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会意,轻轻抬手,十二少女同时后退半步,将陶碗整齐置于木案之上,动作如一。
她朗声道:“诸位乡亲,今日试味虽尽兴,但我们‘晚晴露’不争虚名,只求真心。若明日还有人愿来,我们照旧奉酱,一碗不少!”
百姓欢呼雷动。
然而就在这欢腾之际,天空忽地一暗。
乌云压顶,电光隐现,仿佛一场暴雨将至。
红姑抬头望天,眸光微凝。
更有一场风暴,正借着人心与权谋,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酝酿。
而在城南某座幽深府邸内,柳夫人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杯中汤色清澈,唯有一片梅干沉底。
她轻笑一声:“好一个‘一碗酸甜敬太平’……那就让我看看,你们这碗‘太平’,到底能撑几夜?”三更梆子刚过,夜风骤紧,东市十字街口的木台早已被红姑命人加固数遍,四角埋铁桩、绳索缚石墩,看似简陋,实则暗藏玄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十二盏琉璃风灯悬于高杆之上,映得方圆十丈亮如白昼——这并非防雨,而是防人。
果不其然,子时未到,七八条黑影自巷尾疾行而来,个个敞怀露臂,腰间别刀,满脸横肉,正是京中惯常惹是生非的泼皮无赖。
为首一人满脸酒糟鼻,一脚踹向主台案桌,嘶声大吼:“妖酱惑众!乱我京城人心!砸了它!”
桌翻碗碎,陶片四溅。
可他们脚未站稳,四周阴影里竟悄无声息地涌出数十道黑衣人影,动作迅捷如鬼魅,拳脚无声却凌厉至极。
未等那酒糟鼻反应过来,脖颈已被锁住,后脑一撞便昏死在地。
其余泼皮尚未动手,便尽数被按跪于地,嘴塞破布,手脚捆缚如猪羊。
更令人惊愕的是,街口两侧民宅竟次第开门,一个个提着灯笼、抱着空坛的老百姓从黑暗中走出。
卖炭老汉拄拐立于前,声音沙哑却字字如铁:“这一碗,救过我婆娘的命!你们敢动晚晴露,就是踩我百姓的活路!”
“我闺女三个月滴水不进,靠这酱开胃续命!”
“我家娃儿痢疾脱水,灌了半勺‘冰梅饮’才回过气来!”
“谁说这是妖物?这是救命汤!是穷人碗里的天恩!”
怒吼声此起彼伏,百姓自发围成人墙,将那些被擒的泼皮团团围住,举着空坛、空碗,像举着战旗。
有人甚至从怀里掏出珍藏多日的酱瓶残渣,高高举起,泪流满面:“这是我存的最后一口……可我宁愿拿出来,也不让你们污了它的名!”
巡防衙役打着火把匆匆赶到,见状皆是一愣。
领头差官弯腰捡起一片碎陶,凑近鼻尖一嗅——酸香微辛,回甘悠长,竟隐隐有安神定魄之效。
他抬眼望向人群,只见百余名平民目光灼灼,齐刷刷盯向他,仿佛不是他在查案,而是他在被审判。
“立案!”卖炭老汉猛地将拐杖顿地,“查清楚是谁指使这些狗贼毁我们穷人的命根子!”
差官喉头一紧,不敢怠慢,立即命人收拢证物,押走闹事者。
而当他的目光扫过地面时,赫然发现每一块碎陶片底部,都刻着一个极小的“苏”字阴文——那是商盟特制陶窑的标记,亦是无声的宣告:此物虽贱,却有人护;此味虽酸,却连民心。
这一夜,没有血,却比流血更震慑人心。
而在宫墙之外,萧嬷嬷拄着旧拐,颤巍巍走入宫侧茶肆。
她一身粗布衣裳,却是当年服侍先帝的老乳娘,几位退养的宫中嬷嬷见她到来,纷纷起身相迎。
她不慌不忙坐下,从袖中取出一只青瓷小碟,轻轻推至中央:“你们不信那‘晚晴露’是正统?可曾尝过先帝夏日最爱的‘九酿梅饮’?那方子,原就是江南农户古法发酵的老酱提纯而成。我亲手熬过三年,怎会不认得这味?”
众嬷嬷怔住。
“如今贵人们说它是邪物,反倒是我们这些乡下人靠它活命。”她苦笑一声,“天理昭昭,哪有贵贱之分?只有生死之别。”
消息如野火燎原,一夜之间,自茶肆传至府邸,自市井渗入高门。
同一时刻,御膳房偏室,孙福安独坐灯下,手中握着一瓶从未启封的“九酿梅酱”。
那是他偷偷从库房取来的样品,标签上写着“疑似违禁,待焚毁”。
窗外,不知何处传来锣鼓声,清越激昂,穿透夜雾:
“晚晴露,百姓选!晚晴露,百姓选!”
他指尖微颤,终于缓缓撕去封条。
瓶盖轻启,一股沉敛多年的酸香徐徐溢出——那是时间与技艺共同酝酿的味道,是土地的记忆,是民间的呼吸。
他闭上眼,一滴泪无声滑落。
喜欢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请大家收藏:()穿越成寡妇,我的媳妇竟然是男的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伏羲异世录 男频文女主觉醒后 后宫御宴 将皇宫里的母猪统统肏服在我的胯下 月牙欲烙 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ABO百合futa水仙 偏离航道 我高考落榜去当兵 女帝洛璃的烦恼 苏塘镇的情爱回忆1998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雨涌风起 盛唐探案录 女主角过于帅气 金手指是看广告 一嫁三夫,他们还是死对头! 龙门秘录 战损生存指南 十二门徒书:黑胶皇后阿狸 为了治疗丈夫的勃起障碍,只好和儿子上床的教师美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