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早已深思熟虑,此刻从容出班,躬身道:“父皇,二弟此疏,乃呕心沥血之作,其强国之心,天地可鉴。儿臣细览之后,以为其核心在于‘强干弱枝,中央集权,提高战力’十二字。‘大明军事委员会’直属于父皇,‘将领轮调’、‘战利品审计’、‘垂直后勤’皆是确保军权牢牢掌握于父皇手中,防范任何形式的尾大不掉。而提高军饷、明确晋升、专业化训练,则是为了打造真正能战之兵。”
他话锋一转:“然,诸位大臣所虑,亦非全然无理。改革牵涉太广,若推行过急,恐生混乱。尤其是旧卫所人员的安置,新老体系的过渡,需极其稳妥。此外,提高武人品级,确需考虑与文官体系的平衡,以免酿成新的矛盾。儿臣以为,此疏方向正确,但具体施行,宜分阶段、择地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完善细节,再图推广。”
朱标的意见中肯而务实,既肯定了改革的大方向,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和可行的路径,赢得了不少中立官员的暗自点头。
朱元璋微微颔首,不置可否,又看向朱栋:“老二,朝堂上的话,你都听到了。可有话说?”
朱栋这才出列,向朱元璋和朱标分别一礼,然后面向群臣,朗声道:“诸位大臣的担忧,本王明白。改革必有阵痛,亦会触及利益。然,请问诸位,是维持表面太平,任由军队战力逐渐糜烂,直至某日外敌破关、内乱蜂起再来补救为好?还是壮士断腕,趁如今国力正盛,主动革新,打造一支真正能保我大明千年乃至万年太平的强军为好?”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反对最激烈的文官:“至于所谓‘重武轻文’,更是无稽之谈!文武之道,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提高武人地位,乃因他们需浴血沙场,保家卫国!绝非为了压制文臣!新政之中,‘宣慰使’制度,正是需要大量知书达理、精通文墨之士入军中,负责教化、文书、联络,此非文臣用武之地乎?《大明军队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一条不需要文教之力予以贯彻?”
他又看向那些忧心忡忡的勋贵:“至于世袭、旧部之情,本王亦能理解。然,军队乃国家之公器,非一家一姓之私兵!‘功绩晋升’,正是为了选拔真正有能力者担当重任,避免庸碌之辈尸位素餐,寒了真正有能力、愿拼搏的将士之心!对于旧卫所人员,方案中已有妥善安置条款,绝非一概弃之不顾。能经过考核的可以留下改编,未通过的转为预备役、地方巡捕、边地屯田,同样是报效国家之途!”
朱栋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和为国谋远的坦荡:“此改革疏,非为本王个人权位,实为大明千秋万代之基业!若有一丝一毫结党营私之心,天地共戮之!”
他的表态,暂时压住了一些非议,但巨大的利益分歧,绝非一番慷慨陈词所能化解。
朱元璋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沉稳而决断:“好了。你们的意思,咱都明白了。”
他站起身,庞大的身躯带着无形的威压:“吴王朱栋,《大明军制改革疏》,咱看了,也听了。此疏,有胆魄,有见识,切中时弊,非深谋远虑者不能为。”
皇帝的直接肯定,让支持改革者精神一振,让反对者心头一沉。
但朱元璋接下来的话,又让所有人捉摸不透:“然,太子所言亦有理,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枢机堂几位重臣——徐达、李文忠、刘基等人,然后沉声道:“此事关系国本,非一朝一夕可决。着,散朝后,诏太子、吴王、议政处五位大学士、枢机堂全体参机大臣、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兵部尚书,即刻至乾清宫东暖阁议事!其余人等,散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等遵旨!”被点到的重臣齐声应道。
