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实录》记载“上亲检方书,制为济疫小饮子方,颁下所司遵用济民,仍用礼部刊行”。
至于嘉靖皇帝为百姓治疗疫病时,为什么不去问太医院要药方,而是自己查阅医书。
秦念只能想到两种解释:一是嘉靖过于自信,觉得自己比太医们都强;二是嘉靖不信任太医的医术。
这两种解释都指向嘉靖觉得太医的医术还不如他自学成才。
【刘彻:三任?】
明朝之事距离大汉甚远,但这不是刘彻不去落井下石的原因。
像朱元璋让三品官员穷到卖女儿,刘彻就想出言讥讽。
今日不曾出言,主要是因为卫青就在身边,已多次婉言劝阻。
其次是十日前朱棣报完天灾之后,于天幕说出如何建造可以远洋航行的海船。
当时刘彻是问秦念如何造海船。
但秦念说她所在时期的造船工艺,大汉无法实现。
——实为明朝远洋巨舶技术已经失传,秦念在网上能找到的远洋船舶资料,放在汉朝确实没法实现。
如此一来,刘彻也就在大将军的劝阻下,只是私下嘲讽朱祁镇的种种愚蠢行径。
可当看到明朝连续三任皇帝死于庸医,刘彻还是震惊了。
三任!
卫青无奈,陛下此番出言没给他劝阻的机会。
【秦念:这三任皇帝死于庸医是《明实录》的官方记载,也难怪这个不肖子孙被吓得于医道自学成才。至于之后的明帝早逝是否跟庸医有关,由于史书没记载,那就不好说了。】
明宪宗朱见深是朱祁镇之子,享年四十一岁。
他死后,韩重等人上书明孝宗朱祐樘:“太医院掌院事、通政使等官施钦、任义、胡廷寅、仲兰、刘文泰、章渊、郑文贵、蒋宗儒、钱宗甫等,俱以庸医……当先帝不豫之时,偏执方药,先后不同,旬日之间,宫车晏驾。”
朱祐樘对这群庸医的处置是“任义、章渊、刘文泰降,院判郑文贵降,御医蒋宗儒、钱宗甫降,医士胡廷寅削其官”,只是降职削官。
这么轻的处置很快就迎来自食恶果,朱祐樘因风寒死于三十六岁。
“初,先帝以祷雨斋戒,偶感风寒……瑜私于文泰、廷和,不请胗视,辄用药以进。继与钦及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进药,皆与证乖,先帝遂弥留弗兴……劾其恶,以为庸医杀人。”
朱厚照对庸医的处置是“瑜、文泰、廷和依律论死,钦、叔和革职闲住,昊原籍为民,玉等各降二级”。
而根据野史《万历野获编》的记载,“文泰一庸医,致促两朝圣寿,寸磔不足偿,竟免于死”,也就是刘文泰可能得以免死。
朱厚照清楚太医院有一群庸医,落水染疾久病不愈,于是想让臣子拟定圣旨寻访民间精通医药者。
结果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回复“臣等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尤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又何待诸草泽未试之人哉?”
于是擅于骑射的朱厚照死于落水半年后,享年三十一岁。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你等当立即兴建医学院,不得再沿用朕选拔太医之制!】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太医世袭的后果竟能严重至此。
此刻他直观地意识到户籍制度的荒谬!
连续三名皇帝因庸医而早逝,还是明确记载于《明实录》。
又当有多少皇帝是因庸医而死,却未曾记载其中?
【朱棣:儿臣遵旨!医学院正在建造,各地精通医理者皆可入京。】
朱棣想到父皇寿七十一,而自己仅有六十五。
他完全有理由怀疑,此时的太医就已经不如父皇时期的太医!
【朱高炽:臣谨遵皇祖父、父皇之令。】
朱高炽已然确定,父皇已无更易太子之意。
等话题结束,可以看到“过去的话题”,或许就知道为何父皇如皇祖父一般,对秦念之言深信不疑。
【朱瞻基:谨遵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之令!】
朱瞻基立即就推算出,“不肖子孙”之前的三任皇帝,应是朱见深、朱祐樘,以及朱厚照与朱厚熜之一。
朱见深是朱祁镇之子,也就是他的孙子就是被太医院的庸医治死。
现在的太医院里,又有多少庸医?
【刘彻:既然有诸多皇帝死于庸医,为何明帝宁愿自学医术,也不改太医世袭之制?】
庸医之事,大汉亦当提防,陛下于天幕问及此事,卫青没有劝阻。
刘彻知道明朝是祖训治国。
但明帝也不是所有祖训都遵循,比如朱元璋不让宦官干政,结果朱棣朱祁镇都重用宦官。
可见祖训也可以违背。
既然都知道太医连续治死三任皇帝,怎么明帝还不愿更改太医世袭制度?
难道改制比自学医术还难?
【秦念:第二任可能觉得第一任的死是意外,就没管,于是自己也年纪轻轻死于庸医之手。第三任倒是知道太医无能,久病未愈时想要下诏寻访民间名医,但被朝臣以“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为由拒了,然后他就病死了。】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宿敌就是妻子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大雪中的山庄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透明的螺旋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神探伽利略 疾风回旋曲 独占悖论(1V3)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沉默的巡游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11字谜案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希望之线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你杀了谁 歡迎來到天堂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