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69章 吴王的一天三(第2页)

第169章 吴王的一天三(第2页)

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桌上摆放的菜肴虽仍是御膳房精心烹制,但明显少了几分规制上的刻板,多了几样朱元璋和马皇后平日爱吃的家常口味,气氛顿时变得亲切而随意。

然而,家宴之上,话题终究还是难以完全避开国事。

朱元璋随口问起上午议政处商讨的进展。朱标放下银箸,简洁而清晰地将资金筹措、官员选派、筑城规划等几个关键点的讨论结果和初步方案禀报了一遍。

朱元璋仔细听着,偶尔夹一筷子菜,并未打断。

直到朱标说完,他才微微颔首,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嗯,你们考虑得细致,钱粮、官员、筑城,都是关键。北疆之事,急不得,也缓不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贪快,更不要留下隐患。有什么难处,随时来报咱。”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朱标和朱栋齐声应道。

马皇后则更关心儿孙们的身体和生活。她慈祥的目光落在朱栋身上,带着些许心疼:“栋儿,你身子骨刚好,瞧着还是清瘦了些。这般日夜操劳,可要当心,万不能逞强。妙云怀着身孕,一切都好吧?府里缺什么短什么,或是她想吃些什么宫里才有的新鲜东西,尽管差人进来跟母后说,莫要外道。”

她又转向朱标,“标儿,你也是,朝政是忙不完的,你是储君,更是家里的顶梁柱,要顾惜自己身子,莫要让母后和你父皇担心。”

朱栋心中暖流涌动,恭敬回道:“谢母后关心,儿臣会注意调养,不敢让父皇母后忧心。妙云一切安好,府中诸事妥帖,劳母后挂念了。”

马皇后脸上绽开欣慰的笑容:“那就好。说起来,同燨、同燧那两个小子,在麟趾学宫可还听话?学业进益如何?还有玉璲、同煇,下次你带他们进宫来,让咱好好瞧瞧,有些日子没见,怕是又长高了不少。”

她的目光又转向安静吃饭的朱橚,“橚儿,你在医学院跟着顾先生他们学得如何?听说你近来不光学医理,还在帮着整理前朝的医案药方?”

周王朱橚忙放下筷子,端正坐姿,恭敬地回答:“回母后,儿臣资质驽钝,于医道一途尚在入门阶段,只能勤能补拙。顾先生、周先生、顾副山长他们医术精湛,诲人不倦,儿臣受益良多。整理前朝医案,亦是宋先生布置的课业,意在让我们了解医学源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儿臣不敢懈怠。”

一家人就这样边吃边聊,话题从国事到家事,从儿孙学业到宫中趣闻,气氛其乐融融。

马皇后又特意吩咐宫女,将一些上等的血燕、阿胶、野生老山参等滋补药材打包好,让朱栋带回府去给徐妙云安胎,又另备了一份给朱标补身。

午膳结束后,朱元璋面露些许倦容,便在坤宁宫暖阁内歇息。朱标、朱栋还有朱橚则告退出来。

站在坤宁宫外的汉白玉台阶上,春日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朱橚出宫去了帝国大学。

朱标舒展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身体,对朱栋笑道:“忙了一上午,神经绷得太紧。二弟,若不觉疲累,去我东宫书房坐坐?咱们手谈一局,松快一下心神如何?”

朱栋欣然同意。兄弟二人便信步向东宫走去。来到书房,屏退左右侍从,只留一壶清茶。

棋盘摆开,黑白子落枰无声,却隐见刀光剑影。两人不再谈论政务,心思完全沉浸在方寸之间的博弈上。

偶尔就棋局评论几句,或闲聊几句孩子们在学宫的趣事,难得的放松时光让上午积聚的疲惫渐渐消散。

未时二刻,一盘棋终了,朱标以微弱优势险胜。两人相视一笑,皆觉神清气爽。

整理了一下衣冠,饮尽杯中残茶,便起身前往位于武英殿附近的枢机堂。下午,还有关乎帝国军事布局的重要会议等待着他们。

枢机堂内的气氛,与上午的议政处自有不同。这里更显凝重、务实,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金铁之气。

