门户紧闭。深秋的寒意被厚厚的草帘阻隔在外,唯有一盏青铜雁足灯在案头摇曳,将昏黄而专注的光芒投在堆积如山的简牍、硝制羊皮和削好的木牍之上。空气里弥漫着竹木的清香、墨的微腥,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只有思想剧烈碰撞时才有的沉静。
周鸣盘膝坐在灯下,形容清减,眼窝深陷,唯有一双眸子亮得惊人,如同寒潭倒映星辰。他左手边,堆放着文茵等人整理誊抄的历年记录:农事“九宫验田”的原始数据、工坊“百工巧技”的构造图录、“疫疠消长”的符号统计、“星位观测”的坐标简牍、“音律比例”的算筹演草…浩如烟海,杂乱如麻。右手边,则是一卷卷正在他笔下诞生的、墨迹未干的新简。
他的笔,时而悬停凝思,时而如龙蛇游走。笔尖划过坚韧的硝制羊皮,留下清晰而有力的线条与文字。他并非在简单地誊录,而是在进行一场宏大而精密的编织——将散落的珠玉,用“数理”的金线贯穿,构建一座前所未有的知识殿堂。
《天工格物篇》
书名五个古篆,力透“羊皮”,带着开宗立派的沉凝气魄,悬于首卷之上。
上卷:《数理枢要》
周鸣的目光穿透灯焰,仿佛凝视着宇宙的源头。笔锋落处,开篇之言如惊雷破空:
“夫天地未形,混沌如卵。卵破而清阳升为天,浊阴凝为地。天地既立,万物化生。然则,日何以东升西坠?月何以朔望盈亏?水何以就下?火何以炎上?金石何以有坚脆?宫商何以成律吕?生民何以有老壮?草木何以有荣枯?”
“非神鬼司命,非天命独钟。盖万物生息,皆循其‘规’。规者,数理也!数者,量度万物之尺;理者,万物运行之径。阴阳之变,刚柔之济,动静之衡,生克之序…莫不有数存焉,有理贯焉!”
“欲知此规,唯有‘格物’。格者,穷究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其形,察其变,测其数,穷其理。不以臆断,不以虚言,唯以目视耳闻手触之实据为凭!此谓‘格物致知’——格万物之形体情状,致其运行生灭之真知!”
“知既致,则‘理’自明。理明则可‘推’——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显入微。勾股之弦,可测山高渊深;九章之术,可算粟米贵贱;律吕之数,可定金石清浊;疫疠之录,可辨寒热存亡!此‘推’之力,源于‘理’之确凿,本于‘数’之精严,非巫祝之妄言,非卜筮之虚测也!”
他笔锋一转,以“矩”为喻:
“譬如匠人造屋,必以‘矩’定方。矩不正,则屋倾覆。格物致知者,心中亦当有‘矩’。此矩为何?曰‘逻辑’!言必有据,推必有因,环环相扣,无隙可乘。甲生乙,乙生丙,则甲必为丙之‘故’(原因)。若有物自天坠,不归因于天神震怒,而当察其形、质、坠处痕迹,推其何物、何力致其坠。此即‘逻辑’之矩,可破虚妄,可立真知!”
