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自庚子年(公元220年),止于壬寅年(公元222年),共三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
春季,正月:魏王曹操(追尊武帝)抵达洛阳;庚子日(二十三日),在洛阳去世。曹操善于识别人才,明察秋毫,很难被假象迷惑。他提拔奇才,不拘泥于出身卑微低贱,根据才能任用,使他们都能发挥作用。与敌人对阵时,神态安详闲适,好像不想作战的样子;等到决断时机、乘胜追击时,气势充沛昂扬。对有功劳应当奖赏的,即使千金也不吝惜;对没有功劳却希望得到赏赐的,一分一毫也不给。他执行法令严厉急切,有犯法的必定诛杀,有时面对犯人也会流泪,但最终绝不赦免。他本性节俭,不喜欢奢华。所以能削平群雄,几乎统一全国。
当时太子曹丕在邺城,军中骚动不安。官员们想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认为这样不行,于是发布丧讯。有人建议应当命令各城守将,全部换成谯县、沛国(曹操家乡)的人。魏郡太守、广陵人徐宣厉声说:“如今远近统一,人人都怀有效忠之心,何必专门任用谯县、沛国人,来挫伤守卫将士的心!”这才作罢。青州兵擅自击鼓相互招呼离去(青州兵是曹操收编的黄巾军,有独立性),大家都认为应该制止他们,不服从的就讨伐。贾逵说:“不行。”于是发布长篇公文,命令沿途各地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鄢陵侯曹彰从长安赶来奔丧,问贾逵先王(曹操)的印玺在哪里。贾逵严肃地说:“国家已有储君(太子曹丕),先王的印玺不是君侯您该问的!”噩耗传到邺城,太子曹丕痛哭不止。中庶子(太子属官)司马孚劝谏道:“君王去世,天下人都仰赖殿下您来安定。您应当上为宗庙社稷,下为天下万国着想,怎么能像普通百姓那样只顾尽孝呢!”曹丕很久才止住哭泣,说:“你说得对。”当时群臣刚听说魏王去世,聚在一起痛哭,行列都乱了。司马孚在朝堂上厉声说:“如今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及早拥立新君,以安定天下,难道只是哭的时候吗!”于是命令群臣退出,安排禁卫,办理丧事。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
群臣认为太子即位,需要皇帝的诏命(当时汉献帝尚在)。尚书陈矫说:“大王在外去世,天下惶恐不安。太子应当节哀,立即即位,以维系远近人心。况且还有他宠爱的儿子(指曹彰)在身旁,如果发生变故,国家就危险了。”于是立即安排官员,准备礼仪,一天之内全部办妥。第二天清晨,以太后的名义发布诏书,册命太子曹丕继承王位,大赦天下。不久,汉献帝派遣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予曹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绶,兼任冀州牧。于是尊奉王后卞氏为王太后。
改年号为延康。
二月,丁未朔(初一),发生日食。
壬戌(十六日),任命太中大夫贾诩为太尉,御史大夫华歆为相国(后改为司徒),大理(廷尉)王朗为御史大夫(后改为司空)。
丁卯(二十一日),将武王曹操安葬在高陵(今河北临漳)。
魏王的弟弟鄢陵侯曹彰等人都回到自己的封国。临菑国监国谒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临菑侯曹植醉酒悖逆傲慢,劫持胁迫朝廷使者。”魏王曹丕将曹植贬为安乡侯,并诛杀了右刺奸掾沛国人丁仪及其弟弟黄门侍郎丁廙和他们家所有的男丁,这些人都是曹植的党羽。
鱼豢评论说:谚语说:“贫穷自然学会节俭,卑微自然学会谦恭。”这不是人性天生不同,而是形势造成的。假使太祖(曹操)早些防范约束曹植等人,以这些贤人的本心,怎么会产生非分之想呢!曹彰心怀怨恨,尚且没有过激行为;至于曹植,又岂能发动祸乱!结果却让杨修因受倚重信任而遇害,丁仪因迎合心意而被灭族,可悲啊!
