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重重点头:“先生这话,我记在心里了。”
议事完,已是下午申时,日头渐渐西斜,天气也凉快了些。赵大人说:“德州的运河码头最是热闹,不如带两位殿下去瞧瞧?正好让孩子们看看漕船扬帆的样子。”沈砚正有此意,便点头应了。
一行人出了府衙,往运河码头去。德州的运河比卫河宽多了,水面上泊着几十艘漕船,船帆上印着“漕”字,在风里展开,像一片片白色的云。码头上的脚夫往来如梭,扛着麻包往船上搬,粗布短褂的后襟被汗洇透,却没人叫苦,嘴里还哼着漕运的号子:“哎——扛包咯!一步稳,两步牢,漕船稳当运粮忙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大人引着他们到码头边的一座凉亭里坐下,凉亭里摆着石桌石凳,伙计端来茶水。朱由校趴在石栏上,小手指着漕船,嘴里喊着“船……修船……”——他记着张爷爷修船的事,也记着沈砚说的“船不沉,叔叔们不掉水里”。沈砚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殿下你看,这些船都好好的,叔叔们都能安稳扛包,不摔着。”朱由校用力点了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朱徵妲靠在张嬷嬷怀里,眼睛盯着码头上的一个小男孩——那男孩约莫四五岁,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褂子,正帮着父亲递绳子,父亲扛着麻包上船,他就踮着脚,把绳子往父亲手里递,动作熟练得很。朱徵妲看了一会儿,突然从张嬷嬷怀里挣下来,拉着沈砚的手,往那男孩身边走——她这是主动跟陌生人亲近。
“你好呀。”沈砚蹲下身,对那男孩说,“这是我们家小小姐,想跟你玩。”男孩愣了愣,随即挠了挠头,露出个腼腆的笑。朱徵妲从怀里掏出那块玉兔玉坠,递到男孩面前——她想把玉坠送给男孩玩。男孩连忙摆手:“俺不要,娘说不能要别人的东西。”
朱徵妲见他不要,有点失落,沈砚笑着说:“那咱们跟小哥哥一起看船好不好?”她点了点头,拉着男孩的手,趴在码头的石阶上,一起看漕船扬帆——漕船缓缓驶离码头,船工们的号子声顺着风飘过来,轻快又响亮。
凉亭里,赵大人看着孩子们的模样,笑着对张清芷说:“张姑娘你看,这俩殿下,如今倒像寻常人家的孩子了。在东宫时,哪见他们跟农家娃一起玩?”张清芷点头:“是啊,这一路的烟火气,比宫里的锦衣玉食更能让孩子们快活。”
正说着,码头边传来一阵欢笑声——几个脚夫扛完最后一包粮,围着个小货郎买糖吃,货郎挑着担子,里面摆着五颜六色的糖块,脚夫们你买一块,我买一块,吃得眉开眼笑。朱由校看见糖块,拉着李嬷嬷的手要去买,沈砚便给了他几个铜钱,让李嬷嬷带着他去——他拿着铜钱,踮着脚递给货郎,货郎笑着给了他一块红糖,他接过糖,还不忘给朱徵妲也拿一块,跑回来塞到妹妹手里,兄妹俩坐在石阶上,一起含着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夕阳西下时,运河的水面被染成了金色,漕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条条大鱼。赵大人说:“天快黑了,咱们回府衙吧,免得孩子们着凉。”沈砚点头,唤回正在跟男孩玩的朱徵妲,她舍不得走,拉着男孩的手,小声说“再见……”男孩也挥着手:“俺明天还来码头,你还来玩呀!”