中卷:《开物成务》
灯光下,周鸣的笔变得极其务实而精细。他展开一张巨大的羊皮,羊皮上绘制着一幅结构精密的“深耕犁解析图”。犁的每一个部件——曲辕、犁评(犁壁)、犁箭(犁柱)、犁铧——都以精确的线条分解呈现,旁边标注着尺寸、角度(如曲辕弧度、犁评倾角)。图中清晰展示了牛力牵引时,力通过曲辕结构分解为向下的破土力和向前的拉力,以及犁评翻土的力学原理。图旁文字详述:“…曲辕之制,省力三成,深耕可增五寸…犁评倾角廿度,覆土最佳,草籽尽掩…”
他翻过一页,是“翻车龙骨水车联动图”。复杂的齿轮组、链轮、刮水板、导水槽结构被拆解开来,标注着传动比(如主动轮齿数与从动轮齿数之比)、刮水筒容积、不同水位落差下的提水效率估算(“水深五尺,轮径三尺,日提水可灌田十亩”)以及维护要点(“齿轮啮合处,需常涂脂膏”)。
接着是“陶窑火候推演九畴图”。图中以《周易》卦爻符号为时间轴和状态码,记录着不同阶段(排湿、升温、釉熔、恒温、降温)的投柴量、风口开度、火焰颜色描述、测温锥状态(弯曲角度)、对应的窑温区间(模糊表述为“坤土”、“离火”、“鼎盛”、“坎水”)及此阶段所需时间。图旁附有详细说明:“…豆青釉成色,需‘鼎盛’之火(卦象离火上九)守足一个时辰,测温锥弯折过半为度。少则釉色晦暗,多则胎体变形…”
“踏杆提综织机结构图”则展示了杠杆联动装置的精确尺寸比例和运动轨迹,标注着如何通过调整杠杆支点位置和连杆长度,优化提综高度和力度,使织布效率提升“近倍”,布面均匀度“十得其九”。
每一幅图,每一段文字,都凝结着无数次的失败、测量、计算和优化。周鸣在卷首写道:
“此卷所录,非为炫奇技淫巧,乃为‘开物成务’。开物者,开启自然蕴藏之力,如水利、火候、风力、畜力;成务者,以此力成民生之实务——深耕以足食,织密以暖身,筑坚以安居,器利以省工。格物所求之‘理’,终须落于‘用’,惠及生民,方不负天地所赐之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卷:《天道窥微》
夜更深,灯花结蕊。周鸣的笔触,转向了更为深邃浩渺的领域。
他展开“周天星野岁差推演图”。图上,北斗七星(“帝车”)的勺柄指向,在不同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黄昏,被精确标注在巨大的圆形星野网格中。图旁,密密麻麻的算筹推演记录和史籍日食记录对比,清晰地指向一个结论:
“大火(心宿二)之位,百年西移约一度半(粗略值)。此非星动,乃地轴所指微旋,谓之‘岁差’。故古之‘辰星’(水星),今或易位。观星定历,需察此微变,百年一校,方合天行。”
另一幅“五纬(行星)视行轨迹略图”上,水、金、火、木、土星的复杂路径被简化勾勒,在关键转折点(顺行转逆行处)标记着观测日期和附近恒星作为参照。周鸣在图侧沉思批注:
“五星之行,疾徐不定,轨迹非圆。其疾徐似与距日(太阳)远近相关?近则疾如奔马,远则缓若牛行?其轨迹…或近椭圆?然尚缺精测之器与穷微之算,此惑待解于后世。”他将对开普勒定律的原始直觉,化作了留待后人的谜题。
“三分损益生律图”则直观展示了音律生成的数学之美。从一根基准弦长(黄钟宫音)开始,三分损一(乘以23)得下方纯四度音(林钟徵音);再三分益一(乘以43)得上方纯五度音(太簇商音)…算筹排列出精确的分数比例(9:8,81:64,4:3,3:2…),最终构成完整的五声音阶体系。图旁文字阐释:“…音声相和,非神授,乃数谐。金石丝竹,尺寸比例合于此数,则共鸣生悦;悖于此数,则相冲生噪。此即‘天道’之弦,藏于万物振动之间!”
他甚至对风雨雷电、草木生长等常见现象进行了规律性总结:“…云起于山泽蒸腾,遇高寒则凝为雨雪。雷者,阴阳之气激荡。春雷动而蛰虫苏,非雷神唤醒,乃地气回暖之征…桑树向阳之枝茂盛,背阴之枝稀疏,趋光之性也…”
卷末,他慨然书道:
“仰观宇宙之大,品类之盛,运行生息,莫不有规。此规或显或隐,或简或繁。格物之道,在由显知隐,由简推繁,于纷繁万象中,窥见天道运行之一斑。知愈深,则畏愈甚。非畏鬼神,乃畏此亘古不易、至大至刚、蕴含无尽生灭玄机之‘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 与爆乳肥臀痴女母牛卑女妹妹的淫乱生活! 打火机 我的青春恋爱绝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松田警官绝赞救世中 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 开局休夫嫌我穷我赘新夫你哭什么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基沃托斯的美味学生 我与两年未见的傲娇表妹甜甜性爱寒假 港区风流记 春意阑珊 椰汁城 星河之梦 女男爵调教日记,弟弟的专属玩物 催眠了杏酱成为了杏的爸爸和杏天天做爱的幸福生活 人渣的本愿——仪式之茧 末眼保洁 电车之狼(黄油改编) 娱乐:离婚天仙,杨蜜带娃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