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明养生小帝姬 > 第58章 破晓耕(第2页)

第58章 破晓耕(第2页)

徐光启站起身,笑着点点头:“不错不错,比老夫第一次栽的强多了。”他伸手拂去朱徵妲额前的碎发,见她额角渗着汗珠,又从怀里摸出一块帕子递给她,“慢点来,别累着。这些秧苗今天栽不完也没事,咱们还有时间。”

朱徵妲接过帕子擦了擦汗,目光落在田埂边的一群流民身上。那些流民都是疫情期间失去家园的,汪应蛟前日下了令,把官田租给他们种,免三年租税,只要求他们好好照料甘薯,秋收后给官府缴三成粮。此刻,他们正围着一个老农,认真地学怎么分苗、怎么浇水,眼里满是对生活的盼头。

“徐爷爷,您说,这些甘薯秋天能有收成吗?”朱徵妲轻声问。她想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这里的田地空无一人,她还担心这些秧苗活不下来——幸好戚报国安排了几个老农,天天来浇水、除草,才让这些嫩绿的生命挺了过来。

徐光启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里满是欣慰:“能。甘薯这东西,耐旱耐贫瘠,只要好好照料,秋收时一亩地收个三四石不成问题。”他顿了顿,又道,“汪大人已经跟钟大人(钟化民)商量好了,秋收后,把这些甘薯留一部分当种子,剩下的分给流民和城里的百姓——这样一来,明年德州的甘薯种植,就能推广开了。”

朱徵妲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她转头看向不远处的龙尾车——那座巨大的木制水车,此刻正有人在修缮。几个木匠蹲在车轴边,手里拿着刨子,正在打磨磨损的木齿。旁边,戚昌国正拿着一张图纸,跟木匠说着什么。

“戚将军在修龙尾车?”朱徵妲问。

“是啊。”徐光启笑道,“之前疫情紧张,龙尾车的试用停了,现在疫情稳了,得赶紧修好。这龙尾车要是能用,以后灌溉就不用靠天了——咱们这几十亩官田,还有城西的那些民田,都能用上它。”

朱徵妲眼睛一亮,拉着徐光启的袖子:“徐爷爷,咱们去看看好不好?我想知道,这龙尾车怎么才能转得更快些。”

徐光启笑着应了,两人并肩往龙尾车的方向走去。刚走没几步,就见郭振明骑着马赶来,他身上的飞鱼服沾了些尘土,显然是刚从城外回来——他一早去了聊城,查看织造库的现场,这会儿才赶回来。

“舅舅!”朱徵妲看见他,连忙迎了上去。

郭振明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她面前,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见她气色不错,只是手上沾了泥,才松了口气:“郡主,没累着吧?怎么又下地了?张清芷呢,没跟着你?”

“张姐姐去给流民送药汤了,我让她去的。”朱徵妲笑着说,“我没累着,就栽了几棵秧苗,徐爷爷教我的。舅舅,你去聊城,有发现吗?”

郭振明点点头,拉着她走到田埂边的草棚下,避开众人,才低声道:“有。织造库的废院里,除了之前发现的空罐子,我们还找到了几个油纸包——里面是一些晒干的鼠粪,跟德州疠所里的病鼠粪一模一样。还有,我们在库房的墙角,发现了一个密道,直通运河边的一个小码头——那些人就是通过密道,把疫源运上漕船的。”

朱徵妲脸色微变:“这么周密?”

“嗯。”郭振明脸色凝重,“而且,我们审了张敬之(山东按察司副使),他招了——这次的事,不止是郑贵妃的人,还有漕运上的一些旧部。那些人是当年郑国泰(郑贵妃弟弟)管漕运时提拔的,郑国泰倒台后,他们怕被清算,就跟郑贵妃勾搭上了,想借着这次疫源案,搅乱山东,好浑水摸鱼。”

“那……他们的目的,只是杀我,还有搅乱德州?”朱徵妲轻声问。她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动用这么多人力、物力,冒着诛九族的风险,仅仅是为了报复,似乎太疯狂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郭振明摇摇头:“不止。张敬之说,他们还想趁着疫情,劫走德州府库的粮——德州是运河重镇,府库里存着几十万石粮,是供应京师的漕粮中转站。他们想劫了粮,分给流民,煽动百姓反了,这样一来,朝廷就会把精力放在平乱上,没人再追查疫源案,郑贵妃也能趁机翻身。”

朱徵妲倒吸一口凉气。她没想到,这些人的野心竟这么大——不仅要杀她,还要颠覆德州,甚至动摇大明的根基!

