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
刘彻已是完全不能理解后世的皇帝。
太医无能,皇帝想要改请天下名医,朝臣凭什么阻拦?
就算太医并非无能,皇帝想寻访民间名医又有何不可?
【朱元璋:荒谬!这些朝臣皆为叛逆不成?!】
已有两个皇帝死于庸医,朝臣竟然还敢说出“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这分明就是要弑君!
朱元璋此刻想到正是这“第三任”早逝无子,才会由堂弟“不肖子孙”即位。
难道“不肖子孙”改老四的庙号,并非只是因其“不肖”?
【秦念:这就要说到你朝皇帝早死的猜测三:文臣阴谋论。】
秦念对文臣阴谋论半信半疑。
很多阴谋论一看就知道是在给皇帝洗白。
比如土木堡之变,显然就是朱祁镇的问题——文臣再怎么疯狂,也不可能陪葬半个朝堂。
但有些事情还真就只能用阴谋论解释,比如朱厚照久病不愈要请民间医者,关朝臣什么事?他们凭什么阻拦?
《明史》对杨廷和阻拦求医的记录更加露骨:
“帝郊祀,呕血舆疾归,逾月益笃。时帝无嗣,司礼中官魏彬等至阁言:国医力竭矣,请捐万金购之草泽。”
这时皇帝已经吐血,太医的能力救不了他,魏彬等人到内阁要求拿万金求购民间医者。
结果“廷和心知所谓,不应,而微以伦序之说风之,彬等唯唯”。
三个月后,朱厚照驾崩。
无论文臣阴谋论是真是假,秦念一再强调都是推测。
那么无论说得对不对,都不违规。
【秦念:传言只要明帝的作为触及文臣的利益,这个皇帝就会遭遇各种意外,死得不明不白。朱棣之后,唯二长寿的明帝,都是靠深居简出不上朝,借助宦官制衡朝臣,才保住自己的命。】
不上朝?
借助宦官制衡朝臣?
不这么做的皇帝尽皆短寿——朱棣之后的十三个皇帝,只有两人长寿?
朱元璋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刘彻:所以就算更换太医也没用,只能自学医术?】
刘彻终于明白那个“不肖子孙”为何要自学医术。
这明朝究竟是怎么回事?
作为皇帝,竟然找不到信得过的医者。
朝臣居然能阻止皇帝求医。
出现这种“传言”,明朝皇帝遭遇的“意外”必然不在少数。
【秦念:朕只知道明朝皇帝遭遇的意外是挺多。比如两个落水后病死、一个淋雨后病死,所以大明皇帝被后世戏称“易溶于水”。那两个不上朝的皇帝,遭遇的火灾加起来有三四十起,占明朝皇帝遭遇总火灾数的比例过七成——这两皇帝是真耐烧。】
第131章
落水后病死的有朱厚照、朱由校,淋雨后病死的是朱祐樘。
假如从朱祐樘开始算,那就是八个明帝中有三人的死与水有关。
至于火灾的数据,是根据《明实录》和《明史》的记载进行统计所得出。
当然,嘉靖遇到的火灾多可以解释为他喜欢炼丹,万历年间可以解释为朱翊钧懈怠防火。
但火灾频繁到这种地步,也实在让人很难不阴谋论。
不过秦念刻意提及文臣阴谋论,另有目的。
【朱元璋:朝臣为何能如此放肆!后世的明帝为何不能重整朝纲?!】
三个皇帝“溶于水”,这已经极为不寻常。
两个皇帝遭遇三四十起火灾——常人一生也就遭逢一两起,这两明帝分明是频频遭遇刺杀!
朱元璋越看越觉心中寒。
秦念谈及汉唐宋的史书时,即便其中多有不实之处,她也能借助“考古”分辨真假。
在自己的话题时,她亦是言辞笃定。
怎么到了后世明帝,秦念却说“经历多次删改,充斥着各种伪史与逻辑不通之处”,无从分辨真伪,只能多次以“或许”“应该”等词汇表示猜测?
这分明就是意指后世的明帝不仅难以自保、太医院为朝臣掌控,就连史官也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甚至当世百姓都受到误导,在坟墓中留下许多对朝臣有利的“实证”。
如此才会使得秦念无法确定“文臣阴谋论”的真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大雪中的山庄 独占悖论(1V3) 透明的螺旋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疾风回旋曲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沉默的巡游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歡迎來到天堂島 你杀了谁 希望之线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宿敌就是妻子 11字谜案 神探伽利略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