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听嫂嫂的!”
自那日之后,日子就这样悠悠过着,一转眼,便到了入秋时节。
宋策近日忙着筹备启州城秋收事宜,整日里早出晚归。只他今日才穿好外裳,尚未来得及洗漱,宋府大门便被人急速敲响了。
第136章宠妾灭妻的秀才(完)将纯爱进行到底……
“先生,暗探来报,文元帝秘开御前殿议,钦点袁冠儒为主将,精壮铁骑八万,步兵五万,轻骑探马两万,欲再伐我启州。”前厅中,铁具覆面的黑衣男子单膝跪地,低声道。
“好,我知晓了。”宋策略一点头,对着黑衣男子道:“时二,你奔波一路,下去歇歇吧!”
“是,先生。”时二垂头,抱拳退下。
宋策望着前厅跳跃的烛火,心中不由升起万丈豪情t。强则强,弱则亡!大魏若来,他必迎之!战之!
后书记载,文元十五年,文元十六年和文元十九年,大魏朝共对启州城发动三次强攻之战,皆无功而返。在这期间,大魏周边的焦国、亓国和兰国借机联合而起,先后两次进攻大魏国。大魏穷于应付联军,文元帝无奈之下,在文元二十年间,只得召回围攻启州城的全部兵力,转而应对三国联军。
为筹集前线军费,文元帝不断让户部增加地方赋税,导致各州百姓们怨声载道。居于启州城南部五州,先后表明脱离大魏国统治,转而加入启州城。
文元帝恼极怒极,可此时外忧未平,内患又起。各地起义不断,大魏国不足二十年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他气,他恨,却又无可奈何。
最终,面对启州城的强势反攻和三国联军的步步紧逼,文元帝长叹一声,亲手写下一封圣旨昭告天下,表明大魏朝承认启州自立。圣旨在半月后传到启州城时,启州百姓欢呼三日有余,这便是后世有名的“启州割据”。
多年以后,文元帝寿元将尽,他将太子萧云湛叫到床前,紧紧抓着他的手叮嘱说,日后无论取用何种方式,定要将启州城完完整整地收复回来。那反贼宋策和逆臣王肃守,必要鞭-尸以泄恨,其后九族,皆诛殆尽,一个不留。
已不再年轻的萧云湛跪在地上,红着眼发誓说:“儿臣谨遵父皇遗旨。”文元帝闻言欣慰一笑,当日夜里便溘然长逝了。
很快,萧云湛便举办登基大典,亲定国号为仁昭,史称仁昭帝。
仁昭帝承先帝遗志,先后三次朝启州城发兵,却三出三败。也是在此时,一直虎视眈眈紧盯着大魏国的焦国、亓国和兰国再次联合而起,一举进攻大魏。大魏国因多年征战,国库早已消耗一空,举国上下无力应对,前线接连传来凶讯。
高坐宫中的仁昭帝闻讯踉跄着扶住龙椅,喉间泛起腥甜,高呼道:“我大魏国富民强,文昌武盛,何至今日?何至今日啊!”
当日,仁昭帝便下旨传令各州府,大魏国民十二至六十岁男子,凡身健之人,尽数征为兵勇。
如此强令一出,各州当即大乱。不断有各州刺史来报说,治下百姓为逃大魏兵役,竟有自-残自伤者。徐州刺史更是连夜送密信至启州城,说愿献城归降,只求启州之主能一视同仁。
听闻徐州叛变的仁昭帝猛地呕出一口黑血,轰然倒在龙椅上。
三月之后,焦国、亓国和兰国再次联合拔营,意欲直取大魏国都。不料,启州城却派出一队万人精兵千里驰援,强力襄助大魏军共同击退三国联军。
在捷报传回大魏京中的同一时刻,一封来自启州的故人信笺也随之而来。
半倚在龙榻上的仁昭帝死死盯着金盘之上那封薄薄的书信,重重咳了几声。
“将信呈上来。”他声音沙哑道。
“陛下!”侍立在侧的太监总管看着眼底青黑的仁昭帝,“扑通”一声跪地颤声道:“您已两日未合眼了,万望保重龙体呀!”
