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大秦之杀神系统 > 第1199集 市集的新秩序(第1页)

第1199集 市集的新秩序(第1页)

寿春市集记事

晨光刚漫过寿春城南的护城河,青石板铺就的市集街巷里已飘起第一缕热气。张记胡辣汤的摊子前,老张正把铁锅里的汤舀得咕嘟响,白雾裹着胡椒的辛香飘出去老远,刚放下门板的布铺掌柜闻着味儿,隔街就喊:“老张,照旧来碗双蛋的!”

市集入口的老槐树底下,新立的木牌还泛着清漆的亮光。那木牌是上好的枣木做的,四边角被木匠仔细磨圆,上面的字是学堂的周先生写的,墨色浓亮,一笔一划透着规整:“分区经营,明码标价,公平秤置于中央,纠纷由管理队公断。”几个挑着菜筐的农户停在牌前,手指点着“明码标价”四个字,互相嘀咕:“以前买块布都要跟掌柜磨半个时辰嘴,现在这样倒省心。”

卖水果的老周蹲在自己摊位后,正用一块粗布擦着那杆黄铜秤。他这秤是去年从咸阳城换来的,秤杆上的星子刻得细,以前总有人趁他不注意,偷偷把秤砣换个轻的——有次一个货郎买他十斤梅子,回去称了只有八斤,拎着空筐回来闹,闹得他半天没做成生意,后来才知道是隔壁卖糖人的老刘搞的鬼,就为了抢他的客源。

“周叔,您这青梅怎么卖?”一个穿蓝布衫的姑娘停在摊前,手里还牵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孩。老周直起身,指着摊前立的小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青梅五文钱一斤,桑葚八文钱一斤,杏子十文钱三斤。”

“就按牌上的价,童叟无欺。”老周拿起个竹篮,给姑娘捡青梅,“这梅子是今早刚从城外梅子岭摘的,带着露呢,您尝一个?”姑娘捏起颗青梅,咬了口,酸得眯起眼,笑着说:“够味!给我称三斤,回去泡梅子酒。”

称的时候,老周特意把秤砣往秤杆尾端挪了挪,让秤星翘得明显些:“您看,三斤还多二钱,算您三斤的价。”姑娘笑着道谢,小孩却拉着她的衣角晃:“娘,我要吃桑椹糕,李婶的桑椹糕!”

老周往市集深处指了指:“往里头走,第三个拐角就是,这会儿怕是正排队呢。”他看着母女俩的背影,又低头擦了擦秤杆,心里叹道:以前总有人缺斤短两,以为能多赚几个钱,结果把客都吓跑了;现在有了规矩,来买东西的人踏实,他卖得也舒心,这半个月的生意,比以前一个月还红火。

市集西侧的管理房里,秦斩正坐在靠窗的桌前翻账本。账本是用麻纸订的,封面写着“寿春市集互助基金”,里面的字迹是管理队老赵写的,虽不算好看,却一笔一划记得清楚。他手指停在“王婶”那一页,上面写着:“五月十二,暴雨冲毁王婶杂货摊,损失盐巴十斤、酱油八坛、针头线脑若干,补助钱三百文、米两斗。”

“老赵,”秦斩抬起头,把账本推过去,“王婶现在的摊子怎么样了?”

老赵正用布擦着腰间的铜刀——那是管理队的标识,刀鞘上刻着“公平”二字——闻言答道:“好着呢!她上周进了批新的花布,摆在摊子最前面,昨天还跟我说,这阵子客人多,赚的钱够给她小孙子买新学堂的笔墨了。”

秦斩点点头,又翻到账本最后一页:“这个月的互助基金还剩多少?”

“还有八百多文。”老赵凑过来看了眼,“您是想再添些?”

“添两百文进去。”秦斩把账本合起来,指尖敲了敲桌面,“快入秋了,早晚温差大,有些摊贩的货怕潮,万一再遇上连雨天,也好有个应急。再者,过冬的炭火钱,也该提前给大家备着点。”

老赵刚应了声“好”,门外就跑进来个穿灰布短打的少年,是管理队的小徒弟狗蛋。他跑得满头汗,进门就喊:“秦将军,赵大哥,咸阳来的盐商到了!就在市集门口,说要按咱们的规矩设摊!”