当朱标和朱栋踏入堂内时,户部、吏部、兵部的尚书侍郎,以及枢机堂的几位核心参机大臣——曹国公李文忠、鄂国公常遇春、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等勋贵统帅,均已正襟危坐,等候在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午的议题,便是具体细化朝会上提出的五军都督府辖区调整与高级将领的重新任命。

兵部尚书显然有备而来,他命人将数张更为详尽的军事舆图悬挂起来,上面不仅清晰标注了现有都司卫所的位置,还用不同颜色的朱笔标示出了计划新设的都司、以及各都督府辖区调整的拟议边界。

会议一开始,便直接进入实质性的讨论。众人围绕地图,结合北疆新设四大布政使司的行政规划,逐一核对、讨论各都督府辖区的细微调整。

争论的焦点十分明确:

新设的岭北都司,深处漠北,驻军兵力从何而来?是从邻近且相对稳定的北平都司、辽东都司成建制抽调,还是由中枢直属的神策军或五军都督府直属精锐中派遣一部分作为骨干,再就地征募部分归附部族兵员补充?

幅员最为辽阔的漠南、漠北都司,内部如何划分防区?在哪些关键的水源地带、交通枢纽、战略高地需要设置新的卫所、千户所?驻军规模几何?

远在海外的倭国都司,其驻军规模应维持在一个什么水平?是实行轮戍制还是常驻制?与本土水师如何配合?

而相较于辖区划分,更为敏感和复杂的则是人员任命。这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平衡手腕:

徐达、常遇春、冯胜、邓愈等开国元勋,功勋卓着,在军中人脉深厚,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燕王朱棣、秦王朱樉、晋王朱?这些镇守边陲的塞王,在各自的防区内拥有相当的军事指挥权,此次调整既要明确他们的权责,又要确保其与新的都督府体系顺畅衔接,并置于中央的有效掌控之下。

而以蓝玉、沐英、傅友德等为代表的中生代将领,正值壮年,战功赫赫,锐意进取,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晋升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以保证军队的活力和战斗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将领之间的性格特点、配合默契度、以及他们对朝廷、对太子、对吴王的忠诚度,避免出现尾大不掉或内部掣肘的局面。

朱标和朱栋作为核心决策者,沉稳地主持着会议。他们仔细倾听着每一位勋贵和部堂官的意见。

徐达发言沉稳持重,每每切中要害;常遇春则更显锐意,善于提出大胆的进攻性方案;冯胜老谋深算,考虑问题周全细致。

李文忠心思缜密,长于协调……众人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各种建议,有时为了某个卫所的归属或某位将领的任命,也会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气氛一度十分热烈。

朱标和朱栋并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各方充分陈述理由,在激烈的辩论中捕捉共识,化解分歧。

他们时而发问,引导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时而综合各方意见,提出折中方案;时而在关键问题上权衡利弊,做出最终裁定。整个过程,既体现了对勋贵重臣的尊重,也牢牢掌握着决策的主导权。

这场关乎大明未来国防格局的讨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当申时的钟声敲响三刻时,一套相对完善、兼顾了各方利益与战略需求的五军都督府调整细则及主要高级将领的任命方案,终于初步形成。

虽然最终仍需报请朱元璋御笔朱批,但核心框架已然得到在场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朱栋轻轻揉了揉因长时间专注思考而略显疲惫的太阳穴,但精神却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这一整日,从凌晨到傍晚,从奉天殿到议政处,再到坤宁宫、东宫,直至这枢机堂,高强度、高密度的政务处理,让他仿佛彻底摆脱了伤病带来的虚弱感,重新找回了执掌枢机、运筹帷幄的节奏。

甚至,因为经历了生死边缘的考验,他发觉自己对许多复杂问题的洞察与决断,比以往更加敏锐和透彻。

他与太子朱标并肩走出枢机堂,在暮色渐起的宫苑中简短交谈了几句,约定明日再就一些细节进行最后确认。

随后,他便在一众精锐侍卫的严密护卫下,登上前来迎接的亲王车驾,踏上了返回吴王府的路途。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责天纪  ISUCA——雷霆的奴隶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奴籍之下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异度空间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挽渊录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