“给、朕、呈、上、来。”仁昭帝又咳两声,断断续续道。
“是,陛下……”太监总管红着眼接过信笺,双手奉上。
仁昭帝颤着手,费力展开这封书信。只见其上只有短短一句话:“昔年蒙君百金之惠,今助退敌,两讫,祝君体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仁昭帝盯着那“两讫”二字,猛地吐出一口鲜血。血沫喷溅在书信之上,缓缓自他手中滑落而下。
“陛下?陛下!不好了!快来人呐……”
半月之后,尚在病中的仁昭帝亲下明旨,召回所有启州城周边驻军。自此,大魏国和启州城划河而治,大魏在北,启州居南,竟也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此后几年,大魏京中的商铺也开始与启州各城通商往来,原本冷清的济河渡口如今船帆林立,交谈声夹杂着吆喝声此起彼伏,显得极为热闹。虽然大魏国强征民兵一事让不少百姓举家搬走,但仍有大部分百姓故土难离,在看到大魏明显国富之后,还是选择了留在国中。
自此之后,启州改州为国,周边各国纷纷派使携礼前来与启国示好,以求两国之间缔结交易往来盟约,共图商业。
百年之后,《启书·卷一·永安大帝列传》记载:
宋策,代国大成县人也,其氏本贾。时大魏方强,代国日蹙。代主欲挽颓势,诏州县富室输财佐军,宋举家财以献,无得免焉。策母身弱,经此变而疾笃,忧惧病卒。父恸之,二载亦终。
策少颖悟,未及弱冠举代秀才。及代亡,功名黜。策志存高远,常怀匡济之志。其悯稚子之饥馁,愤魏吏之贪墨,喟然曰:“民生艰矣,何以救之?”遂夜谒启州令肃守公,二人深相结纳,烛谈竟夕。
越三载,策创火铳、制琉璃,立庠序以教童蒙,设耆老院以恤孤老。启大治,州仓粟溢,甲仗精良。魏文元帝以启三岁不贡,疑之,遣皇四子云湛密访。湛伪茶商,诘策曰:“尔拒缴岁贡,聚甲铸兵,欲效逆事乎?”策对曰:“牧民者不恤黎庶,将焉用之?”语不合,遂罢。
文元闻之震怒,三征启,皆无功。值焦、亓、兰三国合纵叩边,魏师疲于奔命,文元撤启,转御外侮。然,赋敛愈重,民不堪命,南方五州闻风相率来附。
魏室衰微,起义蜂起,迫文元降诏,许启割据自立。
文元临崩,执太子云湛手曰:“尔必诛宋、王二逆,复启州,以雪朕耻!”湛泣嗣位,是为仁昭。
仁昭践祚,三伐启,皆溃。时三国复至,魏师屡北,帝大征丁壮,民多避役。徐州献城于启,仁昭闻之,呕血仆地。
三军逼魏,仁昭惊,启反遣精卒万余驰援,三军乃破。策附书曰:“昔蒙百金之惠,今助退敌,两讫,祈君长安。”仁昭览书呕血,罢兵息战,与启划河而治。
后启立国,策践帝位,立林氏西月为后,后宫唯此一人。其国号永安,是为永安大帝。
永安迁栎安,开互市,废连坐,禁官-妓,设女科,其仁民爱物,人神共鉴。后四方来朝,咸请通商,以结盟好。
永安三十九年,帝崩于栎安宫,年七十九。遗诏薄葬,后及群臣恸哭。帝陵碑文亲笔书:“但求天下大同,纵负逆名,无悔矣。”字迹苍劲,犹见风骨,见者莫不动容。
此后百年,永安陵寝松柏成荫,四时香火不绝,民皆颂其德政,犹若事生。
后曰:策本魏民,因虐政而称兵,魏曰其逆臣叛出,实逼迫也。其治下路不拾遗,老安少怀,女史掌务,实开千古未有之盛世也。然,火器既兴,战祸惨烈,亦其过也。
******
番外1:
启国国都,栎安城外。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主角团不可能都在攻略我 我有一个太阳 名缰利锁 再见男团,我改行魔术大师 [哪吒]捡个杀神当童养夫 朕的贵妃是只猫 离婚成功但分手失败[重生] 反派恋爱后她超甜[快穿] 体弱多病,但深陷修罗场 [综武侠]剑三策划总说我是bug 钓系寡后攻略错了人 班纳特小姐的非凡冒险[综名著] 男菩萨糙点怎么了 在忍界玩剑三,开局复活宇智波 咒术师中也他想当文豪 Omega又娇又野 失忆后我踹了我的豪门老公 闹够了没 再见还是红着脸 掌中春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