没有被点到名的官员们,心情复杂地躬身送驾,看着皇帝率先离去,随后朱标、朱栋以及一众帝国核心重臣紧随其后,转向乾清宫方向。
他们知道,真正的决策和更激烈的争论,才刚刚开始。这场关乎大明军队未来命运,乃至整个帝国走向的深刻变革,其序幕,就在这洪武十七年二月初一的清晨,被正式拉开了。
而最终的定论,将取决于那间小小的暖阁之内,皇帝与帝国最顶尖的头脑们,如何进行最后的权衡与博弈。
乾清宫东暖阁内,炭火依旧噼啪作响,但气氛比之几日前讨论秦王、晋王奏疏时,更加凝重百倍。帝国真正的权力核心——议政王朱栋、议政处五位大学士、枢机堂七位参机大臣、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们以及兵部尚书,济济一堂,分列两旁。
朱元璋并未立即坐在御案后,而是负手立于那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前,目光深沉地扫过辽阔的北疆、漫长的海岸以及新设的岭北、漠南、漠北诸司。他的背影如山岳般厚重,带给所有人无形的压力。
“都坐吧。”良久,朱元璋才缓缓转身,走向御座,“朝堂上的话,是给天下官员听的。在这里,关起门来,咱要听的是实话,是能定国安邦的方略。”
他目光首先投向议政处首辅,华盖殿大学士诚意伯刘基,“刘先生,你年高德劭,历经沧桑,你先说说,咱这老二搞出来的这个东西,究竟是良药还是毒药?”
刘基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他缓缓起身,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陛下,老臣斗胆,敢问陛下之志,是止于如今北元残余遁逃、四海宾服之局,还是欲创万世不易之基业,使我大明比周汉般国祚绵长?”
朱元璋眉头微挑:“先生何出此问?咱起于微末,提三尺剑取天下,岂是苟安之辈?自然要为子孙后代,打下铁桶般的江山!”
“既然如此,”刘基深深一揖,“则吴王此疏,虽看似猛烈,实乃对症之良药,虽苦口,却关乎国运!”他此言一出,文官队列中的几人脸色顿时一变。
刘基不疾不徐地继续道:“老臣观史,历代王朝至中叶,军制崩坏乃常态。府兵制坏于均田,募兵制困于财政,藩镇则直接祸乱国家。我朝卫所制,源于陛下开国之初圣虑,寓兵于农,初时确为良法。然如今承平近二十载,卫所军官逐渐世袭,土地兼并日甚,兵士沦为佃农、苦力者不在少数,训练废弛,战力堪忧。此其一。”
“其二,”他看向朱栋,“火器之兴,乃千年未有之变局。昔年鄱阳湖之战,火器已显威力。今神策军凭精良火器,摧枯拉朽,更证此乃未来战事之主宰。
然火器操练繁杂,维护不易,非经年累月之专职精兵不能熟练掌握。卫所兵半农半兵,焉能精通此技?”
“其三,”刘基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落回朱元璋身上,“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北元残余西窜,帖木儿帝国虎视西域,南洋海疆万里,朝鲜、倭国虽暂臣服,其心难测。更有内地,部分实权王爷们……”他顿了顿,含蓄地道,“……亦需强有力的中央威慑,方可保天家和睦,朝廷安稳。吴王疏中‘强干弱枝’、‘中央集权’之核心,正切中此要害。其所设‘军事委员会’、‘将领轮调’、‘审计司’、‘垂直后勤’,环环相扣,皆是确保军权最终归于陛下一人,杜绝任何权臣、藩镇、乃至……藩王,拥兵自重之可能!”
刘基的分析,高屋建瓴,直接从历史规律、技术变革和政治格局三个方面,论证了改革的必要性和朱栋方案的核心价值,尤其是最后一点,直指朱元璋内心最深的顾虑——如何确保朱家江山永固,如何防范内部尤其是诸子藩王的威胁。
朱元璋眼中精光闪动,微微颔首,却不表态,转而看向谨身殿大学士刘三吾:“刘老先生,你熟悉前朝典章,你看呢?”
