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43章 郡主哓谕根基的扞卫(第1页)

第43章 郡主哓谕根基的扞卫(第1页)

骡车在驿道上走了近两个时辰,日头爬到头顶时,前方出现了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那是“安德驿”,是吴桥往德州去的最后一处驿站,专供过往驿卒、旅客歇脚。驿道旁的老杨树上拴着几匹驿马,马脖子上的铜铃“叮铃”作响,树荫下摆着两张粗木桌,几个穿短打的脚夫正围着桌子喝茶,手里攥着啃了一半的烤饼,饼渣掉在地上,引得几只麻雀蹦跳着啄食。

“先生,到安德驿了,歇口气再走?”赶车的驿卒勒住骡马,回头问道。沈砚掀开车帘,见朱徵妲正趴在他膝头打盹,小眉头微微蹙着,许是驿道颠簸累着了;朱由校靠在李嬷嬷怀里,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铁城火烧,嘴角沾着面渣,眼睛半睁半闭,也快睡着了。他便点头:“也好,歇半个时辰,给孩子们喝点水,醒醒神。”

周文先跳下车,绕到车厢边扶人——李嬷嬷抱着朱由校小心下来,刚站稳,朱由校就揉了揉眼睛,小手指着驿站门口的马厩,含混地喊“马……”;张嬷嬷抱着朱徵妲,她醒了大半,趴在嬷嬷肩头,眼神懵懂地看着周围的人,小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嬷嬷的衣襟。

驿站的伙计见来了客人,忙迎上来,嗓门洪亮:“客官里面请!有热茶、小米粥,还有刚烤好的胡饼!”说着就引他们往院里走——院子不大,中间砌着个土灶,灶上的铁锅里冒着热气,飘出小米粥的清香;墙角堆着几捆干草,是给骡马添料用的,一个穿灰布短衫的老汉正蹲在草堆旁,用铡刀铡草,“咔嚓咔嚓”的声音匀匀实实。

沈砚找了张靠灶边的桌子坐下,伙计很快端来一壶热茶、两碗小米粥,又递上一碟胡饼——胡饼是用鏊子烙的,两面焦黄,中间夹着碎盐和葱花,咬一口脆生生的,带着烟火气。李嬷嬷掰了块胡饼,泡在粥里,吹凉了喂给朱由校,他小口咽着,眼睛却盯着灶边——灶台上摆着个粗陶盆,盆里盛着卤得油亮的鸡翅膀,是驿站给过往客商准备的“硬菜”,香味顺着热气飘过来,勾得人胃里发空。

“给孩子们切块卤鸡吧。”沈砚对伙计说。伙计立马应着,拿刀从盆里切了两块鸡腿肉,用粗纸包着递过来——肉炖得软烂,一抿就化,李嬷嬷挑了点不带筋的肉丝,混在粥里喂朱由校;张嬷嬷则把鸡肉撕成细丝,一点点喂给朱徵妲,她起初还抿着嘴不肯吃,闻到香味,还是小口叼住了,吃完了还伸着小舌头舔了舔嘴唇,惹得张嬷嬷笑:“咱们妲妲也馋了?”

正吃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噔噔”的马蹄声——两匹枣红马疾驰而来,马上的人穿着青色公服,腰间系着玉带,到驿站门口勒住马,翻身下来,径直往沈砚这桌走。走在前头的人约莫四十岁,面容方正,见了沈砚,连忙拱手:“可是沈砚沈先生?在下是德州府衙的幕僚,姓陈,奉赵大人之命,在此接应先生和两位殿下。”

沈砚起身回礼:“有劳陈幕僚。”

“先生客气了。”陈幕僚笑着坐下,伙计连忙添了副碗筷,他却摆手,“不用麻烦,赵大人吩咐了,让在下尽快引先生们入城,府衙那边已经备好了住处,还有大夫,特意给两位殿下看看身子。”他顿了顿,又说,“戈子谦贪墨一案,德州府已经收到吴桥县衙的呈报,赵大人说,等先生到了,再细议后续处置,定不会让漕运的蛀虫再害百姓。”

沈砚点头:“有劳赵大人费心。”他看了看怀里的朱徵妲,她正盯着陈幕僚腰间的玉带,小手指着上面的玉扣,眼里满是好奇。陈幕僚注意到她的目光,笑着解下腰间的一个小玉坠——是块雕成小兔子的暖玉,触手温凉,递到朱徵妲面前:“小郡主要是喜欢,这个送你玩。”

朱徵妲看了看沈砚,见他点头,才伸出小手,轻轻捏住玉坠,放在手心摩挲着,小脸上露出了笑——这一路,她越来越敢接陌生人的东西,不再像从前那样怯生生地装嫩,倒真有了点孩童的娇憨。

歇够了半个时辰,一行人重新上了骡车。陈幕僚骑着马走在前头引路,驿卒赶着骡车跟在后头,戚金带着护卫队紧随两侧。驿道从安德驿往前,渐渐热闹起来——路边的土坯房变成了青砖瓦房,偶尔能看见几座气派的宅院,院门前挂着“德润堂”“恒昌号”的木牌,是德州城里的商户在驿道旁开的分号;路上的行人也多了,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推着独轮车的农户,车上装着棉花、布匹,都是要往德州城里送的货。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处出现了一道高大的城墙——青灰色的砖,高达两丈,墙头插着“德州卫”的旗帜,在风里猎猎作响。那就是德州城了。离城墙还有半里地时,就能听见城里的喧哗声——商贩的吆喝、车马的轱辘、孩童的笑闹,混在一起,透着股大城的热闹劲儿。

“前头就是德州西门了。”陈幕僚勒住马,回头对沈砚说,“赵大人在府衙门口等着,咱们直接过去。”

