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中文网

630中文网>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 > 第93章 队伍建设的 传帮带(第1页)

第93章 队伍建设的 传帮带(第1页)

初秋的夔北街道,梧桐叶开始泛黄。街道办会议室里,3张年轻的面孔显得有些拘谨——刚毕业的大学生小吴、小陈、小郑,背着双肩包,手里攥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又藏着几分不安。

“欢迎三位加入夔北街道大家庭!”季秋水笑着起身,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基层工作不像学校里的理论学习,需要跟老百姓打交道,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

街道办副主任赵志强却有些担心:“季书记,他们刚毕业,对基层工作流程、群众沟通技巧一窍不通,我看不如先让他们在办公室做台账、写材料,熟悉半年后再接触群众,这样稳妥些。”

“赵主任,我不这么认为。”季秋水摇摇头,“基层干部要‘在干中学’,光靠看材料、写台账,永远不知道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咱们街道有经验丰富的社区主任、调解能手、老党员,不如给每个年轻干部安排‘导师’,让老同志们带着他们干,这样成长更快。”

随后,季秋水宣布了“传帮带”方案:小吴跟着和平社区主任李梅,学习社区走访、需求摸排;小陈跟着街道调解能手王芳,学习矛盾调解、群众沟通;小郑跟着退休老党员张大叔,学习街道历史、政策宣讲。方案里还明确:每周至少跟着导师下社区3次,每月提交1份“成长手记”,季秋水亲自审核。

年轻干部们听完,既兴奋又紧张。小吴在笔记本上写下:“目标:学会跟群众沟通,年底能独立走访50户居民。”可他不知道,第一次下社区,就遇到了“下马威”。

周一上午,小吴跟着李梅去和平社区走访独居老人。来到78岁的张奶奶家,李梅刚进门就笑着说:“张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昨天降温,您加衣服了吗?”

张奶奶拉着李梅的手,絮絮叨叨地说:“挺好挺好,就是腿有点疼,昨天小李给我送的膏药,贴了很管用。”

小吴站在旁边,手里攥着《需求登记表》,等李梅和张奶奶聊完,才生硬地问:“张奶奶,您有什么需求吗?比如助餐、助浴,或者其他服务?”

张奶奶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疏离:“没有没有,我挺好的,不麻烦你们了。”

接下来走访的几户老人,小吴都是这样——只会问“您有什么需求”,老人们要么说“没有”,要么敷衍几句,根本不愿多说。中午休息时,小吴坐在社区长椅上,有些沮丧:“李主任,为什么老人们都不愿跟我说需求啊?我明明是来帮他们的。”

李梅笑着说:“小吴,跟老人沟通,不能上来就问‘需求’,要先拉家常,让他们觉得你亲切。你想想,陌生人突然问你‘你需要什么帮助’,你会不会觉得不自在?”

小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下午,季秋水特意来到和平社区,跟着小吴一起走访。来到陈大爷家,季秋水先走进厨房,看了看灶台上的菜:“陈大爷,您中午吃的面条啊?这面条看着就香,您牙口不好,煮得这么软烂,真会照顾自己。”

陈大爷笑着说:“是啊,牙不好,只能吃软和的。”

“我妈跟您年纪差不多,也爱吃面条,我每周都回家给她煮。”季秋水坐下来,跟陈大爷聊起了家常,从“做饭”聊到“儿女”,再聊到“身体状况”。聊着聊着,陈大爷主动说:“季书记,我这洗衣机坏了,洗衣服不方便,不知道能不能帮我修修?”

离开陈大爷家,季秋水对小吴说:“你看,跟老人沟通,要先问‘吃饭了吗’‘身体怎么样’‘家里孩子最近回来吗’,这些家常话能拉近距离,等他们信任你了,自然会跟你说需求。你上来就问‘需求’,老人们会觉得你是‘来完成任务的’,不是‘来真心关心他们的’。”

小吴恍然大悟,在笔记本上写下:“跟群众沟通,先拉家常,再谈需求——要让群众觉得你是‘自己人’。”

与此同时,小陈也遇到了难题。他跟着王芳调解“邻里漏水纠纷”,楼上的住户说“楼下故意找茬”,楼下的住户说“楼上不配合维修”,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小陈忍不住说:“你们应该冷静点,楼上应该尽快找人维修,楼下也应该多体谅,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可他的话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让双方更激动了。“你这小伙子,没经历过这事,别瞎指挥!”楼下的住户说。

小陈很委屈,王芳却拉着他说:“小陈,调解矛盾不能说‘你们应该怎么样’,要先听他们说,了解他们的难处。楼上的住户最近在装修,没时间找维修师傅;楼下的住户家里的天花板被泡坏了,心里着急,你要先理解他们的情绪,再帮他们想办法。”

