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皇帝聊天群 > 第219章(第2页)

第219章(第2页)

【秦念:朕兴建医学院也没多久,你朝加快医学展的进度,说不定有救。】

秦念再次为医学院代言。

其实哪怕是到现代,轻度重金属中毒可以干预,重度重金属中毒带来的损伤大多不可逆,更别说古代。

但总得给个希望。

从中医角度看,说不定老祖宗还真能想出以毒攻毒的办法。

【朱棣:朕必将全力支持医学院的兴建!】

【朱瞻基:何谓医学院?】

绝处得见生机,朱瞻基当然得追问活命之法。

【秦念:话题结束后,天幕会呈现过去的话题,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其实明帝的早逝的原因有很多,把其他因素解决了,说不定也能长寿。】

【朱瞻基:请秦皇详叙!】

朱瞻基此刻甚至得庆幸“明帝的早逝的原因有很多”。

如此一来,即便重金属中毒无解,但其他问题得以解决,自己或许也不至于早逝!

想到自己现在还算康健,并不像身患绝症之人。

是了,他虽然子嗣不丰,但也没有绝嗣。

必是还有其他原因,才致使自己早逝!

【秦念:说到医学院,那就不得不提第二个猜测:明朝皇帝的普遍早逝,跟太医世袭制度有关。】

第13o章

【朱元璋:朕没有制定太医世袭之制。医生除了世代承袭替补外,亦可于天下寻访,皆由太医院堂上官考核,合格方可录用为太医。】

看到世袭一词,朱元璋就知道秦念又要提自己的过错。

但他真没有定太医世袭之制。

太医的能力攸关皇帝的性命,朱元璋当然不会如此草率。

【秦念:也就是说考生大多是太医子弟,以及民间的世袭医户。你怎么就确定医户之后擅长医术而不是打铁,铁匠之后就擅长打铁而不是医术?】

明太祖要求户籍世袭,并非是他不懂民情,相反是他太懂民情,他清楚民间的匠户是以家族传承为主,师徒传承为辅。

既然师徒传承大多只出现在没有家族传人的情况下,那他就直接改成户籍世袭制度。

明太祖或许还认为这种世袭制能使医匠不必分心其他事务,就可以在本职技术上精益求精。

但这种做法的致命缺陷,在于完全忽略个体天赋的差异。

有的人就是天生不适合学医,户籍制度下他却只能学医,成为庸医后还得教导下一代行医。

而有的人天生适合学医,放在以往可以借助师徒传承进入医道,成为一代名医。而在户籍制度下,这种人却根本没有学医的机会。

此消彼长之下,就可以想见明朝的医生水平必然不断下降。

【朱元璋:……】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无法回答。

他不能说医户之后大多善医术,铁匠之后大多善打铁。

只要择其善者而录之,太医院必然不会录取医术水平低下的太医。

因为秦念现在是在说大明皇帝多早逝。

倘若明帝的早逝真跟太医的医术有关,那就是他的设想又出了问题。

【秦念:考官是太医,考生中多为太医之后。换作你是考官,你是优先录取自己及同僚的子弟,还是录取民间医户?你会不会跟同僚抱团排挤走医术高明的太医,以防自己是庸医的事实被揭露出来?】

明朝的太医当然不是世袭,但胜似世袭。

比如李时珍就是在治好楚王世子后,被楚王举荐给朝廷,被授予太医院判的职务。

结果当了一年太医就告归。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他是被排挤走的。

秦念这段话也不是使用陈述句,而是用疑问句说出明朝太医选拔制度的漏洞。

【朱元璋:他们敢!】

朱元璋大怒。

太医的能力关乎皇帝性命,怎么会有人敢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录用庸医?

【秦念:朱棣之后,寿命最长的明帝就是那个不肖子孙。或许正是因为他自学医术能给自己治病,才得以长寿。而这个不肖子孙之所以自学医术,应该是因为前三任皇帝都死于太医院的庸医。】

关于嘉靖皇帝是否自学医术才得以长寿、以及他为什么要自学医术,都属于秦念的猜测。

所以她谨慎地使用“或许”“应该”等推测词汇。

不过嘉靖懂医术那是肯定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疾风回旋曲  11字谜案  歡迎來到天堂島  神探伽利略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沉默的巡游  透明的螺旋  希望之线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独占悖论(1V3)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你杀了谁  宿敌就是妻子  大雪中的山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