“不过你放心。”郭振明见她脸色发白,连忙补充道,“我们已经把漕运上的那些人抓了,府库也加派了人手看守,他们的阴谋成不了。而且,京城那边传来消息,李进忠被东厂抓了,招出了郑贵妃让他嫁祸西李的事——陛下震怒,已经下旨,把郑贵妃软禁在翊坤宫,剥夺了她的贵妃封号,只留了几个宫女伺候,她再也翻不起浪了。”

朱徵妲心里一松,随即又有些复杂。她虽恨郑贵妃的恶毒,但想到那个女人此刻的下场——被软禁在深宫,见不到儿子,失去了所有权势,也难免有些唏嘘。可转念一想,若不是郑贵妃心狠手辣,德州不会死那么多人,不会有那么多家庭支离破碎,她的唏嘘又淡了下去。

“舅舅,辛苦你了。”朱徵妲轻声说。她知道,郭振明这些日子没日没夜地追查,肯定没好好休息——他眼下的青黑,比前几日更重了。

郭振明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傻丫头,跟舅舅客气什么。只要你平安,只要德州没事,舅舅再辛苦也值得。”

两人正说着,就见戚昌国快步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郭千户,郡主,京城来的密信——是锦衣卫的人刚送到的。”

郭振明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渐渐变得严肃。他看完后,把信递给朱徵妲:“陛下下旨,让我们继续追查剩下的涉案人员,务必斩草除根。另外,陛下还说,等疫情彻底结束,让郡主回京——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都想你了。”

朱徵妲接过信,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是万历身边的秉笔太监写的),心里一暖。她想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母亲(郭太子妃)肯定天天以泪洗面,父亲(朱常洛)也定是寝食难安。如今疫情稳了,她是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好。”朱徵妲轻声说,“等这里的甘薯都栽完,龙尾车修好,我就回京。”

戚昌国点点头:“汪大人也是这个意思。他说,等这几日把流民安置好,把防疫的事收尾,就安排人送郡主回京。”

朱徵妲嗯了一声,目光又落回田地里。那些流民已经开始栽秧了,他们的动作虽然生疏,但每栽下一株秧苗,都带着郑重——那是对活下去的渴望,是对未来的期盼。田埂上,几个孩子跑着笑着,手里拿着刚摘的野花,其中一个孩子还跑到朱徵妲面前,把一朵黄色的小花递给她:“郡主妹,给你花——娘说,你是好人,救了我们。”

朱徵妲接过小花,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她看着孩子纯真的笑脸,看着田地里忙碌的身影,看着远处正在修缮的龙尾车,心里忽然变得无比平静。

这场人为的瘟疫,给德州带来了伤痛——死去的百姓,破碎的家庭,至今仍能在城里的角落看到痕迹。但它也带来了改变:官府的效率更高了,官员们更体恤百姓了,百姓们也更团结了。汪应蛟的果断,徐光启的务实,戚家兄弟的忠诚,漕帮的义气,还有那些普通百姓的坚韧……这些,都是德州在磨难中淬炼出的珍宝。

“徐爷爷,”朱徵妲转头看向徐光启,眼里满是坚定,“等我回京后,我想跟陛下请旨,让您在德州设一个‘农学堂’——教百姓种甘薯,教他们修水利,教他们防疫的法子。您说,陛下会答应吗?”

徐光启一怔,随即眼里迸发出明亮的光。他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几岁的小郡主,看着她眼中对百姓的关怀、对未来的期盼,忽然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重重地点头:“会!陛下一定会答应!徵妲,你记住,只要你心怀百姓,只要你想为大明做事,陛下不会不答应的!”

朱徵妲笑了,笑得像田埂上的小花一样灿烂。她知道,回京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安抚父母,应对宫里的风波,说服陛下支持农学堂……但她不怕。因为她知道,德州的百姓在支持她,徐爷爷、汪大人、舅舅、戚家兄弟在支持她,还有那些嫩绿的甘薯秧苗、转动的龙尾车,都在告诉她:只要心怀希望,就没有迈不过的坎。

夕阳西下时,官示田的栽秧工作终于结束了。几十亩田地里,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排列着,在夕阳的映照下,像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毯。百姓们收拾好农具,跟汪应蛟、徐光启、朱徵妲道别,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

陈九和漕帮的汉子们,扛着锄头往城里走,嘴里哼着粗鄙的歌谣。戚报国牵着马,跟在张清芷身边,低声说着什么,张清芷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柔和。郭振明和戚昌国站在田埂上,看着远去的百姓,讨论着接下来的追查计划。

朱徵妲站在田边,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想起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那个捧着瓦盆的老者跟她说的话——“郡主,咱们的甘薯芽,还等着您去看呢”。如今,那些甘薯芽不仅活了下来,还栽满了这片土地。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德州,会有更多的甘薯田,更多的龙尾车,更多的学堂,更多的希望。而她,会尽自己所能,守护这份希望,让它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晚风拂过田野,吹起朱徵妲的裙摆,也吹起田地里嫩绿的秧苗。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

希望不死,新局将启。德州的故事,还在继续;大明的未来也正于这破晓的晨光中,随着千万人的耕耘,向着光亮的方向,缓缓前行。”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大明养生小帝姬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失温(父女H)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GB女攻】战神将军与笼中雀(女攻xCountboy)  高武:欺我朽木?我以杀戮成神!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三角洲:从跑刀鼠鼠到顶尖护航  黑道教父還要生  禁阙春夜宴(np)  哥哥好多啊(伪骨NPH)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舅舅  骚母狗(出轨 偷情 NPH)  你要毁了这个家吗(np骨)  全民领主:凡人三国传  前任Ex  高考后我拎古剑,锤爆了幕后黑手  虐恋 (骨科,SM,NPH)  投资我必翻倍,仙子们疯狂争抢  万人迷大小姐破产以后(np)  不是说建国以后不能成精吗?  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