骡车刚到西门,守城的衙役就迎了上来,见是陈幕僚引路,连忙放行。进了城,街面更宽了,两旁的铺子一间挨着一间,红漆门板敞开着,绸缎铺的伙计站在门口,手里举着匹青缎子,吆喝着“新到的江南缎子,软和耐穿嘞”;粮油铺的门口堆着麻袋,上面写着“吴桥稻”“沧州豆”,几个妇人正围着铺子挑米,手里拿着个小瓢,舀起米来仔细看;还有些小吃摊摆在街旁,卖茶汤的老汉拿着长勺,在铜锅里“哗哗”地搅着,卖糖人的师傅手里的勺子转着圈,很快就画出一只蝴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由校趴在车厢边,小脑袋转个不停,看见绸缎铺的青缎子,就伸手指着喊“布……”——他记着东光染布坊的青布;看见糖人摊,就拉着李嬷嬷的手要“糖……”,和在吴桥庙会时一样馋。朱徵妲靠在沈砚怀里,眼睛盯着街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那姑娘手里拿着个拨浪鼓,“咚咚”地摇着,朱徵妲也跟着晃了晃身子,小嘴里“咚咚”地学出声。

德州府衙在城中心,是座三进的院落,门口蹲着两尊石狮子,朱红的大门上钉着铜钉,气派得很。赵大人已经站在门口等着了,他约莫五十岁,穿着绯色官服,见骡车过来,连忙上前:“沈先生,一路辛苦!两位殿下可还安好?”

沈砚抱着朱徵妲下车,李嬷嬷抱着朱由校跟在后头。朱由校见了赵大人,倒不怕生,伸着小手要他抱——赵大人愣了愣,随即笑着把他接过来,掂量了掂量:“殿下又沉了些,看来这一路吃得好、睡得好。”朱由校搂着他的脖子,小脑袋在他肩上蹭了蹭,惹得赵大人哈哈大笑。

朱徵妲见哥哥被抱着,也伸着小手要赵大人抱,赵大人连忙把朱由校递给身边的随从,又抱起朱徵妲,她乖乖地靠在他怀里,小手还攥着那块玉兔玉坠,小眼睛四处看——府衙门口的石狮子、朱红的大门、往来的衙役,都让她觉得新鲜。

“府衙后院已经收拾好了住处,干净宽敞,两位殿下住得惯。”赵大人引着众人往里走,边走边说,“膳食也备好了,都是清淡的,适合孩子们吃。还有府里的大夫,一会儿就过来给两位殿下诊脉,放心,都是老大夫,医术好。”

府衙后院的住处果然宽敞,正房给沈砚住,旁边两间厢房给嬷嬷和孩子们住,屋里摆着梨木桌椅,床上铺着细布褥子,窗台上摆着两盆开得正艳的秋菊,透着股雅致。李嬷嬷把朱由校放在床上,他立马蹦跶起来,在床上来回跑,还拉着朱徵妲一起玩——两人在床上滚来滚去,笑声传到屋外,嬷嬷们见了,都笑着说:“这俩孩子,到了府衙倒更活泼了。”

中午的膳食很丰盛,却不油腻——清蒸鱼、炒时蔬、小米粥,还有一碟软糯的山药糕,是特意给孩子们做的。朱由校爱吃山药糕,一口一个,吃得满脸都是;朱徵妲则爱吃清蒸鱼,张嬷嬷挑了鱼刺,她能吃小半碗。赵大人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吃,笑着对沈砚说:“这俩殿下,比在临清时看着精神多了。临清那会儿,殿下们见了生人就躲,如今倒敢跟人笑了。”

沈砚点头:“多亏了这一路的见闻,临清的军户、东光的百姓、吴桥的童生,都是些淳朴热络的人,孩子们见得多了,自然就放开了。”

饭后,府里的大夫来给孩子们诊脉——老大夫戴着副老花镜,先给朱由校诊脉,摸了摸他的手腕,又看了看舌苔,笑着说:“小公子脉象平稳,就是有点积食,少吃点甜的就好。”又给朱徵妲诊脉,她乖乖地伸出小手,老大夫摸了摸,点头道:“小小姐身子也结实,就是胆子小了点,多哄哄就好。”

诊完脉,赵大人拉着沈砚到书房议事,张清芷、周文也跟着过去。书房里摆着张宽大的书案,案上堆着公文,最上面的就是戈子谦贪墨案的呈报。赵大人拿起公文,递给沈砚:“先生你看,戈子谦贪墨的银子,一共五万三千两,都已经追缴回来了,修船厂的漕船,也补得差不多了。他的管家已经押在大牢里,就等朝廷的旨意,再处置戈子谦。”

沈砚翻看着公文,点头道:“赵大人处置得妥当。漕运之事,关乎百姓生计,绝不能马虎。如今银子追回来了,漕船修好了,脚夫、纤夫们能安稳过日子,才是最要紧的。”

“先生说得是。”赵大人叹了口气,“不瞒先生,德州的漕运,这些年也有些问题,只是没临清那么严重。这次借着临清的案子,我也想好好整顿整顿,免得再出戈子谦这样的蛀虫。”他顿了顿,又说,“先生这一路从临清到东光,再到吴桥,见了不少百姓的日子,可有什么要嘱咐我的?”

沈砚放下公文,轻声说:“百姓要的不多,不过是能安稳种地、安稳行船、孩子能认几个字,不被人欺负。赵大人只要守住‘为民’二字,漕运就能清明,百姓就能安稳。”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黑道教父還要生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禁阙春夜宴(np)  失温(父女H)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虐恋 (骨科,SM,NPH)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前任Ex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