开始设置散骑常侍、侍郎各四人。担任官职的宦官,职位不得超过各署署令。将这项规定刻在金简上,收藏在石室中。当时准备选拔侍中、常侍,魏王曹丕身边的旧人暗示主持选拔的人,想直接任用他们,不调选其他人。司马孚说:“如今新王刚立,应当任用天下英杰贤才,怎么能借这个机会,互相荐举呢!如果官职失去选人的标准,得到职位的人也不足为贵。”于是另外选拔了其他人。
尚书陈群认为,朝廷的官员选拔制度不能尽揽人才,于是创立九品中正制:各州、郡都设置中正官负责评定选拔人才,选择州郡中贤明有见识的人担任,区别人物品行才能,评定等级高低。
夏季,五月,戊寅(初三),汉献帝追尊曹丕的祖父太尉曹嵩为太王,夫人丁氏为太王后。
魏王曹丕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西平的麹演联合邻近郡县作乱抗拒邹岐。张掖的张进扣押了太守杜通,酒泉的黄华拒绝接受太守辛机,都自称太守响应麹演。武威郡的三种胡人(卢水胡等)也再次反叛。武威太守毋丘兴向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扶风人苏则告急。苏则准备救援,但郡里人都认为叛军势力正盛,需要等大军到来。当时将军郝昭、魏平已先驻扎在金城,但奉诏不得西进。苏则于是会见郡中高级官员和郝昭等人商议道:“如今叛贼虽然势众,但都是刚刚拼凑起来的,有的是被胁迫参加的,未必同心。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攻击,善人恶人必定分离,分离出来归顺我们,我们就增强而敌人就削弱了。既能获得增加兵力的实效,又能产生加倍的气势,率领这样的军队进讨,必定能击败他们。如果等待大军,旷日持久,好人无处可归,必然聚合到恶人一边,善恶一旦合流,就很难迅速分离了。虽然有诏命,但违背它而符合权宜之计,是可以自行决断的。”郝昭等人同意了,于是发兵救援武威,使三种胡人投降,并与毋丘兴在张掖攻击张进。麹演听说后,率领三千步骑兵来迎接苏则,声称是来助军,实际想发动变乱。苏则诱骗他并斩杀了他,将他的首级示众,他的党羽都四散逃走。苏则于是与各路军队包围张掖,攻破城池,斩杀张进。黄华恐惧,请求投降。河西地区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初,敦煌太守马艾在任上去世,郡中人推举功曹张恭代理长史事务;张恭派儿子张就去朝廷请求委派新太守。正逢黄华、张进叛乱,他们想与敦煌联合,便扣押了张就,用刀架在脖子上威胁。张就始终不屈服,暗中写信给父亲张恭说:“您治理敦煌,忠义昭着,岂能因为我身处困境而改变初衷呢!如今大军将至,您只应率兵牵制敌人。希望您不要因为对儿子的慈爱,使我死后仍有遗憾。”张恭立即率兵进攻酒泉,另外派遣两百铁骑及属官,沿酒泉北部边塞东进,迎接新太守尹奉。黄华想救援张进,但顾忌西面的张恭军队,怕他们袭击后方,所以无法前往救援而投降了。张就最终平安无事,尹奉得以到郡就任。朝廷下诏赐予张恭关内侯爵位。
六月,庚午(二十六日),魏王曹丕率军南巡。
秋季,七月,孙权派遣使者向魏国进献贡品。
蜀将孟达驻守上庸,与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和;刘封欺凌他,孟达便率领部属四千余家投降魏国。孟达仪容举止有才气,曹丕非常器重喜爱他,让他与自己同乘一车,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又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任命孟达兼任新城太守,将西南地区的军政事务委托给他。行军长史刘晔说:“孟达有苟且得利之心,而且依仗才能,好用权术,必定不会感恩戴德,心怀忠义。新城郡与孙吴、蜀汉接壤,如果发生变故,就会给国家带来祸患。”曹丕不听。派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孟达一起袭击刘封。上庸太守申耽背叛刘封投降,刘封兵败,逃回成都。
当初,刘封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汉中王刘备(此时尚未称帝)刚到荆州时,因为没有儿子,便收他为养子。诸葛亮担心刘封刚烈勇猛,刘备去世后最终难以控制驾驭,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他;于是刘备赐刘封自尽。
武都氐王杨仆率领部族归附魏国。
甲午(二十一日),魏王曹丕驻军在谯县,在县城东面大宴六军将士和谯县父老乡亲,安排歌舞杂技表演,官员百姓上前祝酒,直到傍晚才结束。
孙盛评论说:三年的丧期,从天子到平民百姓都应遵守。所以即使夏、商、周三代末世,七国争雄之时,也没有人在十天一月之内就废掉丧服,在送葬返回后就扔掉丧杖的。到了汉文帝时,更改古代制度,人道伦理的纲常,一下子废弃了,道德已经比当年淡薄,风气败坏已延续百代。魏王(曹丕)既然追从汉朝制度,变更重大礼制,身处最重的哀痛之中却设宴享乐,在继承大业之初就毁坏王道教化的根基,等到他接受禅让时,公开接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嫔妃),由此可知他的寿命不会长久,魏朝国运也不会长久。