秦斩和老赵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里的笑意。这还是头一个主动提“按规矩来”的外地商户。两人快步往门口走,刚到老槐树下,就看见个穿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站在木牌前,手里攥着个账本,身后跟着两个挑着盐袋的伙计。

那男人见秦斩过来,忙拱手行礼:“在下林茂,是咸阳城西盐铺的掌柜,久闻寿春市集规矩分明,特意来此设个分号。”他说着,把手里的账本递过来,“这是在下带的盐货清单,有海盐也有池盐,每袋的重量和定价都写在上面,还请将军过目。”

秦斩接过账本翻了翻,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海盐二十斤一袋,定价一百文;池盐十五斤一袋,定价八十文。”字迹工整,没有半点含糊。他抬眼看向林茂:“林掌柜可知我们的规矩?分区经营,盐类商户在市集北侧,与粮油铺相邻;明码标价,你账本上的价需写在摊位前,不可随意更改;若有纠纷,需由管理队公断。”

“知晓知晓!”林茂连忙点头,脸上带着些感慨,“去年我去陈县的市集设摊,刚把盐摆出来,就有地痞来收‘保护费’,不给就掀摊子。后来卖的时候,总有人来跟我讨价还价,还有人趁乱偷盐袋。听说寿春市集管得严,没有这些糟心事,我才特意绕路过来的。”

老赵在旁边插话:“林掌柜放心,咱们这管理队一天十二个时辰轮班,北边的盐铺区都有专人看着,保管没人敢捣乱。我这就带你去看摊位,昨天刚空出来一个,挨着李记粮油铺,客流量正好。”

林茂跟着老赵往北边走,路过布铺的时候,还特意停下来看了眼铺前的价牌,笑着跟布铺掌柜搭话:“掌柜的,这匹蓝印花布怎么卖?”

布铺掌柜指了指价牌:“一尺八文,要多少剪多少,不还价。”

“爽快!”林茂赞了声,心里更踏实了——这样明明白白的买卖,才是做生意的正经样子。

日头升到头顶的时候,市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李婶的桑椹糕摊前,队伍已经排到了隔壁的针线铺门口。李婶系着靛蓝的围裙,手里的木勺在蒸笼里翻得飞快,蒸好的桑椹糕透着淡紫色,上面撒着一层细白糖,刚端出来就被抢着要。

“李婶,给我来两块!”排在队首的是个挑着货担的货郎,他抹了把汗,“昨天在你这买了三块,回去给我家老婆子尝了,今天非让我再买五块回去。”

李婶笑着应着,把桑椹糕装进油纸袋里:“您慢走,下次来早点儿,省得排队。”她转头看向旁边的摊位,那摊位跟她的摊子摆得一样整齐,铺着同款的蓝布,蒸笼里也冒着热气,只是摊主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正有些手忙脚乱地给客人装糕。

“春桃,别慌,把油纸袋先摆整齐了。”李婶对着那姑娘喊了声。名叫春桃的姑娘抬起头,脸上还带着点红晕:“李婶,刚才有个客人一次要十块,我差点把糖撒多了。”

排队的人里有人笑着问:“李婶,这是你徒弟啊?”

“可不是嘛!”李婶笑得眼角皱起来,拿起块桑椹糕递给春桃,“春桃是城外桃花村的,家里穷,去年来市集给人帮工,我看她手巧,就教她做桑椹糕。现在她自己能摆摊了,咱们楚地的点心,也能开‘分店’了!”

春桃咬了口桑椹糕,甜得眉眼弯弯:“要不是李婶教我,我现在还在帮人洗碗呢。现在我这摊子,一天能赚二十多文,够给我娘抓药了。”

队伍里的人听着,都跟着点头称赞。有个老太太拉着春桃的手:“姑娘,你这糕跟李婶做的一样好吃,下次我多带些老姐妹来买。”春桃连忙道谢,手上的动作也快了些,脸上的腼腆渐渐变成了自信。

市集东侧的药铺里,阿禾正站在柜台前,手里拿着素问写的药方。药铺的陈先生戴着副老花镜,正从药柜里往外抓药,柜台上摆着一排统一的陶罐,陶罐是本地窑烧的,素面无纹,只在罐口贴着张米黄色的纸,上面写着药名和用法。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兽世生存与爱  诡异深空:我的小破船无限升级  霍格沃茨的日常系玩家  人在末世,收容异常  名柯观影体:论犯人的多样性  午夜围炉茶话会  娱乐:我小鲜肉,开局杨老板带娃堵门!  和高冷学姐不认识,但孩子8岁了  天道无私情  我是你们白月光?不是绿茶男二吗  重生88,带着三个哥分家致富  穿成男频文里的极品炉鼎(修仙np)  夜半惊情,霸道妖夫太黏人  快把这王位拿走  娇欲恶雌忙捡夫,全员疯批争求宠  顶级Beta,被AO倒认妻主  凌仙战纪:医道燃血破九域  高甜来袭,莲花楼里的两个剑神  诡异末世降临,开局我就加入基地  傅先生,偷偷领个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