随后,王芳先让楼上的住户说“为什么没维修”,再让楼下的住户说“漏水带来的影响”,等双方情绪平静了,才提出“楼上先找临时措施防止漏水,周末找维修师傅,楼下配合维修”的方案,双方很快就同意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陈看着王芳的做法,在“成长手记”里写道:“调解矛盾,不是‘当裁判’,是‘当桥梁’——先听后说,先理解后解决。”

为避免“传帮带”流于形式,让年轻干部的成长有路径、有抓手、有反馈,季秋水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将“跟着导师干”细化为“三个一”措施,每个措施都明确“具体内容、执行标准、考核方式”,确保年轻干部“每天有收获、每周有进步、每月有成长”。

(一)每天跟着导师学一个技巧:从“零散学”到“系统练”

1.技巧分类与学习清单

根据年轻干部的岗位方向,季秋水联合导师们制定了“每日技巧学习清单”,按“走访沟通、矛盾调解、政策宣讲”三大类梳理出30个核心技巧,确保每天学习的技巧“实用、可操作”:

走访沟通类(小吴重点学):包括“如何用家常话开场拉近距离”“如何观察老人家庭细节判断需求”“如何记录需求更全面(需包含‘特殊要求+时间节点’)”“如何应对群众‘不愿说’的情况”等;

矛盾调解类(小陈重点学):包括“如何用‘先共情再说理’缓解情绪”“如何从双方诉求中找‘利益平衡点’”“如何用‘举例法’让方案更易接受”“如何避免说‘你们应该怎样’的命令式话术”等;

政策宣讲类(小郑重点学):包括“如何把‘政策术语’转化为方言俗语”“如何结合街道案例讲政策”“如何用‘提问互动’避免单向宣讲”“如何应对老人们的‘高频疑问’”等。

2.学习与实践要求

每日晨学10分钟:每天上班后,导师用10分钟拆解当天要学的技巧,比如李梅教小吴“观察家庭细节”时,会带着他看“灶台上的菜是否新鲜(判断老人是否能自己做饭)”“窗户是否关好(判断老人行动是否方便)”,并现场演示如何从细节切入提问;

下午实践1小时:导师带着年轻干部下社区,将当天学的技巧用于实际工作,比如王芳教小陈“共情话术”后,会让他在调解小纠纷时尝试说“要是我遇到这种事,我也会着急”,再根据实际效果调整;

晚间复盘5分钟:每天下班前,年轻干部需在“成长手记”里记录“今日学的技巧、实践中的使用情况、遇到的问题”,导师当天批阅,标注“需改进的地方”,比如小吴记录“用‘您吃饭了吗’开场后,老人愿意多说两句,但问到需求时还是回避”,李梅批注:“下次可以从‘吃饭’延伸到‘做饭是否方便’,再自然过渡到需求。”

3.考核方式

每周五,导师根据年轻干部“每日技巧实践记录”,从“技巧掌握度(是否能熟练使用)、群众反馈(是否能让群众放松)、问题改进(是否能修正不足)”三个维度打分,80分以上为“合格”,连续3天不合格需重新学习该类技巧。

(二)每周独立处理一件小事:从“跟着看”到“自己干”

1.小事分类与难度梯度

为避免年轻干部因“干不了大事、小事不敢干”产生挫败感,季秋水按“难度梯度”梳理出“基础型、提升型、挑战型”三类小事,让年轻干部从“能上手”的小事做起,逐步积累信心:

基础型小事(第1-2周做):无需决策、只需执行,比如“帮独居老人代买指定药品(需记录‘药品名称+剂量+是否需要拆零’)”“整理本周走访的需求台账(需按‘优先级’标注)”“给居民发放政策宣传手册(需简单讲解核心内容)”;

提升型小事(第3-6周做):需简单沟通、协调,比如“帮群众解答‘养老补贴申请材料’的疑问”“跟进上周走访的需求解决进度(需反馈给群众)”“协助导师组织小型活动(如‘老年聊天角’的签到、物资准备)”;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宫深不见君  家妹  可我有男朋友了  船舱上的房间  明暗法则  阴湿男鬼被反攻了  这个系统不对劲![末世]  三年冷战,青梅怎么变成了霸道病娇女总裁?!  双星引力  虐徒就变强,我抽出绝世女剑仙!  高宇那顶薛定谔的绿帽  爱妻里芙的晨间侍奉,温存后用巨根粗暴开拓蜜穴和后庭,将冰山美人的所有孔穴都刻上我的标记!  开学第一天,就惹上了黑道校花!  伯府狗辈抢权位,主母重生全家跪  诱捕金丝雀之尼姑饲养手册  野性难驯  全门穿越,谁都不想做掌门  我的女友非人类  失控悖论[先孕后爱]  重生之我在提瓦特涩涩刷级,越做爱就会越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