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前往非洲需要什么疫苗 > 第199章 以物换物(第1页)

第199章 以物换物(第1页)

李朴的皮卡驶上了通往内陆的公路,他决定拓展草原内部的业务。

车后斗里装着三套育雏箱模型,用帆布裹得严严实实,边角处露着金属的亮边。萨米坐在副驾,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地图,指尖在“阿鲁沙草原”的标记上反复摩挲:“老板,再往前就是马赛族的聚居地,手机没信号,路也难走。”

李朴踩下油门,皮卡碾过坑洼的路面,溅起一串尘土。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城市的高楼换成了低矮的茅草屋,公路两旁的凤凰花变成了耐旱的金合欢,树桠上挂着几个蜂巢,野蜂嗡嗡地飞。远处的草原像块巨大的绿毯,延伸到天际,几头长颈鹿正低着头啃食树叶,动作慢悠悠的。

“去年奥马尔说,草原深处的农场主都用土法养鸡,成活率不到三成。”李朴盯着前方的路,“咱们的设备要是能推出去,不仅能帮他们赚钱,咱们的市场也能扩大一倍。”他想起爱丽丝的有机食品店,要是能把草原的鸡蛋收上来,供应给高端市场,利润会更高。

中午时分,皮卡驶进一个援建项目的工地。

工地周围围着蓝色的铁皮墙,里面搭着活动板房,几个穿蓝色工装的中国人正蹲在门口吃饭。看见李朴的皮卡,一个戴安全帽的中年男人走过来,用中文喊:“老乡,要加水吗?”

李朴停下车,跟着男人走进工地。

活动板房的墙上挂着工程进度表,写着“坦桑尼亚乡村公路援建项目”。男人给李朴倒了杯凉白开:“我叫王强,是这个项目的工程师。你是来做什么的?”“我叫李朴,做养殖设备的,想往草原深处推广。”李朴喝了口水,“王工,这边的情况怎么样?农场主们能接受新设备吗?”

王强笑了,放下手里的搪瓷碗:“你可别抱太大希望。这边的人啊,靠天吃饭惯了。”他指着远处的茅草屋,“我给你编个顺口溜,你就知道了:吃饭一棵树,穿衣一块布,发展靠援助。”李朴皱了皱眉:“什么意思?”

“吃饭一棵树,就是靠猴面包树的果实活命,旱季没粮食了就摘果子吃;穿衣一块布,就是裹块坎嘎布裙,能遮羞就行;发展靠援助,就是等着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援助,不想自己动手。”王强叹了口气,“我们修公路的时候,雇了几个本地工人,每天都要催着才干活,稍微累点就跑路。”

李朴心里一沉,想起自己在达市的工人,姆巴蒂和萨米都很勤快,以为本地工人都这样。

“就没有想改变的人吗?”李朴问。王强指了指工地外的一个小商贩:“有是有,但太少了。你看那个卖水果的,每天天不亮就去进货,算是这里最勤快的了。”

正说着,工地外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

一个黑人商贩骑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两个大布包,布包鼓鼓囊囊的,不知道装着什么。他骑得很慢,自行车的链条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额头上满是汗水,衣服都湿透了。

“这是卡姆,每天都往草原深处跑,做‘以物换物’的生意。”王强说,“他从镇上收衣服、鞋子,再去草原换牛羊、鸡蛋,赚点差价。”李朴来了兴趣,跟着王强走出工地,想看看卡姆到底换什么。

卡姆看见李朴和王强,笑着停下车,用生硬的中文打招呼:“你好!中国”他擦了擦汗,打开车后座的布包,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衣服和鞋子,有旧的也有新的,还有几双塑料凉鞋。“这些,换母鸡,换羊肉。”卡姆指了指布包,又指了指草原的方向。

“你要去草原深处?”李朴用斯瓦西里语问。

卡姆点点头:“去马赛村,要骑三个小时。那边的人没有钱,只用东西换。”他从布包里拿出一件蓝色的T恤,“这件衣服,换一只母鸡;这双鞋,能换两只。”李朴心里一惊,这和他小学历史课本里写的“以物换物”一模一样,没想到在坦桑的草原深处,还在沿用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

“我能跟你一起去吗?”李朴问。

卡姆愣了愣,看了看王强,王强笑着说:“他是来推广养殖设备的,想看看草原的情况。”

卡姆点点头:“可以,但路不好走,很颠。”李朴赶紧让萨米把育雏箱模型搬下来,放在工地,自己则另外借了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驶进草原的小路,路面全是碎石和坑洼,颠得李朴骨头都快散了。

