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 第159章 划界而治自主发展(第1页)

第159章 划界而治自主发展(第1页)

1929年秋,长江江面波澜壮阔,一艘悬挂着国民革命军军旗的江轮正缓缓行驶在江心。船舷两侧,一边是蒋介石中央军控制的江南腹地,一边是马小丑第一集团军镇守的华中、华东疆土。江轮甲板上,马小丑身着陆军一级上将军服,目光坚定地望着滔滔江水,身后是沈若雁、陈明等核心幕僚;对面,蒋介石的代表、行政院副院长宋子文面色复杂,身旁簇拥着军政部的高官。这场被后世称为“长江会盟”的谈判,将彻底改变中国的政治格局——马小丑凭借足以与中央军分庭抗礼的实力,与蒋介石达成划界而治的协议,以长江为界,掌控鄂、赣、苏、皖、豫五省,实行“军事自主、经济自主、治理自主”的三自主政策,开启了五省自主发展的黄金时代。

此时的第一集团军,历经整肃军纪与战术革新,二十五万大军战力强悍,军工体系完备,五省经济充盈,民心所向。蒋介石深知,想要彻底消灭马小丑的势力,必然要付出惨痛代价,甚至可能引发全面内战,让北伐成果毁于一旦;而马小丑也明白,长期与中央军对峙,不利于五省的稳定与发展,划界而治既能保住既得利益,又能为百姓争取和平发展的空间。在秦雨薇精准情报的支撑下,在冯玉祥、阎锡山等地方军阀的侧面施压下,双方经过三轮艰苦谈判,最终达成共识。

“马总司令,长江为界,互不侵犯,这是中央的底线。”宋子文递过协议文本,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中央承认五省的自主治理权,但希望第一集团军能坚守‘拥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原则,不与其他割据势力勾结。”

马小丑接过协议,目光扫过“军事自主、经济自主、治理自主”的核心条款,嘴角露出一丝坚定的笑容:“宋副院长放心,我马小丑始终坚守‘保境安民’的初心,划界而治不是分裂,而是为了让五省百姓能远离战乱,过上太平日子。今后,五省将自主发展,但若国家遭遇外侮,第一集团军必当挺身而出,扞卫国家主权!”

协议签订的消息传回五省,百姓们欢欣雀跃,自发涌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和平的到来。这场基于实力与民心的划界,不仅让五省摆脱了派系斗争的漩涡,更让马小丑得以集中精力推行新政,让“保境安民”的初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一、三自主政策:筑牢发展的根基

划界而治后,马小丑第一时间颁布《五省自主发展纲要》,明确“军事自主、经济自主、治理自主”的核心原则,为五省的发展划定了清晰的方向。

(一)军事自主:守土有责,不涉内斗

军事自主的核心是“守境安民、不参与派系内斗”。马小丑下令调整部队部署,将主力部队部署在长江沿线及五省边境,构建“长江防线+边境防线”的双重防御体系:

-长江防线:由第7军、第25军驻守,配备重炮旅与海军分队(由长江巡逻艇改编),负责防范江南中央军的异动,确保长江航运安全;

-边境防线:由第19军、第31军驻守,依托山地、河流等地形,构建坚固防御工事,抵御外部势力的入侵与匪患的骚扰;

-内部治安:由第37军与柳轻眉的游击队负责,清剿残余匪患与特务,维护五省内部稳定。

同时,马小丑严格遵守“不参与派系内斗”的承诺,拒绝蒋介石的“联合清剿”邀请,也拒绝汪精卫的“民主联合”提议,始终保持中立。他下令:“凡我第一集团军将士,只需坚守五省疆土,保护百姓安宁,任何派系的拉拢利诱、军事挑衅,均予以坚决回击;但绝不主动出兵参与派系战争,绝不将五省百姓拖入战乱。”

军事自主的政策,让五省摆脱了派系斗争的消耗,部队得以专注于防御建设与训练。沈若雁继续推进“三位一体”战术的深化训练,陈雪梅的兵工厂加大武器研发与生产力度,确保部队装备始终保持领先。长江防线的重炮旅,配备了最新研发的203mm重型榴弹炮,射程达25公里,足以覆盖长江江面及江南部分区域,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让中央军不敢轻易越界。

(二)经济自主:实业兴省,民生为本

经济自主是五省发展的核心。夏晚晴牵头制定《五省经济发展规划》,延续“实业兴省、贸易强省”的战略,同时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发经济活力:

-财政自主:五省财政收入全额留存,不上缴中央,统一用于五省的军事防御、民生改善、实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

-贸易自主:扩大海外贸易渠道,与德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签订长期贸易协议,将丝绸、煤炭、棉布、茶叶等特产远销海外,同时进口先进的工业设备、医疗药品与战略物资;