刘三吾儒雅持重,沉吟道:“陛下,刘公所言,确为至理。然老臣所虑者,在于‘更张’之度与‘施行’之序。祖宗之法,不可轻废。卫所制度维系数十万将士及其家小,一旦骤改,若安置不当,顷刻便是流民乱兵。且提高武臣品级,骤然超越文臣,必然引致文官体系剧烈反弹,于朝局稳定大为不利。是否可考虑,循序渐进,例如,先于一省或京营试点新制,文武品级……或可寻一平衡之策,如品级相当,待遇从优?”
他的意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稳重派文官的想法,不反对改革,但主张缓行、试点,并尽量维持文武平衡。
朱元璋又看向文华殿大学士吴琳:“吴卿,你掌吏部多年,精通铨选,这人事安排,你看可行否?”
吴琳起身,神色严谨:“陛下,吴王殿下所定军衔与品级对应、晋升规则,条理清晰,标准明确,相较于以往论资排辈或过于依赖门第,无疑是巨大进步,利于选拔真才。然,具体操作极为繁巨。‘军事委员会’、‘兵部转型’、‘五大战区’、乃至基层‘宣慰使’的设置,涉及成千上万官员的重新任命、考核、流转。旧有人员如何甄别、安置?新设职位如何选拔充任?此非一纸命令可成,需极其周密之计划和得力人手执行。臣建议,立即着手制定《武官铨选与安置细则》,并成立专门之‘军事改革委员会’下属吏务小组,专司此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从行政执行的角度点出了改革面临的巨大实操难题,但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接着,朱元璋又询问了武英殿大学士杨靖关于军法衙门的独立性与《军事刑法》的制定,文渊阁大学士詹同关于《大明军队条例》等法典的编纂文辞工作,皆得到了专业而审慎的回应。
议政处的文官们,在经过初期的震惊后,开始从各自专业领域认真审视这份改革方案,提出的意见虽包含担忧,但更多是建设性的补充和完善。
这让朱元璋心中稍定,文官系统并非铁板一块的反对,其中不乏识大体、有远见之人。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了枢机堂和五军都督府的武臣勋贵们。这才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力量之一。
“天德,”
朱元璋点名魏国公徐达,“你是武臣之首,带兵一辈子,你说说,这新军制,能打仗吗?”
徐达虎步龙行,躬身道:“陛下,臣与吴王殿下并肩北征,深知旧卫所兵与神策军之差,宛若云泥。新军制之方向,打造专职精锐,明确指挥链路,保障后勤军饷,正是强军之道。尤其是火器学堂、技术兵种待遇等条款,极具远见。臣唯一所虑,乃是此改革规模浩大,非数年之功不能见全效,期间若有大战,新军未成,旧军已弛,恐青黄不接。故,推行需稳,边改边战,以战促改,例如可先以神策军为基干,扩编一两支试点新军,同时逐步整顿关键边镇卫所。”
徐达的支持至关重要,他点出了改革的核心——能打仗,也提出了稳健推行的策略。
曹国公李文忠接口道:“陛下,臣附议徐国公之言。此外,臣对‘将领轮调’举双手赞成!此乃防范唐时藩镇之痼疾的良方!将领久镇一方,必生情弊,轮调可使其视野开阔,亦使其难以结党营私。至于‘战利品审计’,虽看似束缚将领手脚,实则是对将领之爱护,使其免受贪墨之疑,专心征战。”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乡野风水师:都市逆袭封神路 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 奴籍之下 总监,你也不想你的秘密别人发现吧 命运之契-互换身体后,老婆顶着我壳子撩我 开局签到混沌体,仙尊重生杀疯了 嫡女重生:霸道王爷心尖宠 仙厨系统:我靠做饭卷成宗门顶流 责天纪 穿越到后崩的开大车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 我和雌小鬼妹妹的色情日志 挽渊录 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 混沌幻灵珠:我执斧辟命 我把游戏里的东西带到现实 ISUCA——雷霆的奴隶 西幻女领主,但开局末世 醉酒后的我把同居舍友操成肉便器了 异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