往府衙走的路上,朱由校趴在李嬷嬷怀里,已经睡着了,小嘴里还含着半块糖;朱徵妲靠在沈砚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手里还攥着男孩送她的一根芦苇杆——那是男孩从河边摘的,送给她玩的。沈砚望着运河上渐渐远去的漕船,又看了看怀里的孩子,轻声对赵大人说:“这德州的运河,比临清、东光的更热闹,却也更安稳。百姓们好好过日子,孩子们能自在玩耍,这就是最好的光景。”
赵大人点头:“是啊,只要漕运清明,百姓安稳,这大明朝的根基,就稳得很。”
回到府衙时,天已经擦黑,后院的灯笼都亮了起来——朱红的灯笼挂在廊下,昏黄的光透过灯罩,照在地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李嬷嬷抱着朱由校去厢房歇息,张嬷嬷抱着朱徵妲跟进屋,沈砚、张清芷、周文则坐在院里的石桌旁,说起最近的行程。
“赵大人说,三日后的辰时,有艘往京城去的漕船,是朝廷的官船,稳妥得很,他们可以坐那艘船回去。”周文边说边给沈砚倒茶,“船工都是老漕夫,熟悉水路,不会出岔子。”
沈砚点头:“也好,赵大人坐官船回去,能快些,也不用受车马颠簸之苦。”他顿了顿,又说,“这一路从临清到德州,走了近十日,孩子们见了不少百姓的日子,也长了不少见识。日后回到东宫,得好好教他们记着这些日子——记着脚夫的辛苦、农妇的笑容、童生的读书声,记着‘百姓安稳’这四个字。”
张清芷点头:“是啊,这些日子,比在东宫读一百本书都管用。两位殿下如今的模样,才像个真正的孩子,活泼、爱笑。”
正说着,厢房里传来朱徵妲的笑声——原是李嬷嬷给朱由校脱衣服时,挠了他的痒痒,他笑得咯咯响,朱徵妲听见了,也跟着笑。沈砚和张清芷对视一眼,都笑了——这一路的烟火气,终究是暖了孩子们的心。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李嬷嬷和张嬷嬷早早把孩子们收拾妥当——朱由校穿了件宝蓝色的小袄,外面罩着件厚棉背心,头上戴了顶狐皮小帽,暖和得很;朱徵妲穿了件粉色的小袄,外面罩着件浅红的斗篷,头上包着块兔毛头巾,小脸被衬得粉嫩嫩的。俩孩子坐在桌边,手里各拿着个白面馒头,小口小口地啃着,朱由校还不忘把自己馒头里的豆沙馅抠出来,递给朱徵妲,她笑着接过来,塞到嘴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叔叔,犯人都已经回到德州了吗?咱们可以收网了”小徵妲严肃地说着,
众人眼里.,.那个早慧的小郡主又回来了。
“回郡主,犯人已全部押入大牢,由郭千户的锦衣卫和邓全的东厂番子看着了,郡主想如何做?”沈砚小声地问。
“张姐姐,通知苏砚之,赵铁锤,陈阿福,王铁匠,田时秀,刘梦龙,周遇吉,王来聘,李半天等人散播消息:两日后在德州对鲁志明,刘承宗,孙朝,王惟俭,郭圣明等相关人员进行公审“喝兵血,吞税银,暗规操作,私卖军械,私抓军户做苦役,私通女真,派人刺杀钦差和皇孙,并把这些话语写在大明邸报上,念给百姓们听,令王来聘,周遇吉率武社弟子来维护现场秩序“
“是,郡主,属下即可去办。张清芷和沈视,周文,刘三心情激动。
朱由校穿了件深蓝色的小袄,外面罩着件厚棉背心,小手被沈砚握着,他记着穆先生手腕上磨出的血痕,记着张清芷说的“这些人害了好多军户爷爷”,小眉头皱得紧紧的。朱徵妲靠在张嬷嬷怀里,手里攥着个小小的铜铃——那是老胡的铃铛,张清芷昨天从茶铺废墟里找回来的,铃身被踩得变形,却还能发出清脆的响,她捏得紧紧的,指节都泛了白。
“殿下,郡主,邓千户到了。”周文快步走来,低声禀报。沈砚抬头望去,只见一行人从人群中穿过——为首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汉子,穿着东厂的暗紫色蟒纹贴里,腰系玉带,面容冷峻,走路时脚步轻而稳,正是东厂掌刑千户邓全。他身后跟着十几个东厂番子,抬着两个黑漆木箱,箱角贴着“东厂封”的黄封条,不用问也知道,里面装的是人证物证。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黑道教父還要生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失温(父女H) 禁阙春夜宴(np)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虐恋 (骨科,SM,NPH) 前任Ex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