-产业自主:扶持民族工商业,对本土企业减免税收、提供低息贷款;扩大惠民纺织厂、莘县煤矿、武汉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同时新建机械制造厂、化肥厂、水泥厂等新兴产业,完善工业体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晚晴还推出“金融自主”政策,在武汉设立“五省民生银行”,发行五省通用的“民生币”,与银元并行流通,规范金融市场,促进商品交易。民生币的发行,避免了中央法币的通胀影响,稳定了五省的物价,受到商户与百姓的广泛欢迎。

在安徽马鞍山,新建的机械制造厂正式投产,引进德国先进设备,生产农业机械、工业机床与矿山设备。厂长是留德归来的工程师李振华,他感慨道:“以前在江南,民族企业处处受外资与官僚资本打压,举步维艰。在五省,政府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减免税收,让我们能安心搞生产、搞研发。”机械制造厂的投产,不仅填补了五省机械制造的空白,还为农业、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设备支持,推动了五省的工业化进程。

(三)治理自主:新政普惠,民心凝聚

治理自主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将林婉清、苏玉婷等人推行的新政全面深化、推广,覆盖五省的每个角落。马小丑下令:“五省的治理,一切以百姓的利益为出发点,凡有利于民生改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政策,都要坚决推行;凡损害百姓利益、阻碍发展的陋习,都要坚决革除。”

治理自主赋予了五省极大的政策灵活性。林婉清的民政部门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整民生政策;苏玉婷的教育部门可以自主制定教育规划;白若曦的医疗部门可以自由调配医疗资源。这种因地制宜的治理模式,让新政的推行更加精准、高效,真正惠及每一位百姓。

在豫南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百姓的生活水平较低。林婉清亲自带队考察后,制定了“山区扶贫计划”:修建乡村公路,改善交通条件;设立农产品收购点,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山区的茶叶、核桃等特产;建立扶贫学堂,为山区孩子提供免费教育与生活补贴。仅用半年时间,豫南山区的百姓生活便有了显着改善,不少农户通过种植茶叶、养殖家禽,摆脱了贫困。

二、教育新政:点亮未来的希望之光

划界而治后,苏玉婷牵头扩大免费学堂规模,推行“全民教育”计划,提出“村村有学堂、人人有书读”的目标,让教育成为五省最普惠的民生福利。

(一)学堂扩容:覆盖城乡的教育网络

苏玉婷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在五省新建免费学堂500所,翻修老旧学堂300所,让学堂的覆盖范围从县城、乡镇延伸到村庄。到1930年初,五省的免费学堂总数达到1200所,其中乡村学堂占比达70%,实现了“村村有学堂”的目标。

学堂的建设坚持“实用、坚固、美观”的原则,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地块,采用本地的建材,由工兵师与当地百姓共同修建。每所乡村学堂至少配备3名教师、5间教室、1间图书室、1个操场,确保学生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偏远村庄,新建的学堂格外醒目。学堂的教室宽敞明亮,图书室里摆满了图书,操场上配备了简单的体育器材。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学堂平整场地、搬运建材,一位老农感慨道:“以前我们这里的孩子,想上学要走几十里山路,很多孩子都中途辍学了。现在村里有了学堂,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还不用花钱,这都是马司令和苏部长的功劳啊!”

(二)教育革新:德才兼备的培养理念

苏玉婷对教育内容进行了革新,摒弃了传统教育中的封建礼教,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德育:以“爱国、爱民、守信、勤俭”为核心,教育学生热爱五省、关爱百姓、坚守诚信、勤俭节约;

-智育:开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外语等课程,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体育:开展跑步、打球、武术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

-美育: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劳育:组织学生参与农业劳动、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劳动意识。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苏玉婷建立了“教师培养体系”:在武汉、南京、南昌设立三所师范学堂,免费培养乡村教师;邀请上海、北京的优秀教师来五省讲学;建立教师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与晋升机会。

在武汉师范学堂,一批批有志青年在这里接受系统的教育训练,毕业后奔赴五省的乡村学堂任教。教师李敏是师范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她主动申请到豫西山区任教,她说:“苏部长告诉我们,教育是点亮未来的希望之光。我愿意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让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三)特殊教育:关爱弱势群体

苏玉婷还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设立了10所特殊学堂,为孤儿、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与生活保障。特殊学堂配备了专业的教师与护理人员,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新纪元前夜  钢铁雄心1935:红警逆袭  争霸:开局召唤天庭反骨仔  开局买复活戒,亿万兽宠无限进化  岭南花林诡事录  戒毒人员的蜕变人生  永宁事记(nph)  大爷的外室  第一个超能力者  我打他一巴掌,他说没有上次香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山河鉴:隋鼎  精灵:开局绑定神级系统  妖精姐姐们是病娇?溺爱修罗场!  快穿,我做配角那些年  穿越大胤:我用数据颠覆皇权  误闯阴阳界  开局召唤素还真,我打造万古第一  灵古:虚空纪元  我在异世修儒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