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州衙的门楼上,郭维城正看着差役贴新告示——上面写着“汪应蛟巡抚山东、徐光启管农业”的消息,底下围满了人。
刘显挤在最前面,看完告示就往赵官屯跑。刚到村口,就见农户们在晒菜干,他扯着嗓子喊:“大伙别忙了!京城派新官来了——汪大人会治河,徐大人会教种甘薯,往后咱们有地种、有粮吃了!”
一个老汉直起腰,手里还攥着晒菜干的竹匾:“刘里正,真的?俺们去年涝死的那些盐碱地,真能种甘薯?”
“真的!”刘显激动得脸上放光,声音又高了几分:“这岂能有假!郡主殿下已将咱们的难处上达天听,东宫特批了德州的‘垦荒新政’!你们当我这几天在州衙是白跑的么?就是在等这个——凭帖虽在州衙,但政策是实打实的!咱们赵官屯,就是头一批试点,发薯种、教技术,三年不征赋税!”
农户们一下子围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有的问“薯种啥时候到”,有的问“屯田要不要壮丁”,刘显一一应着,忽然想起什么,往村头的孤老院跑:“张婆婆、李大爷,有好消息——新官来了,往后粥厂的粥管够——汪大人治河要征募杂役,孤老们能去守个工具、烧个水,管饭还发月钱,冬天的新棉袄也有着落了!”
州衙后院里,张清芷正帮着穆学衍整理农技书籍。穆学衍戴着新眼镜,翻着徐光启写的《甘薯疏》,笑着说:“徐大人要是来了,咱们就能把‘窖藏法’教给农户——去年冬天冻死的菜,今年再也不会有了。”
沈砚站在一旁,看着窗外的运河,漕帮的兄弟刚递来消息——王之祯派心腹李三往德州来,说是‘护送郡主回銮’,实则怕是冲咱们查盐铺的事来的”
他握紧腰间的刀,对张清芷道:“郡主回銮的路,得再加派人手——汪大人他们快到了,绝不能让王之祯坏了德州的事。”
暗巷毒计:王之祯的狠与险
京城的暗巷里,王之祯攥着心腹李三的手,声音阴恻:“沈砚那小子,在德州查了郑家的盐铺,还抓了咱们的人——郡主回銮,他肯定要把人带回京城对质。你去德州,找鲁王的旧部,就说……事成之后,给他们十万两银子,让他们在运河上‘做了’沈砚和郡主。”
李三脸色发白:“大人,郡主是圣上亲封的明慧郡主,还有锦衣卫护送……”
“怕什么?”王之祯踹了他一脚,“就说是水匪劫船,乱刀砍死,谁能查出来?只要沈砚和郡主死了,德州的账就查不下去,咱们和郑家的旧账,也就没人提了!”
李三咬咬牙,接过银子:“小人这就去——只是汪应蛟他们沿运河南下往德州来,郡主归途正好同一段水路,要是被他们撞见……”
“撞见也不怕,”王之祯阴冷一笑,压低了声音:“什么水匪?那是‘鲁王余孽’!郑家当年怎么帮鲁王囤积粮草的,账本都在沈砚手里。他们杀了郡主和查案官,是报当年的仇,是狗咬狗!咱们,不过是给‘余孽’们递了把刀罢了。汪应蛟他们就算撞见,也只会去剿‘余孽’,谁想得到你我头上?”
李三揣着银子,消失在暗巷尽头。王之祯望着皇宫的方向,眼里全是狠劲——他不能输,输了就是抄家灭族,哪怕拼了命,也得让“让明慧郡主和沈砚死在归途上。
东宫夜话:父母心的牵与念
入夜的东宫,烛火昏黄。太子妃郭氏坐在床边,手里拿着徵妲写的奏疏,一遍遍地看。朱常洛走进来,见她眼眶发红,递过一杯热茶:“还在想徵妲?”
