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你试图用宗室制衡朝臣,但朱棣用实际行动证明,有封地有军队的宗室能让王朝二世而亡。】
【朱棣:朕不是成祖,大明也不是二世而亡!】
朱棣忍不住辩解。
凭什么说大明二世而亡,那是“不肖子孙”自作主张。
他是大明的太宗皇帝!
【朱元璋:老四,你削藩之后,在用什么制衡朝臣?】
朱元璋虽是问,实则已经有了猜测。
后宫不得干政,严格限制外戚,宗室不得从事四业。
那么唯一能够制衡朝臣的势力,就只剩下——
【朱棣:儿臣复用锦衣卫,再设东厂,共同监察百官,东厂……是以内监掌之。】
朱棣迟疑一瞬,终是没有隐瞒。
他知道重用宦官这事不好听,但若是隐瞒,必然遭到秦念的揭短。
那就只能直言。
何况秦念曾言两个长寿的明帝都在借助宦官制衡朝臣。
倘若他遵循祖训,当真禁止宦官干预政事,后世明帝的境遇只会更加被动。
【朱元璋:秦皇,既然有锦衣卫与东厂监察百官,且朕废除了丞相,后世朝臣如何能够势大至此?】
废除丞相?
许多皇帝心中一震。
身为帝王,当然都清楚君权与相权之争。
嬴政看到明朝废除丞相,想到的是纵然没有天幕,政务也相当繁忙。
倘若废除丞相,皇帝又如何兼顾如此多的政务?
【秦念:是啊,为什么呢?朱瞻基。】
秦念等了好一会,都没有等到朱瞻基的回复。
连省略号都没有。
难道是在摸鱼?
好在很快她就想起天幕的隐藏设定——
在武曌话题时,朱元璋说“李治无言,应是想要否认此事,被天意视为谎言,未能道出”。
朱瞻基没必要在这个时候说谎,按设定应该是违反规则二,所以不出来。
于是秦念好心地替他作答。
【秦念:朱八八,你废丞相之后直领六部,“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勉强君权相权一肩挑,成功给后世留下一堆烂摊子。】
【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秦念在说什么。
大明宝钞、宗室制度、低薪养贪、反向朝贡、禁海倭患、太医世袭……
这些“烂摊子”的弊端,在后世必会尽数显现,后世明帝必然面临更多政务。
纵是日勤不怠,也难以完成。
【秦念:于是朱棣设内阁学士当私人顾问,助他处理政务,此时的内阁还没有实权。再往后,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能够代批奏章,由皇帝决定是否生效——丞相改了个名,又被抬了上来。】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形成票拟制度。
也就是内阁大学士可以审议奏章,将批阅建议写在纸上附在奏章上作为参考。
皇帝用红笔批示奏章,叫做“批红”。
也是明宣宗时期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读书,又设置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
朱瞻基只亲自批阅一部分奏章,另一部分就让秉笔太监照着票拟誊录到奏章上,而掌印太监负责在审核后盖印。
【朱元璋:……】
朱元璋废除丞相,确实导致政务繁多。
若是以往,他会辩称纵然繁多,也不是不能处理。
但秦念已经说出自己治下的诸多弊端,他就明白自己总揽大权之后,并没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好。
而后世的明帝或是政务多到不能独自批阅,又或是不愿日勤不怠,竟是又设“内阁”代丞相之职。
【朱瞻基:并非丞相之制。内阁虽可代批奏章,但是否采纳皆由皇帝决策,且内阁可随时撤换。】
有秦念之言作为范本,朱瞻基总算避开天幕的限制,将内阁制度与丞相制度最大的不同道于天幕。
内阁并无实权,怎能算是“丞相”?
………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疾风回旋曲 沉默的巡游 宿敌就是妻子 [犬夜叉] 情迷意乱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 独占悖论(1V3) 炮灰觉醒,把冷艳主角训成狗了 11字谜案 快穿:漂亮万人迷渣遍各路男人 歡迎來到天堂島 [排球少年同人] 阴暗宅被宫侑抓包 魔神哥哥在末世杀穿了 大雪中的山庄 你杀了谁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继承妖族全员,我直播查房爆红 神探伽利略 透明的螺旋 希望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