卡姆骑得很稳,时不时避开路上的石头和灌木丛。

草原上的风很大,带着青草的香气和泥土的腥味;远处的马赛村落隐约可见,茅草屋像一个个蘑菇,散落在草原上;几个马赛族的男人拿着长矛巡逻,看见卡姆就笑着打招呼。

骑了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马赛村。

村落周围围着用树枝做的篱笆,防止野生动物闯入;茅草屋里黑乎乎的,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妇女们蹲在地上舂米,孩子们光着脚在篱笆外追逐打闹,身上只裹着块布;几只母鸡在地上啄食,羽毛乱糟糟的,瘦得只剩下骨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卡姆刚停下车,就有几个马赛族的妇女围了过来。

她们看着布包里的衣服和鞋子,眼睛亮了起来,用斯瓦西里语和卡姆讨价还价。一个妇女抱着一只瘦母鸡,指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这个,换我的鸡。”卡姆摇了摇头:“这件要两只鸡。”妇女犹豫了一下,转身跑进茅草屋,又抱出一只母鸡。

李朴站在一旁,看着她们交易。

妇女接过连衣裙,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布料,脸上露出笑容;卡姆把两只母鸡吊绑在自行车后座,动作很熟练。

另一个老人拿着五个鸡蛋,想换一双塑料凉鞋,卡姆接过鸡蛋,数了数,递给老人一双凉鞋。

整个交易过程,没有用到一分钱,全是用物品交换。

“这里的人没有钱吗?”李朴问卡姆。

卡姆点点头:“他们很少去镇上,种的粮食够自己吃,养的牛羊够自己用,不需要钱。只有想买盐和糖的时候,才会用粮食换钱。”他指了指一个正在舂米的男人,“他是村长,有十只羊,算是这里最富有的人了。”

李朴走到村长身边,用斯瓦西里语打招呼:“村长先生,您好。我是来推广养殖设备的,能让鸡长得更快,下蛋更多。”村长抬起头,看了看李朴,又看了看远处的母鸡,摇了摇头:“我们的鸡够吃了,不需要设备。”李朴拿出育雏箱的宣传册,递给村长:“用这个设备,一只鸡三个月就能下蛋,产蛋率能提高五成。”

村长接过宣传册,看了看上面的图片,又递给身边的年轻人。

年轻人看了半天,也摇了摇头:“这个东西很贵吧?我们没有钱买。”李朴赶紧说:“可以用牛羊换,一套设备换五只羊就行。”村长笑了,指着地上的母鸡:“我们的鸡都是自己孵的,不需要这个。五只羊可以换很多衣服和粮食,比这个有用。”

李朴还想解释,卡姆拉了拉他的衣角:“别白费力气了,他们不会换的。”卡姆指着一个茅草屋:“去年有个商人来推广化肥,说能让粮食增产,想换他们的牛,他们都不换,说化肥有毒。”李朴叹了口气,看着村里瘦得可怜的母鸡,心里很着急——明明有更好的技术,却无法推广出去。

中午,村长留李朴和卡姆吃饭。

饭菜很简单,一碗玉米糊,几块烤羊肉,还有几个煮鸡蛋。

玉米糊没有味道,烤羊肉很柴,鸡蛋倒是很新鲜。

村长一边吃,一边说:“我们在草原上生活了几百年,靠天吃饭也能活下去。不需要新东西,新东西会带来麻烦。”

李朴看着村长,想起王强说的顺口溜。

“村长先生,您看您的鸡,很瘦,下蛋也少。要是用我的设备,鸡长得快,下蛋多,不仅够自己吃,还能换更多的衣服和粮食。”李朴说,“我可以免费给您一套设备,您试试,要是好用,再让其他村民换,怎么样?”

村长犹豫了,看了看身边的年轻人。

年轻人小声和村长说了几句,村长点了点头:“可以试试,但我们没有地方放设备,也不会用。”李朴心里一喜:“我可以帮您建一个简易的鸡舍,教您怎么用设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辞职回家上山下海  老男人之手到擒来  灵气刚复苏,他万年灵药咋批发卖  戒灵九霄  白月光回京,夜夜被太子爷亲红温  宁荣荣魂穿凡人成韩立小妹  老公,有个天后老婆开心吗  呑噬太虚:我以凡骨燃破诸天  开局被黑,我是娱乐圈小鲜肉?  剑脉通天  滨津市第十三中学  天道低保户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婆媳间的矛盾  青衣门  天汉风云  攻略难度超级简单的女性朋友们  伪娘被强气学姐爆炒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吧?  大叔,你比我大了整整十八岁  渡情劫后成功封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