“嗯,”太子妃接过茶,声音发颤,“新官虽好,可王之祯没安好心,归途怕是危险……还有德州的百姓,刚盼来希望,可别出岔子。”
朱常洛坐在她身边,轻轻拍着她的背:“放心,沈砚办事稳妥,还有张清芷和漕帮的人——父皇也派了锦衣卫精锐跟着,不会有事的。徵妲是大明的小福星,老天会护着她的。”
他拿起奏疏,翻到“军户赎身”那页:“你看,咱们闺女记着最底层的人,连被贩卖的军户都想着赎回来——她办的这事,比咱们在东宫忍气吞声强百倍。等她回来,父皇肯定要好好赏她。”
太子妃没有答话,只是将奏疏又攥紧了些。那奏疏的边角已被她摩挲得有些发软。她想起徵妲离京前那个清晨,也是吃了一碗她做的热汤面,小小的人儿坐在偌大的椅子上,脚还够不着地。如今女儿在奏疏里谈的是治国安民,可在她心里,永远还是那个需要母亲护在羽翼下的孩子。
“等她回来,”太子妃终于开口,声音轻却坚定,“我不只要给她做碗面。我还要去求父皇,给她一道真正的恩旨。这孩子肩上扛的,太重了,再给她讲讲东宫的变化:西李不敢闹了,赵选侍的胎很稳,姐姐等着她教种甘薯……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奏疏上“赃银本是百姓膏血”那行字上,像一层暖光——那是一个小郡主的初心,也是这大明寒冬里,最亮的一点希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运河波涛,暗流涌动
运河之上,漕帮的船只护卫着一艘略显朴素的官船,缓缓北行。这正是明慧郡主徵妲的回銮船队。沈砚按刀立于船头,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两岸的芦苇丛与往来船只。他接到漕帮兄弟的急报,水路上似乎有些不寻常的动静,一些陌生面孔在沿岸码头窥探。
“郡主,外面风大,还是进舱吧。”沈砚回头,对走出船舱的小女孩说话,为了安全起见,小女孩与与徵妲互换了衣饰,此刻她身着郡主的常服,以迷惑可能的敌人,两位嬷嬷和张清芷也随侍在旁。
张清芷摇摇头,低声道:“越是平静,越觉得心慌。穆先生还在研究徐大人的《甘薯疏》,说是到了下一处码头,要赶紧把‘窖藏法’的要点抄录寄回德州。郡主她在舱内有些不安。”
舱内,真正的徵妲郡主,正趴在窗边,看着运河上往来的漕船和远处辛勤拉纤的民夫,小脸上没有了平日的活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忧思。她听到了刘显带来的好消息,也感受到了德州百姓刚刚燃起的希望,更明白自己此行带回的证供和推动的新政,触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清芷姐姐,沈大哥,”她轻声说,“我们一定要平安回去。不是为了领赏,是为了赵官屯的甘薯,为了张婆婆的新棉袄,也为了……父王和母妃能少操些心。”
沈砚重重点头:“郡主放心,臣等拼死护卫!”他暗中打了个手势,几名扮作船工的锦衣卫好手悄然移动位置,警戒范围又扩大了几分。
与此同时,在李三的引钱和煽动下,几艘快船悄无声息地汇入了运河某处支流,与鲁王昔日的一些残部汇合。这些亡命之徒被“十万两”和“朝廷正在清算旧账”的谣言刺激,已然红了眼,磨刀霍霍,只等猎物进入预设的伏击河段。
赵官屯的新绿与州衙的筹谋
德州这边,新政的春风已然吹拂。第一批甘薯种苗在穆学衍的指导下,分发到了赵官屯的农户手中。那片曾经饱受涝灾和盐碱之苦的土地上,人们怀着期盼和些许忐忑,开始尝试新的耕作方法。刘显忙得脚不沾地,一边组织青壮按照汪应蛟即将推行的治河方略加固堤坝,一边协调孤老院的人手准备承接官府的杂役。
州衙内,郭维城与穆学衍等人也没闲着。他们知道,汪应蛟和徐光启的到来意味着更大的变革,但也必将引来更顽固的旧势力反弹。王之祯派李三南下的消息,像一片阴云笼罩在心头。
“必须确保郡主和沈大人安全抵京,他们带回的证供是关键。”郭维城沉声道,“另外,盐铺的账目要尽快理清,形成铁案。只要扳倒了王之祯这条线,郑家乃至其背后的势力才能被撼动。”
穆学衍推了推眼镜:“德州这边,农事一旦铺开,民心便稳了一半。只要今年甘薯丰收,有了实实在在的收成,后续政策推行就会顺利很多。现在只盼……运河之上,一切平安。”
生死一线,运河鏖战
就在船队即将进入一段河道狭窄、芦苇密布的水域时,沈砚心头警铃大作。“减速!戒备!”他厉声喝道。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禁阙春夜宴(np)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失温(父女H)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前任Ex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黑道教父還要生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虐恋 (骨科,SM,NPH)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