魏王曹丕任命丞相祭酒贾逵为豫州刺史。当时天下刚刚平定,刺史大多不能有效监察郡县。贾逵说:“州刺史原本依据朝廷颁布的六条诏书监察郡守(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所以地方报告中都说刺史严厉能干如鹰飞扬,有督察的才能,而不说安静宽厚仁爱,有和乐平易的品德。如今地方官吏怠慢法令,盗贼公然横行,州官知道却不纠举,天下还有什么标准呢!”于是对于郡守以下官员,凡是阿附纵容、不依法办事的,全部上奏弹劾,予以免职。他对外整顿军队,对内治理民事,开垦荒田,疏通灌溉和运输的水渠,官员百姓都称赞他。曹丕说:“贾逵是真正的刺史。”向全国发布公告,要求各州以豫州为榜样;赐予贾逵关内侯的爵位。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表说:“魏将取代汉朝,在预言图谶中已有显现,这类证据非常多。”群臣于是也上表劝魏王曹丕顺应天意人心(接受禅让)。曹丕不同意。
冬季,十月,乙卯(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持节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以及诏书册命,将帝位禅让给魏王。曹丕三次上书辞让,然后在繁阳(今河南临颍)筑坛。辛未(二十九日),曹丕登上高坛接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五岳四渎(山川河流之神),改年号为黄初,大赦天下。
十一月,癸酉(初一),奉汉献帝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内继续使用汉朝历法,用天子的礼仪音乐;封山阳公的四个儿子为列侯。魏文帝曹丕追尊祖父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尊奉母亲王太后卞氏为皇太后。改封汉朝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关中侯。群臣封爵、升官各有等级差别。改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
山阳公(刘协)奉献两个女儿给魏帝(曹丕)为嫔妃。
魏文帝曹丕想改变历法(正朔,即岁首月份)。侍中辛毗说:“魏朝遵循舜、禹(禅让)的传统,顺应天命人心;至于商汤、周武王,是用战争平定天下,才改变历法。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左传》说:‘夏朝的历法符合天时。’何必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呢!”文帝认为他说得好,采纳了他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时群臣都称颂魏朝的功德,大多贬低汉朝;唯独散骑常侍卫臻申明禅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美德。文帝多次看着卫臻说:“天下的珍宝,我应当和山阳公(刘协)共享。”
文帝想追封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说:“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立新朝,革新制度,应当永远作为后世的典范。考察典籍记载,没有分封妇人土地和爵位的制度。根据礼仪典章,妇人只能因丈夫的爵位而尊贵。秦朝违背古法,汉朝又沿袭了秦朝,这都不是先王的典章制度。”文帝说:“这个意见很对,就不要施行了。”于是将这项决定写成制度,收藏在尚书台和秘书阁。
十二月,开始营建洛阳宫。戊午(十六日),魏文帝曹丕前往洛阳。
魏文帝对侍中苏则说:“以前攻破酒泉、张掖后,西域与敦煌通使,献上直径一寸的大珍珠,现在还能再买到更多吗?”苏则回答说:“如果陛下的教化覆盖中原,恩德遍及沙漠,那么珍珠不求也会自己到来。靠索求得到的,不值得珍贵。”文帝默然无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11字谜案 希望之线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 疾风回旋曲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我能看见东西价值,成了富贵花! [犬夜叉] 情迷意乱 皇帝聊天群 宿敌就是妻子 盛唐探案录 战损生存指南 惊!白天给我看病的医生晚上居然这样做... 歡迎來到天堂島 狼窝(nph,强制,性虐,bg) 开在高中门口的小饭馆 偏离航道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独占悖论(1V3) 沉默的巡游 偏离航道(1v1h兄妹骨科b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